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恒惭法师书二

接手书,不胜感愧。光之文,何可以于彼全无佛法之处,为之开示。此言殆汝过誉之词,绝不能成为事实也。前寄六部,恐犹有送而无书可送。今日令上海太平寺再寄五包来,当可足送有缘矣。

接到你的信,不胜感愧。我的《文钞》,怎么能担得起在那全无佛法的地方,为大众开示的重担。这句话,是你的过分赞誉之词,绝对不能成为事实。前面寄去了六部书,恐怕还是会有想送而无书可送的情形。今天,又令上海太平寺再寄五包来,应当可以足够赠送有缘人了。

所问诸节,固属多事。以世人知见,如海波无有了时,若遂彼究诘,则直无暇应酬矣。今且随顺汝问,一一释之。是否祈自裁度。

所问的诸多事项,本来就是多事。因为世间人的知见,如同大海的波浪,没有停止的时候,如果满足对方的深究追问,就简直没空应酬了。现在暂且随顺你的发问,一一解释。是对是错,请自己裁度。

(一)问,佛世时,虽分有菩萨比丘二众,比丘形虽异俗,持戒一依佛制。结夏时,虽离佛独居,亦尚无何等标记持犯,不过各藏蜡人一枚以志之耳。夫然,则求戒之制,固非始于佛世时也明矣。

(一)问:佛在世时,虽然分有菩萨、比丘二众,比丘的身形虽然不同于俗人,持戒一律依佛所制。结夏安居时,虽然离佛独居,也还没有什么东西用来标记持戒犯戒,不过各人收藏蜡人一枚,作为持戒犯戒的标志罢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求戒的制度,不是从佛世时开始的,就很明白了。

今人既多以戒疤有无判别僧俗,则戒疤关于僧也,盖亦重焉。且戒之数必十二者,毕竟于法有何所表。今世僧人对此,绝鲜有知其所从来者。若不明其出处,及其作用,将焉以答外难。无智陋僧,又焉知戒之可重耶。

现在的人,既然多以戒疤的有无,来判别是僧人,还是俗人,那么戒疤对于僧人,也就很重要了。而且戒疤的数目必须是十二个,究竟表什么法呢?现在的僧人对此,绝对很少有人知道这十二个戒疤的来由。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出处,以及其中的作用,如何回答外人的问难。无智、浅陋的僧人,又怎知戒法的贵重呢?

答,佛初成道,即说梵网经菩萨戒。至于比丘戒,乃因有犯而制。何得说求戒之事,非始于佛世乎。

答:佛在成道初期,就宣说了《梵网经菩萨戒》。至于比丘戒,是因弟子有犯戒的情形而制定的。怎么可以说求戒的事,不是开始于佛在世的时候呢?

至于坐夏之法,特用蜡人以验其戒力之全否,此不过表示人各宜严持净戒而已。如世之行功过格者,居心动念行事,其善恶毕记。

至于坐夏的方法,特地用蜡人来检验他戒力的全与否,这不过表示每个人都应该严持净戒而已。如世间用功过格的人,起心、动念、行事,其中的善恶,都要记下来。

其记者,为防非止恶,力修善行耳。非以记为行善止恶之必要也。能时时省察,不记亦无碍。不省察,记亦无益。自己持戒之全缺,自己岂有不知。

这个记录,是为了防非法止恶事,努力修习善行罢了。并非是把记录作为行善止恶的必要办法。能够时时反省检查(起心、动念、行事),即使不记录也没有妨碍;不能反省检查(起心、动念、行事),即使记录也没有利益。自己持戒的全与缺,自己哪有不知道的。

虽不用蜡人之验,能自瞒乎。自既不能瞒,则佛菩萨神通圣人,与天地鬼神,皆不能瞒。所暂能瞒者唯人耳。而人纵能瞒,戒德元著与不著,人亦可得而知。是则人亦不能瞒矣。但期著力于持戒,不必定欲取验于蜡人也。

