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 白话-增广・卷三

邓璞君[1]义庄[2]跋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若为众为公,则其福泽绵长。为己为私,便如春露秋霜。 每一个人,没有不为自己,以及子孙考虑谋划的。而谋划的方法,当然应该仔细琢磨审察。如果是为大众,为公益,那么这个福泽就绵长。为自己,为私欲,…

莲荣堂跋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著,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视若幻化,素位而行,自适其适。其淫移屈怨之情念,毕竟不生,庶几与莲相似,荣何如之。 莲花这种植物,虽然长在淤泥中,而形体恒常清净。人如果能够一切不执着,安乐于自我天真本…

信愿念佛决定往生浅说跋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入其中。然一至其中,则同得海名,同成咸味。虽深广之极,莫能穷其边底,自浅而易见处论,其名体味性,固与深不可测处,无二无别。 净土法门,是一切诸法的归宿。犹如大海,世间所有的江河…

闻经室跋

四大[1]本无,五蕴皆空,根尘迥脱,心境俱寂,何者是经,何者是闻,何者是室。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灵光独耀,觌(dí)体全真,何者非经,何者非闻,何者非室。 地、水、火、风四大本无,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六根和六尘彻底脱离不相接缠绕,心境俱寂…

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其所受用,天渊悬殊者,以其用心不同之所致也。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度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见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为世间尊。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他们的受用,却有天渊之别,这是…

大总统教令管理寺庙条例跋

昔如来将入涅槃,以其法道,付嘱国王大臣,令其护持流通。良以僧众舍俗出家,精修梵行。既乏资财,又无权势。纵能宏扬法化,难免外侮侵陵。 往昔如来将要入涅槃之时,将他的法道,交付嘱托给国王大臣,让他们护持流通。实在因为僧众舍俗出家,精修梵行。既没…

往生论注跋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 生死,是我们的第一大事。净土法门,是了生死的无上妙法啊!释尊一代时教,浩翰如同深渊和大海。其中究竟畅佛普度众生本怀的,唯有净…

项伯吹先生定海县监狱讲经参观记跋

为政贵得大体。得大体则事无大小,皆有成效。否则但具仪文,而难得实益矣。大体维何,曰唯诚而已。当事者行政,果出于诚。虽异类尚能感化,况人为万物之灵乎哉。 为官行政,贵在得到大体。得到大体,则事情无论大小,都有成效。否则,只是空有礼仪形式,而很…

心归净处跋

(与刘智空居士作) 夫心者,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有典有则,独为万象之主。无名无相,混融诸法之中。不垢不净,无一尘之可立。即色即空,具五眼而莫见。处尚不有,净从何来。净处既无,归将安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说个心字,早成疣(yóu)赘。 心,灵光独…

六度室跋

(代唐烋(xiū)子作)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亦名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由此六法,于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也。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也名为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中文翻译为到彼岸。…

清世宗御制普陀法雨寺碑文跋

(乙卯年代赵希伊作) 清世宗宪皇帝,夙植德本,乘愿再来。深入经藏,直达禅源。宗说皆通,悟证邻极。秉灵山泗水之薪传,阐即心即佛之妙道。 清世宗雍正皇帝,夙植德本,乘愿再来。深入经藏,直达禅门本源。禅宗教理都很通达,悟证很高。秉承灵山佛陀、泗水…

石印异僧守松草书心经跋

(以字迹相连不能割裂,故未印) 此经文虽简略,理极宏深。性相互融,而真俗双泯。万法森罗,而一道清净。是以观照一起,顿空五蕴聚落。实相圆彰,诞登四德彼岸。 《心经》之文虽然简略,但义理却极为宏深。性体相用,互相融通,真谛俗谛,双双消泯。万法森…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疏注节要跋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则持戒一事,尤为要务。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严格讨论其中的要点,只有戒定慧这三法而已。然而这三法,互相包摄,互相圆融,不容许各自独立分…

归心堂跋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 真如妙心,即寂即照,不生不灭,无比空阔灵通,圆融活泼,为出世入世一切诸法的根本。虽然处在昏沉颠倒,烦恼…

