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三圣堂万年簿序

法不孤起,道在人弘,胜地名蓝,唯人是赖。得其人,则荆棘林便成旃檀林,失其人,则狮子窟转作野狐窟。

任何一法不会孤自生起,必由因缘和合;佛法解脱之道在于人的弘扬,必要尽心竭力;大山名寺,特别依赖人的领导。得到合适的人,那么荆棘丛林就会变成旃檀香林;择人失当,那么狮子法窟就会变成野狐邪窟。

三圣堂者,创自明万历三十年,时僧大方结茅于此,适张随党礼二太监,奉旨督造藏经阁,闲步其地,饮其泉而甘之。

三圣堂,创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当时的僧人大方在此地结编茅篷,正逢张随、党礼二位太监,奉旨监督建造藏经阁,漫不经心地散步到这个地方,饮尝这个地方的泉水,觉得很甘美。

乃询其由,知其极旱不涸,寺中遇旱祈雨,必取水于此泉,而辄获膏雨,遂题之为八功德泉。因出资命建西方三圣殿,以八功德水,乃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所有也。

于是询问大方和尚其中的缘由,了解到就是遇上大旱之年,此泉也不会干涸,寺院中遇到旱年祈雨,必定到此泉来取水,因而不久就获得天降滋润作物的霖雨,于是将此处题为八功德泉。因此出资让匠人建造西方三圣殿,因为这八功德水,是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才有的啊。

至清康熙间,僧海安重建,自后年久倾颓。咸丰初,承恩堂显法公居此潜修,改名如意庵,乃数楹小屋而已。光绪初,四世孙华德公,募诸沪上洪君某,遂建三圣殿,复原名。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僧人海安重建寺院,从此以后,年久失修,寺院倾败荒废。咸丰初年,承恩堂的显法老人住在此处潜心静修,改名为如意庵,只是有几间小屋罢了。光绪初年,四世法孙华德和尚,募化于上海洪居士等人,于是建成三圣殿,恢复原来的寺名。

自后世道太平,兼以轮船火车俱通,菩萨香火,日见兴盛,庵中工事,略有端倪。华德公欲息心以专修净业,以庵事交其徒长汀师,令其孙真达师[1]辅之,遂大为建造。

从此以后,世道太平,又加上轮船火车全都开通了,菩萨的香火,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庵中的工程事务,大略有了眉目。华德和尚想安下心来专修净业,便将庵中的事务交给徒弟长汀师,让他的法孙真达师来作为长汀师的辅佐,于是庵堂就大为扩建起来。

及汀师去世,达师更不惜心力,宜修者修,宜建者建,遂成一大精蓝。后以操劳既久,意欲静养,因交与明教师监理数年。

等到长汀师去世,真达师更是不惜心力,适合修葺的就修葺,应该兴建的就兴建,使得三圣堂终于成为一个庄严的大伽蓝。后来因为操劳长久,想要静养,因此交给明教师监院管理几年。

今明教师又退,达师因念人寿几何,本庵经几代住持,用数十年之心力,方得殿宇巍峨,寮舍宏敞,庵僧得以清修,香客得以寄寓。

现今明教师又告退,真达师因为想到人命能有多长,本庵经过几代的住持,用了几十年的心力,方才得以殿宇巍峨,寮舍宽敞,庵中的僧人得以清修,香客也得以寄托住宿。

当此之时,不将庵中规矩课程,与夫经像庄严,法器什物,书之于册,以遗来者。恐年岁既久,来者不知,或至规矩废弛,什物遗失,致前人建立道场一番苦心,悉付东流。徒令后人安住其中,虚消信施,不修道业,岂不为前人之遗憾。

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将庵中的规矩课程,以及那庄严的佛像和众多佛经,法器什物,记录在书册上,遗留给未来住持的人。那么恐怕年岁久了,未来的人不知道,或许会导致规矩废弛,器物遗失,致使前人建立道场的一番苦心,悉数付于东流。徒然令后人安住其中,虚消信众的布施,不修道业,这难道不是前人的遗憾吗?

而圆通道场,因之削色,致普门大士含悲于常寂光中也。因令光略叙此庵之缘起,而凡诸规矩什物等,一一详记,庶后之人有所遵守焉。

而圆通道场(普陀山),也因此减色,致使观音大士含悲于常寂光净土之中啊!因此令我大略叙述本庵的始末缘由,而凡是一切规矩器物等,都一一详细记载,但愿后人有所遵守啊。

 

< 学习笔记 >

[1]真达师:真达法师。号逸人。印祖在法雨寺(浙江舟山市)潜修时,二人一见有缘,相契益深。民国初,真达师到上海出任供养庵住持,庵堂重建后改名为太平寺,并在寺中特设静室一间,做为印祖到上海时的驻锡之所。此后印祖常住太平寺。因太平寺在上海香火颇盛,印祖印经书,每于钱接不上的时候,均由真达师予以周转。印祖生前坚持不收剃度徒、不做住持,但有几位法师始终追随左右,即真达、德森、妙真、了然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