虽然不用蜡人来检验,能够自己欺瞒自己吗?自己既然不能欺瞒,那么佛菩萨神通圣人,与天地鬼神,就都不能欺瞒了。暂时能瞒住的,只有人罢了。然而人纵然能够被欺瞒,但戒德原本明显与不明显,人也可以看到而知道。这样的话,就是人也不能瞒住了。只期在持戒上著力,不必一定要用蜡人来检验。

汝既受过戒,开示苦行,令燃身臂指供佛,以凡夫未得忍,但止燃香而已。此语,楞严六卷末四种清净明诲中已说。

你既然受过戒,开示苦行,令大众燃身、臂、指供佛,因为凡夫没有证得无生法忍,只是燃香而已。这些话,《楞严经》卷六末尾的四种清净明诲中已经说明了。

梵网法华皆有其说。汝不在燃香供佛上作道理,在戒疤上作道理,即成舍本逐末。然末世众生,事事作假,由有此戒疤,分别受戒与否。

《梵网经》、《法华经》中都有关于这些的说明。你不在燃香供佛上说道理,却在戒疤上说道理,就成舍本逐末了。然而末法时代的众生,事事都作假,由于有这个戒疤,能够分别这个人受戒与否。

今则普通剃发,疤之标帜,固属要紧。其数乃随人发心,何必问其所表。但知此燃香供佛,乃燃身臂指之一少分之苦行而已。

现在则是普通剃发,戒疤的标帜,固然是要紧的。戒疤的数目,是随个人的发心,何必问它表什么法呢。只是知道这个燃香供佛,是燃身、臂、指的一少分苦行而已。

北京传戒,燃臂香不燃顶香。有南来参学者,则补燃顶香。今则唯燃臂香,断断不可,以俗人悉光头故。未闻北京已改其燃香章程与否。

北京传戒,燃臂香不燃头顶香。有来南方参学的人,就补燃顶香。现在则只燃臂香,断断不可以,因为俗人也是有光头的缘故(僧人燃顶香后会在头顶留下疤痕)。没有听说北京方面,有没有改变传戒时燃香的章程。

(二)问,上海各地,每有男女百十为群,敬献香金皈依,或云拜师父,此事出何经典,始于何时,佛在何处,说何经,对何众生开此方便。若无明诲,拜者既蒙然不知,皈依后宜如何护持斋戒。被拜者又不思德之称否,滥受信施,恐大好佛法,未免等与陈货滞物齐价,非大可悲痛耶。请详开示,俾拜与被拜者,知所诫勉,庶免不信者谤。

(二)问:上海各地,常常有百十个男女,结成一群,敬献香金皈依,或称为拜师父,此事出于哪部经典,开始于什么时候,佛在什么地点,宣说什么经,对什么众生开这个方便。如果没有明白的教诲,拜师父的人,既然迷糊不知,皈依后,应该如何护持斋戒;被拜的人,又不想想自己的德行(与师父的名号)是否相称,滥受信众的布施,恐怕大好佛法,实在是与陈货滞物等价,这不是大大的悲痛吗?请您详细开示,使得拜师的俗人与被拜的僧人,知道后有所告诫勉励,才能免除不信佛法之人的诽谤。

答,佛初成道,尚未开化,欲往鹿野苑度五人[1],道逢商人提谓,奉佛麨(chǎo)蜜[2],佛为彼说三皈戒,并五戒十善。佛即佛自己,法即佛与彼所说之五戒十善,及佛后来所说一切大小乘法。

答:佛最初成道,还没有开展教化,想前往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人,在路上遇到了商人提谓,供奉佛陀麨蜜,佛为他宣说三皈戒,以及五戒、十善。佛就是佛自己,法就是佛对他所说的五戒十善,以及佛后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法。

此时尚无一僧,故于皈依僧一条,则云皈依未来僧,以僧决定即有故。此皈依三宝之最初第一人也。此后凡国王大臣以及士庶,凡信佛者无不皈依,何得云无出处。

这时候还没有一位僧宝,所以对于皈依僧这一条,则说皈依未来僧,因为僧宝决定马上就有的缘故。这是皈依三宝的最初第一人。此后,凡是国王大臣以及士大夫百姓,凡是信佛者,没有不皈依的,怎么可以说没有出处呢。

