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杨德观居士书

(民国二十)

黄后觉之现象,颇与学佛之人有大利益。无论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堕落,且不必论。果念佛人,知彼临终之现象,决不敢浮游从事于了生死一法也。

黄后觉临终时的现象,对于学佛的人有很大的利益。无论他究竟是往生,还是堕落,姑且不论。果真是真正的念佛人,知道他临终时的现象,决不敢轻慢从事于了生死的念佛法门了啊!

观彼之行迹,似乎至诚。观彼临终所现之景象,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并从前或有悭(qiān)于财,而致人丧命,或悭于言,而致人丧命等业之所致也(悭于言,致人丧命者,如自知有寇,并知可避之处,以心无慈悲,乐人得祸,故不肯说。此事此心,极犯天地鬼神之怒。故致临终前不能言,而且恶闻念佛等相)。

看看他的外表行迹,似乎至诚,但看看他临终所现的景象,大概是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并且他从前或许因为吝惜钱财,而致人丧命;或许因为吝惜言语,而致人丧命,如此等恶业所导致的啊!(什么叫“吝惜言语,致人丧命”呢?比如,自己知道有贼寇要来,并知道可以躲避的地方,因为心无慈悲,乐人得祸,所以不肯告诉他人。此事此心,极犯天地鬼神之怒。所以导致临终前口不能言,而且讨厌听到念佛声等现象)。

然以现一时不死之象,及助念人去,未久则死,此与悭财悭言误人性命,完全相同。虽不堕饿鬼,而其气分,乃是饿鬼之气分也。

然而从他一时不死,等助念的人离开后,不久就死了的现象来看,这与吝惜钱财、吝惜言语,误人性命,完全相同。虽不堕为饿鬼,可他的气分,就是饿鬼的气分啊!

彼云往生者,据易子骏之咒力。咒力固不可思议,若业力重者,亦不易得其益也。

那些说他往生的人,依据是易子骏的咒力。咒力固然不可思议,但如果是业力重的人,也不容易得到念咒的利益啊!

是知已生西方,或有其事,既无证据,不应妄断也。有云,已入饿鬼道者,据彼所说,及所现象,似可据也。然彼或由自己心中忏悔,或由诸人,及儿女之诚恳,遂得减轻,不至直堕饿鬼耳。

是知他已经往生西方了,或许有这样的事,但既然没有证据,就不应妄下断论啊!有人说:他已经堕入饿鬼道了,根据他们所说的,以及临终的现象,似乎有些根据啊!然而他或者因为自己心中的忏悔,或者因为助念的人,以及儿女的诚恳,罪业因此得以减轻,不至于直接堕入饿鬼道。

为今之计,必须其儿女,并各眷属,念彼之苦,同发自利利人之心,为彼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则诚恳果到,往生即可预断。以父子天性相关,佛心有感即应。

现在最好的做法是:必须是他的儿女,以及他的眷属,想到他的痛苦,同发自利利人的心,为他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如果十分诚恳的话,则可预先断定他一定可以往生。因为父与子天性相关,佛与众生心有感即应。

彼眷属若泛泛悠悠从事,则便难以消业障而蒙接引也。千钧一发,关系极重。凡念佛人,各须务实克己习气,与人方便。

可眷属们若是泛泛悠悠应付了事,则难以消业障而蒙佛接引了啊!千钧一发之际,关系极重。凡是念佛人,各须务实,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气,与人方便。

凡可说者,虽与我有仇,亦须为说,令其趋吉而避凶,离苦而得乐。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心如弦直,语无模棱。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若到临终,决无此种可怜可悯之现象。如是,则黄后觉便是诸人之接引导师也。

凡是必须说的,即使对方与我有仇,也要跟他说,让他趋吉而避凶,离苦而得乐。平时说话理直气壮真实可信,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念佛了生死的道理,与教儿女,立太平的基础。心如直弦,言语不模棱两可。居心可以接受鬼神的质问,做事决不昧天理。若到临终,绝对没有这种可怜可悯的现象发生。能够这样,那么黄后觉就是大家的接引导师了啊!

诸人既因彼而将来可得巨益,彼亦将仗诸人之心力,而灭罪往生也。光此语,非首鼠两附者,乃决定不欺之定论也。若不以为然,则请向高明法师,及大神通圣人问之。

大家既因为他而将来可得到大利益,那么他将来也能依靠大家的心力,而灭罪往生啊!我这话并非犹豫不决,两头讨好,而是一定不欺骗人的定论啊!如果认为不对,请向高明的法师,以及有大神通的圣人去问。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