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 ◤…读书会第513天…◢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1]

因果这一法则,是佛教入门的初步,也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引。

🔎 ◤…读书会第514天…◢
丁氏所录[2],或有纰缪[3]。然其大体却好,未可以袁氏之不德[4],而谓其为不足流通也。

丁福保居士所录的《六道轮回录》,其中或许有小的错误,然而这本书大体上却是好的,不可以因为袁枚的德行不好,而认为这本书不足以流通。

且袁氏往矣,能知其不德者几何人哉。使因果报应之事,寓诸目[5],感诸心。即素鄙袁氏者,亦当闲邪存诚[6],克己复礼,以自求免于罪戾,培植来福耳。

而且袁枚已经死去了,知道他德行不好的有几个人呢?假使他写的因果报应之事,让大家看到了,使大家的心中有所感发,那么即使是向来鄙视袁枚的人,也应当会闲邪存诚(防止邪念、心怀诚敬),克己复礼(战胜己私、还归真理),借此来免除自己的罪过,培植未来的福德。

🔎 ◤…读书会第515天…◢
未可以一眚(shěng)[7]而掩之也。且袁氏初则辟佛,继则阅历转深,的知[8]因果毫无差忒[9]。虽未息心研究佛典,观其所载感应事迹,实于佛法心悦诚服。所以未能如彭二林者,以文字障深,又以懒惰懈怠。致其结果,只为将来因种,为可惜耳。

不可因为一个方面的过错而完全掩盖他的功德。再加上袁枚最初虽然辟驳佛法,可后来随着阅历转深,就确切地知道因果报应丝毫没有差错。虽然他没有静下心来研究佛教经典,然而从他书中所记载的感应事迹,可以看出他实际上对于佛法是心悦诚服的。而他之所以没能有彭际清那样的成就,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对他有很深的障碍,也因为他懒惰懈怠不精进,结果,只是种下了将来得渡的因缘而已,真是可惜啊。

吾谓以袁氏纪氏[10]之博达,尚孜孜然[11]以因果报应是辑。后之鉴者,或必有深感焉。不欲流通即已,若意欲流通,即便流通。政不宜过于计虑也。

我认为像袁枚、纪晓岚这样博学通达的人,尚且要勤勉专注地把因果报应的事迹编辑成书。后来的人鉴于他们的做法,想必会有很深的感发。不流通则罢,如果想要流通,就只管流通好了,没必要过多地思考顾虑。

 

< 学习笔记 >

[1]要图:重要的计划、方针或步骤。

[2]丁氏所录:指由丁福保居士编辑的《六道轮回录》。丁福保,近代佛教居士,医学教育家。中年起笃信佛教,费时八年编纂《佛学大辞典》。

[3]纰缪:错误。

[4]袁氏之不德:指(清)袁枚所著之小说集《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子不语》取意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书中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宣扬因果报应,也对佛教有所批判。袁氏,袁枚,清朝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

[5]寓目:犹过目;观看。

[6]闲邪存诚:约束邪念,保持诚实。闲,防备,禁止。语出《易・乾》。

[7]一眚: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

[8]的知:确实了解。

[9]差忒:差错,误差。

[10]纪氏名:纪昀。清朝官员。字晓岚,谥文达,世称文达公。住于阅微草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与《聊斋志异》齐名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宣扬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与佛教理念极为相符的内容。

[11]孜孜然:勤勉、不懈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