至于香敬之说,乃借物以表其诚敬而已。佛世僧不立烟爨,致金银于无用之地。而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之奉,与送资财固无少异,此方信心人少,凡所作为,必赖钱财。是以彼既见信,必期于供养以备所需。此香敬之由来也。

至于香敬的来历,是借财物来表明他的诚敬而已。佛在世时,僧人都是不烧火煮饭的,以致金银没有可用之处。而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的供养,与赠送资财没什么差别。东土有信心的人少,凡是一切行为,都必须依赖钱财。所以,他既然信仰三宝,必定想要供养三宝,以备三宝所需。这是香敬的由来。

此方圣人设教,来学者须备束修以为贽金。与香敬名虽不同,而意无异也。不徒此也,凡天子诸侯燕会,必有嘉肴,又必有珍物相馈,亦犹之乎既拜而又供养也。

东土的圣人实施教化,来学习的人,必须准备好礼物作为入学的见面礼。束修与香敬的名称虽然不同,而用意却并无差异。不仅如此,凡是天子诸侯宴会,必定有美味嘉肴,又必定有珍贵的物品相互馈赠,也一样是既礼拜而又供养。

既皈依三宝,当必持五戒,修十善。然今之人情多属虚设,是自己不依教之过,非佛法之过。僧之能持与否亦然。固宜分别师之真伪,与徒之真伪,不得概谓皈依三宝为非而斥之也。

既然皈依了三宝,必当守持五戒,修习十善。然而现在的人情,大多属于虚设,是自己不依教法的过失,不是佛法的过失。僧人能否持戒修行,也是如此。因此,应该分别师父的真伪,与徒弟的真伪,但不得一概认为皈依三宝是不对的,而加以斥责。

若无人皈依三宝,佛法将从之断灭。以纵有真僧,了无外护,谁肯供养恭敬汝世外之人。况佛法不独是僧分中事,实一切世人皆应修应行之事。不使皈依,即是断灭佛种耳。一切世人应修应行之义,文钞中屡说。

如果没有人皈依三宝,佛法将会从此断灭。因为纵然有真修的僧人,却没有居士外护,谁肯供养恭敬你一个世外之人。况且佛法不只是僧人分中的事,实在是一切世人,都应该修持、应该实行的事。不使他人来皈依,就是断灭佛种啊!一切世人,都应该修持、应该实行佛法的义理,《文钞》中已经多次说过了。

(三)问,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舍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子,当时虽稍有愧格之念,过后仍守故业造罪,使皈依后永劫不堕地狱,则二元四角之香金,孰甘吝惜,果二元四角可保造罪永劫不堕地狱,则铁围山之内,夫何地狱之有云,天下宁有如此便宜之事耶。

(三)问,过去有某位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是舍身后不堕地狱呢,还是永劫不堕地狱呢?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的人,一半属于操守不规矩的青楼女子,当时虽然稍微有惭愧感动的念头,过后仍守旧业造罪,假使皈依后,永劫不堕地狱,那么这二元四角的香金,谁会吝惜?果真这二元四角,可以保证造罪的人,永劫不堕地狱,那么铁围山之内,哪里还会有地狱,天下哪会有如此便宜的事呢?

又曰,所谓皈依佛之佛云者,过去佛耶,现在佛耶,抑未来佛耶。若云过去,则已过去。现在无佛。未来,未出世。夫何佛皈依之有云。若云皈依弥陀或释迦之像,则但赴各像前敬礼足矣,又乌藉乎香金耶。弟子言塞,不克剖答,毕竟如何,深企示诲。

又说:所谓皈依佛的这尊佛,是过去佛呢,现在佛呢,还是未来佛呢?如果说是过去佛,那么已经过去;现在又无佛;未来佛,还没有出世。皈依的是什么佛呢?如果说皈依阿弥陀佛,或者释迦牟尼佛的像,那么只要到佛像前敬礼就可以了,又何必凭借香金呢?弟子言塞无语,不能解释回答,究竟如何解答,深深企盼您开示教诲。

