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马契西居士书五

🔎 ◤…读书会第613天…◢
念佛时各随所宜。今丛林念佛堂,皆先念弥陀经,经完,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至偈毕。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即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此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

念佛,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现在寺院念佛堂都是先念《弥陀经》,念完后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之后接着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时候是绕念。必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这样绕是顺从,是随喜。顺从有功德。

西域最重围绕。此方亦与礼拜均行。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则是反绕,有罪过。不可不知。绕念一半,即坐默念,约一刻,又出声念。念毕跪念佛十声,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声。然后念发愿文。

西域最注重围绕(这种修行方法)。我们这里也把围绕和礼拜一同实行。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这是反绕,有罪过。不可不知。绕念一半,就坐下来默念,大约一刻钟功夫,再出声念。念完后跪在佛前,念佛十声,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声,然后念《发愿文》。

🔎 ◤…读书会第614天…◢
在家人恐室小难绕,则立跪坐念,皆须按己精神而定。正不必令他人为立法则也。

在家人如果屋子小难绕,则立念、跪念、坐念都可以。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精神而定,不必让他人为自己订立规矩。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不起心动念念,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意思,是念佛到相应的时候,虽然始终在念佛,却完全没有起心动念之相(在没有念到相应之前,不起心动念来念佛,是念不了佛的)。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者忆念。所以叫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

无念,不能当成是不念。无念而念,是指没有起心动念的念相,而心中在念念不间断地念佛。这种境界很不容易得到,不可以错误领会。

观想一法虽好。必须了知所见佛像,乃属唯心所现。若认做心外之境,或致著魔发狂。不可不知。唯心所现者,虽其像历历明明,实非块然[1]一物。若认做外境,作块然实有,便成魔境矣。

观想念佛一法虽然好。但必须清楚地知道所见到的佛像,是唯心所现的。如果当成了心外的境界,或许会导致著魔发狂,不可不知。唯心所现,就是指虽然佛像历历分明,然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形体。若将见到的佛像认做是外境,认作有形的实体,便成魔境了。

合眼开眼,但取合宜可也。兼持观音圣号,甚有恃怙(shì hù)[2]。一切人皆宜如此修之。作事时,不能念兹在兹[3]者。以未到一心不乱境界,则心无二用,难免间隔。苟能常存觉照,亦无所碍。

闭眼念佛、还是睁眼念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就可以了。(每日念佛)兼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会得到很大的依靠庇佑,一切人都应该如此来修持。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够念念在佛号上,是因为没有到一心不乱的境界,那么心无二用,难免就有间杂隔断。(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常常存有觉照,也没有什么妨碍。

人须各守本分。汝上有祖母,父母,下有小弟,妻室。而且职业极闲,最易修持。不于此境,真实用功,而妄欲出家修行。汝出家有此好机缘,专心办道乎。不知出家有出家之事,谁能一事不理。即如光了无一事,亦几终岁长忙,无暇专心念佛。况其余者哉。祈随分随力修持,勿作分外之想,则幸甚[4]

人必须各守本分。你上有祖母、父母,下有小弟、妻室。而且职业很闲,最容易修持。不在这个环境中,真实用功,而妄想要出家修行。你出家有你现在这样的好机缘,专心办道吗?殊不知出家有出家的事情,谁能够什么事都不管。即便像我一件事也不管,也还是几乎整年都在忙,没有空专心念佛,何况其余的人呢?祈望你随分随力地修持,不要作分外的妄想,那么就非常庆幸了。

 

< 学习笔记 >

[1]块然:形容具体、真切。

[2]恃怙:依赖,依靠。多为父母亲之代称。◇《诗经・小雅・蓼莪(lù é)》:“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没有父亲我依靠谁?没有母亲我仰仗谁?)

[3]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念,思念。兹,此,这个。◇《尚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帝当思念他!念德的在于皋陶(gāo yáo),悦德的在于皋陶,宣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

[4]幸甚:书信用语,表示殷切期望或非常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