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上堂法语(四)

应当发愿愿往生 浊恶客途速起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有谁争

应当发愿愿往生 浊恶客途速起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有谁争

大觉世尊,愍念众生。开净土之法门,示归元之捷径。汇三乘五性,同登净域。导上圣下凡,总证真常。是故如来行此难事,速成菩提。

大觉世尊,慈悯怜念众生。开启净土法门,显示归元捷径。汇集三乘五性,同登净土之域。引导上圣下凡,一起证得真常。是故如来行此难事,(宣说净土法门,)令众生速成菩提。

末法唯依念佛,得出生死。华严劝进,文殊发愿。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普劝往生。弥陀示现之永明,作四料简而专主净土。

末法时代唯依念佛,得出生死。《华严经》中,普贤菩萨劝进回向净土,《文殊师利发愿经》中,文殊菩萨发愿往生极乐。是最胜方便的行门,马鸣菩萨开示于《大乘起信论》。是易行疾至的大道,龙树菩萨阐述于《大毗婆沙论》。释迦本师后身的智者大师,说《十疑论》而普劝往生。阿弥陀佛示现的永明大师,作《四料简》而专主净土。

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诸人当以佛号,对治凡情,使根根尘尘无不念佛,庶法法头头皆证圆通。自己本有心性,由兹彻底圆彰。诸佛出世本怀,方可究竟快畅。(卓杖云)

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诸位应当以佛号,对治凡情,使根根尘尘无不念佛,法法头头皆证圆通。自己本有心性,由此彻底圆彰。诸佛出世本怀,方可究竟快畅。(锡杖叩地说)

拈来穷子[1]衣中宝[2] 恰是轮王顶上珠

拈来穷子衣中宝 恰是轮王顶上珠

 

< 学习笔记 >

[1]穷子:法华经七喻之一。《法华经・信解品》记载,有一长者之子,幼年即离家,生活贫穷。某日徘徊于长者家附近,长者得知为己子,乃遣家人追回,然其子恐惧而逃。长者遂用计,雇之为佣,并逐渐重用之,最后始告以实情,且给予万贯家财。故事以穷子比喻无功德法财之三界生死众生,家财比喻大乘之教,穷子受大富长者教化而得宝藏,比喻如来大慈大悲,以种种善巧方便,引摄众生同归一佛乘。

[2]衣珠喻:法华七喻之一。亦作“迷衣珠”、“系珠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记载,一位穷人得到亲友馈赠的无价宝珠,但因酒醉而不知宝珠被缝在衣服里,仍然四处奔走,勤力求索,稍微赚一点钱,就很满足。故事以“珠”喻大乘佛法,众生本具佛性却未能知悉,有大器却满足于小智之人,犹如衣内系宝珠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