答,此事当从真实行上说,不可止在皈依上说。皈依佛法僧三句,虽分说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不可执定谓皈依佛,但能不堕地狱,犹不免堕饿鬼畜生。若执定说,则是痴人说梦矣。

答:这件事应当从真实行持上来说,不可以只在皈依上说。皈依佛、法、僧三句,虽然分别说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不可以执定地认为皈依佛,就只能不堕地狱,还不免堕入饿鬼、畜生。如果执定来说,就是痴人说梦了。

大慈悲,汝尚不知,妄说道理。青楼女子所作下贱,果能信仰于佛,常生惭愧,常念佛号,求生西方,尚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佛的大慈大悲,你尚且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妄说道理。虽然青楼女子的所作所为下贱,但果真能够信仰于佛,常生惭愧心,常念佛号,求生西方,尚且可以蒙佛接引,直登九品,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佛种种方便引诱众生,种出世因,故于五戒任彼受一二三四及全。何以令不全受,以彼或有势不能守故,如屠户不能持杀戒,尚可持余四戒。娼女不能持邪淫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

佛以种种方便引诱众生,种出世因,所以对于五戒,随任他们受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以及全部五戒。为什么让他们不全受五戒呢?因为他们或许有(碍于)实际情况不能守持的缘故,例如屠夫不能持杀戒,还可以受持其余四戒;娼女不能持邪淫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

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载,不以一眚弃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见人一短,即有千长亦不以为然,佛则不如是。

佛的深恩厚德,如天穹普覆,如大地普载,不以一点小过失而遗弃他本具的佛性。世间自高自大的人,看见别人的一个短处,即使这个人有一千个长处,他也不以为然,佛则不是这样。

龙舒净土文,有普劝门一卷,详说所以然。凡列名有三十多,内有屠户,渔人,做酒者,即在风尘青楼女子者,皆言如能改业固为最善。如不能改,当生惭愧,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亦可高登九品,何止不堕地狱等乎。若不生惭愧,亦不修持,以此为荣,只以拜一师为事,则不堕与否,非光所敢决断。

在《龙舒净土文》中,有《普劝门》一卷,详细说明了所以然。凡列名的有三十多个(行业),里面有屠户、渔夫、做酒者,即使在风尘的青楼女子,都说如果能够改变行业,固然是最好;如果实在不能改,应当生起惭愧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果真能够信愿真切,也可以高登九品,何止不堕地狱等苦果呢?如果不生惭愧心,也不修持,反以此行业为光荣,只以拜一位师父为事,那么堕不堕地狱,就不是我所敢决断的了。

至云皈依三宝,佛属何佛,汝受戒曾有此种开示。有佛世之三宝(此即所谓住持三宝)。有佛后之三宝

至于说到皈依三宝,佛是指什么佛,你在受戒时,曾经有这种开示。有佛在世时的三宝(这就是所谓的住持三宝)。有佛灭度后的三宝

佛世,佛,即释迦佛。法,即四谛等法。僧,即随佛出家之人。佛后,佛,即释迦之种种形像(谓金银铜铁土木绘画刺绣等像,乃佛之形仪,当视同真佛。而弥陀药师等佛,亦摄其中,以释迦为现在教主,故专说耳)。法,即黄卷赤轴之经典。僧,即剃发染衣之人。又有一体三宝,此则于自心之觉义,正义,净义,谓之佛法僧三宝也。若详说太费笔墨。

佛在世时,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就是四谛(苦、集、灭、道)等法。僧,就是随佛出家的人;佛灭度后,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种种形像(就是金、银、铜、铁、土、木、绘画、刺绣等的佛像,是佛的形仪,应当作真佛一样看待。而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佛,也收摄在其中,因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在的教主,所以专门说)。法,就是黄卷赤轴的经典。僧,就是剃发染衣的出家人。又有一体三宝,这是对于自心的觉义、正义、净义,认为是佛法僧三宝。如果详说太费笔墨。