寿康宝鉴序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举世人之常情,虽三尺孺子,莫不皆然。纵至愚之人,断无幸灾乐祸,厌福恶吉者。 世界上没有人不想得到长寿康宁,子孙众多,功业卓著,吉庆照耀的…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 天下有极其惨烈,极大极深的灾祸,动不动就丧身失命,然而人们却大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然死了也不后悔的,那不就是女色吗? 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道。良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门,无非令众生出生死,成佛道耳。 净土法门,实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通规,也是末法时代一切众生,…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重刻木板序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 众生的心,与佛没有二样。虽然迷惑真性,追逐妄境,背离觉性,合于六尘,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

横超莲社缘起序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况当此互相斗争,弱肉强食,杀人之法,无奇不有,而复种种天灾,频相见告之时乎。 《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何况在这互相斗争,弱肉强食,杀人之法,无奇不有,而又种…

教诲浅说序

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若不从此着手,则凡所措置,皆属枝末,皆可伪为。 家庭教育,因果报应,是现今挽救世道人心,最重要紧急的事务。如果不从此处着手,那么一切举措设置,都是枝末,都可以作假。 唯从小便教以敦伦尽分之道…

蔡伯伦居士嘤(yīnɡ)鸣集序

人生世间,固宜各尽其伦。否则名虽为人,实与横行之异类,有何区别。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人生在世,应该各尽伦理本分。否则名字虽然是人,其实与横行的动物等异类,有什么区别。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圣人…

三圣堂万年簿序

法不孤起,道在人弘,胜地名蓝,唯人是赖。得其人,则荆棘林便成旃檀林,失其人,则狮子窟转作野狐窟。 任何一法不会孤自生起,必由因缘和合;佛法解脱之道在于人的弘扬,必要尽心竭力;大山名寺,特别依赖人的领导。得到合适的人,那么荆棘丛林就会变成旃檀…

普陀体仁施棺会缘起序

掩骼(ɡé)埋胔(zì),政出月令,泽及枯骨,恩施周文,而况身心并济,存没咸恤之佛法乎。 掩埋尸骨,政令出在《礼记・月令》;恩泽普及到路边的枯骨,这个恩施来自周文王,又何况对身心一并救济,生前死后全都顾念的佛法呢? 普陀为观音大士道场,历朝钦敬,举…

佛法要论序

甚矣众生之昏迷倒惑,莫能自悟也。背本具之如来智慧,逐幻现之众生根尘。于空华幻影之声色货利,起爱憎执着之贪瞋痴心。贪瞋痴既起之于心,杀盗淫便作之于身。 严重啊!众生的迷惑颠倒,不能自悟。背离本具的如来智慧,追逐幻现的众生根尘。对空华幻影的妙声…

千佛图颂并序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十法界。此十法界,虽则圣凡各异,苦乐悬殊,而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固自一如。但以用心各别,故致有此十种之现相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

佛川敦本学校缘起序

儒释二教,其迹似异,其本原同。有执迹而昧本者,每驳斥佛法,谓为灭伦理而蠹国政,无益于社会,有害于民生,此等世智辨聪之瞽论,如来称为可怜悯者。 儒释二教,他们的迹好似不同,他们的本却是相同的。有执着迹而暗昧本的人,每每驳斥佛法,认为佛教灭除伦…

佛化随刊序

佛法者,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源也。故其道大无不包,细无不举。语其广大,则罄海墨而莫书,语其精微,则觅一字而叵得。 佛法,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本源。所以佛道大而无所不包;细小而无所不穷。说到佛法的广大,那么竭尽大海一样的墨水也不能写完;说到…

吴淞佛教居士林发隐[1]序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大无不包,细无不举,本一心以建立,随机宜而说法。虽则名为出世间法,实则圆具世间一切善法。虽则毫善弗遗,而复一法不著。(不著,谓不以为德,不自满足,若以不认真行为不著,其误大矣。)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广大…

台湾佛教会缘起序

佛教者,一切诸法,一切诸教之大本也。何以言之,一切诸法,由心建立,一切凡圣,由心出生。世间一切诸教,虽皆说心,然其所说,皆属心之作用,至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三乘,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心是六道,所以然之极致,悉…

归宗精舍同修净业序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的一切法门,虽然有大乘、小乘的不同,权教实教,各自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