佛初成佛,尚未有僧,但令提谓长者皈依未来僧,以僧为负荷继续法道之人故也。若自大自高,止知佛与法可钦仰,而藐视僧人,不肯皈依。其人于佛法中纵能得益,但以慢心,恐难得真实之益耳。

佛最初成佛,还没有僧宝,只令提谓长者皈依未来僧,因为僧宝是负荷、继续法道的人的缘故。如果自大自高,只知道佛宝与法宝可以钦仰,而藐视僧人,不肯皈依。这个人在佛法中纵然能够得到利益,但因为有慢心,恐怕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

(四)问,智者大师,人均以为释迦再世,如金粟如来之现维摩居士,龙图佛之现身子比丘[3],今之崇贤首者,多有辩难,以致我见严固,是非蜂起,或云五教美于四教,或云智者非释迦再世,或云智者判四教时较早清凉,参考书不及唐时完备,故所判教义有所缺欠,

(四)问:智者大师,人们都认为是释迦牟尼佛再世,就像金粟如来,示现为维摩诘居士;龙图佛,示现为身子比丘一样。现在学习贤首宗(又称华严宗)的人,有很多的辩驳问难,以致我见严密牢固,是非蜂起,或者说贤首五教比天台四教好;或者说智者大师不是释迦牟尼佛再世;或者说(陈隋朝的)智者大师分判四教时,比(唐朝的)清凉国师要早,参考书不及唐朝时完备,所以所判的教义有所缺欠;

或云智者既是释迦后身,作止观时,云何不能遽决六根功德优劣,而在拜经台拜般剌密谛未译之楞严经,以经为道规耶,经既为佛所说,智者既是佛,宜于经洞然,若云佛亦有隔胎之昧,则乌足克称无上正等正觉耶,是等疑问,群然杂出。自非老人俯愍群情,曲剖此难,为学界司南,深恐台贤学子相谤有不能已者。噫,自相攻难,佛教其不淹沉也,几矣。

或者说智者大师既然是释迦牟尼佛的后身,作《摩诃止观》时,为何不能当下决断六根功德的优劣,而在拜经台拜般剌密谛还没有翻译过来的《楞严经》,这是以经典作为法规吗?经既然是佛所宣说的,智者大师既然是佛示现的,应该对于佛经洞然明白,若说佛也有隔胎之迷,那么又何以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呢?这些疑问,纷纷而来。倘若不是老人您俯愍众情,详细深入地解释这些问难,作为学界的指南,恐怕天台宗、贤首宗的学子们,相互毁谤不能停止。唉,自家人互相攻击问难,佛教也就快要沉溺了。

答,天台贤首开法之人,或是古佛应世,或是菩萨示生,不得以此轻彼,以彼轻此。纵所说不全同,而各有所见,并非妄说。彼妄以门庭相争者,皆佛之逆子,各宗祖师之罪人也。

答:天台、贤首开法创宗的祖师,或是古佛应世,或是菩萨示生,不得以此轻视彼,以彼轻视此。即使所说的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所见,并不是妄说。那些妄以门庭知见相争的人,都是佛的逆子,各宗祖师的罪人啊!

四教五教,本是一佛教。汝曾见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序否(原本十要,被成时大师略去,可叹)。其文云,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天台四教、贤首五教,本就是一佛教。你曾经见过蕅益大师作的《弥陀要解序》没有(在原本《净土十要》中,被成时大师略去,可叹)?序文说:“不敢与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幽溪传灯大师的《弥陀略解圆中钞》竞争不同,也不必与莲池大师、幽溪传灯大师所作的勉强相同,譬如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纵然都不能竭尽庐山的真境,也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此语系用东坡游庐山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夫庐山乃块然一物,尚随人所居之地而成异相。

这句话用的是苏东坡游庐山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乃是一个高大的物体,尚且随每个人所在的地点不同,而成为不同的相。

如来所说之法,如随色摩尼珠。彼定谓此珠是何色者,乃不识珠之人,而随青黄赤白,现青黄赤白,即说为青黄赤白,亦非不可。若定谓是青,非黄赤白,及是白,非赤黄青,则不可。

何况如来所说的法,如同随色的摩尼珠。那些执定说这个摩尼珠是什么颜色的人,是不认识摩尼珠的人。而随着外境的青、黄、赤、白色,随色摩尼珠就现出青、黄、赤、白的颜色,就说摩尼珠是青、黄、赤、白色的,也并非不可以;如果执定说摩尼珠是青色的,不是黄、赤、白色的,以及是白色的,不是赤、黄、青色的,就不可以了。

圆会经义,诸祖皆为如来功臣。板泥一语,宏法即是坏法魔党。智者作止观,即与楞严六根功德义相符。复闻梵僧称其合楞严义,故有拜经祈早来,以证己说之不谬。

圆通融会经典的义理,诸位祖师都是如来的功臣。呆板拘泥在一句话上,宏法就成了坏灭佛法的魔党。智者大师作《摩诃止观》,就与《楞严经》中六根功德的义理相符。又听梵僧称《摩诃止观》中所说的,符合《楞严经》的义理,所以有拜经祈求《楞严经》早日传来,以证明自己所说的不谬。

汝何云不能遽决六根功德优劣乎。为是自立章程,以屈智者,作如是说。为是不知所以,妄听人言,以为如此也。拜经之事,盖有之矣。若云,日日拜,拜多年之说,则后人附会之词耳。

你为何说,智者大师不能当下决断六根功德的优劣呢?你为的是自立章程,来屈智者大师,作如是说;还是不知道所以然,妄听他人所说,认为是这样的呢?拜经的事,是有的。如果说,天天拜,拜多少年这样的说法,就是后人的附会之词了。

智者勿道不是佛现身,即真是佛现身,以既现为僧,便当隐实示权。故必须有经可证,方为宏传之轨。倘自以为佛,自说未来之经,即为彼后世著魔之徒,皆说我是某佛某菩萨而为先导,此弘法之法身大士不显本之所以也。

不要说智者大师不是释迦牟尼佛现身,即使真的是释迦牟尼佛现身,因为既然示现为僧人,就应当隐藏实地功德,示现权位行迹。所以必须有经文可作明证,才是宏传佛法的轨范。倘若自己认为是佛,自己宣说没有传来的经典,就为那些后世著魔的人,都说“我是某佛、某菩萨”作了先导,这是弘法的法身大士不显本地风光的所以然。

汝既知法华身子内秘外现之义,何独于智者而疑之。又文钞李长者一段文(在净土决疑论中),亦发明此义,何不引申推类而知,必欲络索而问也。

你既然知道《法华经》中舍利弗内秘外现的义理,为何唯独对智者大师生起怀疑呢?另外,《文钞》中李长者一段文(在《净土决疑论中》),也阐发显明了这个义理,为何不引申推类而知,必定要啰嗦地发问呢?

(五)问,相宗判一代为三时教云,先有,次空,后中,但有别之时,而无通之时。天台判五时,通别互用,版见学者相攻相非。台者毁相宗三时,为徐六担板[4],义极不圆,非佛本旨。相者斥台为儱侗,泥涨,乱云,漫雾,鲜有能汇通者。究孰是否,望垂弘范。

(五)问: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分判一代时教,为三时教,先是有教,其次是空教,最后是中道教,只有别之时,而没有通之时。天台宗判五时教,通别互用,崖板执著的学者,相互攻击是非。天台宗学人诋毁法相宗的三时判教,是徐六担板,义理极不圆融,不是佛的本旨;法相宗的学人指斥天台宗是笼统、泥涨、乱云、漫雾,很少有能汇通的。究竟谁是谁非,望您垂慈开示,作为弘法的轨范。

答,此语宜于第四段领取。自知诸佛说法,随众生机。今之弘法者,多违机说,所以佛早已授记,谓末法为斗诤坚固之时也。哀哉。

答:这些话应该在第四段的回答中领取。自然会知道诸佛说法,是随众生的根机。现在弘法的人,大多违背众生的根机而说,所以佛早已授记,说末法时代是斗诤坚固的时代。悲哀啊!

(六)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5]后,一切八部亦皆是大菩萨乘愿辅化,然则佛弟子既无一是凡夫修成,佛出世乌裨于众生也。

(六)问:佛没有显现本地风光之前,各个声闻弟子等都是由于修行而证果(声闻乘共四个果位);佛开权显实之后,一切天龙八部也都是大菩萨乘愿来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然而佛弟子既然没有一个是由凡夫修成的,那么佛出世哪里又利益到众生了呢?

答,汝只会执崖板话,就不晓得此等人示现之所以然。彼法华会上之人,俱已证阿罗汉等,在先皆不信佛法,皆由闻佛种种化导,方入佛法。是以四十余年长随如来,且问汝此等人数十年,绝无引人生信,改恶修善,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者乎。汝作此问,可谓痴极痴极。

答:你只会执著崖板话,就不晓得这等人(佛的声闻弟子)示现的所以然。那些法华会上的人,都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等圣果,他们以前都不信佛法,都是由于听闻佛的种种化导,才进入佛法。所以四十多年来,长随如来左右。暂且问你们这些人,几十年来,难道绝对没有引导过一个生信、改恶修善、皈依佛法、了生脱死的人吗?你问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愚痴到了极点。

(七)问,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说法华,由是观之,无量劫前,曾有所谓佛者,于世度众生矣。众生既种善根于无量劫前,则此曾种善根之众生,至今应皆成佛,或成菩萨矣。则应佛菩萨多而众生少,何故佛菩萨不少概见,而众生滔滔皆是耶。将无量劫前之众生,悉未有举手低头之善根耶,抑种而未熟耶。若曰种而未熟,毕竟至何时而熟耶。今之众生种举手低头善根者,又须历几无量劫能成熟此善根耶,抑永不能成熟耶。

(七)问:《法华经》中说(向佛)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在无量劫前,曾经说过《法华经》,由此看来,无量劫前,曾经就有佛,在世间度众生了。众生既然在无量劫前种下了善根,那么这个曾经种下善根的众生,到如今应该都成佛了,或者成菩萨了,那么应该是佛菩萨多而众生少,为什么佛菩萨难得真正见到,而众生滔滔无量,放眼皆是呢?还是无量劫前的众生,全都没有(向佛)举手低头的善根呢?还是种了而没有成熟呢?如果说种了而没有成熟,究竟到什么时候才能成熟呢?现在的众生中,种了(向佛)举手低头善根的人,又必须经历多少无量劫,才能成熟这个善根呢,还是永远不能成熟呢?

答,佛菩萨多众生少,佛菩萨少众生多,此二语,须在佛菩萨所居地土看。譬如乡间小民,只知乡间之平民多,并不知国家辅弼,其多无数也。然世间法不足敌喻,汝何不看华藏海众之多,非佛刹尘数可喻乎。

答:佛菩萨多而众生少,佛菩萨少而众生多,这二句话,必须在佛菩萨所居的地土来看。譬如乡间小民,只知道乡间的平民多,并不知国家的辅佐之臣,也多得无数啊!然而世间法不足以比喻,你为何不看看华藏海众(数量)之多,不是佛刹尘数可以譬喻的呢?

佛能度众生,而不能度无缘者。故有番番示生示灭,令众生番番种,番番熟,番番脱。而众生界无尽故,佛菩萨之誓愿无尽。汝以断灭知见论,故有此种种之问也。其问似乎有理,不知乃众生之情见,渺不知佛菩萨之境界。

佛能度众生,而不能度无缘的众生。所以就有一次次地示现降生、示现灭度,令众生一次次地种下善根,一次次地成熟善根,一次次地得到解脱。然而因众生界无穷无尽的缘故,所以佛菩萨的誓愿也无穷无尽。你以断灭知来见论,所以有这种种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有道理,不知道这是众生的情见,渺然不知佛菩萨的境界。

汝果能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将叹其菩萨多而众生少也。吾故曰,当于佛菩萨之居处看,不当在众生之居处看也。

你果真能够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将要惊叹菩萨多而众生少了。所以我说,应当从佛菩萨的居处来看,不应当在众生的居处来看啊!

(八)问,弟子无论居何地,清旦盥漱后,即披衣礼拜观音大士,至精神困乏后,即就地趺坐持名,有时过于劳倦,坐即昏沉,或胡思乱想,间亦有身心畅适,坐半时许,如数分钟之短者,亦有时手捻念珠,不觉从头至尾三百余颗之念珠,斯须即尽,心亦似知朗朗称诵,但不甚明了焉尔。亦有时持咒,忽忘所持之咒,不觉糊里糊涂念诵佛号。此等毕竟是何境界,尤望发引。

(八)问:弟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清晨盥漱后,就披上衣服礼拜观音大士,到精神困乏之后,即就地趺坐持名,有时过于劳倦,坐下就昏沉,或者胡思乱想,期间也有身心畅适,坐大约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如同几分钟那么短的时候,也有时手捻念珠,不觉从头至尾三百余颗的念珠,一下子就念完了,心中也似乎知道在朗朗称诵佛号,但不很明了而已。也有时持咒,忽然忘记了所持的咒,不觉糊里糊涂地念诵起了佛号。这些究竟是什么境界,尤其希望您启发引导。

答,坐久不觉久,念久不觉久,此系心静神凝所致。但不可以此为得。从兹努力做工夫,自可上进。若以此为得,则即此亦不得矣。况上进乎。

答:坐久了不觉得久,念久了不觉得久,这是心静神凝所导致的。但不可因此而认为有所得。从此努力做工夫,自然可以上进;如果因此而认为有所得,那么就是这个境界,也得不到了。何况上进呢?

持咒昏沉念佛,念佛昏沉持咒,此系意识随妄心正念转变而现。初修者固多有此,若工夫有把持,庶可不致颠倒错乱矣。然此颠倒错乱,犹属工夫所使。设无工夫,则并此糊里糊涂之念亦不可得,况明白不错乎。

持咒昏沉,不知不觉地念佛;念佛昏沉,不知不觉地持咒,这是意识随着妄心、正念转变而显现的。初修的人固然大多有这种情况,如果工夫有所把持,才可以不致颠倒错乱。然而这个颠倒错乱,还是修行工夫所使。假设没有工夫,那么连这个糊里糊涂的念佛也不可得,何况(念得)明白不会错呢?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

般舟三昧,不是现在的人所能行持的。你这样说,是好高务胜呢,还是真为生死呢?如果是真为生死,应当依照凡夫通行的方法。如果是博地凡夫,妄想效仿过量圣人所行的方法,就必然归向著魔退道。暂且请你止息这个念头,才可以得到利益。

光文钞,意虽可取,文不足观。蒙圆山,冈野二开士欲为流通,实深惭愧。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舍,况光之芜秽语言,蒙二大士提倡,俾一般初学,信仰净宗。则光亦可仗彼二大士之功德,消除罪业,增长善根,得以往生西方,实为莫大之幸。

我的《文钞》,意理虽然可取,文辞不值得观看。承蒙圆山和尚、冈野增次郎二位开士,想要流通,实在深感惭愧。然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即使是头目髓脑,尚且肯施舍,何况我的芜秽杂乱的语言,承蒙二位大士(此指德行高尚的人)的提倡,使得一般初学之人,信仰净土宗。那么我也可以依仗他们二位大士的功德,消除罪业,增长善根,得以往生西方,实在是莫大的庆幸。

至于凡属弘扬佛法之书,皆不得示有版权。若示则弘法之功德,不敌阻遏流通之罪过矣。光冗事甚多,不得常如此问。不但光学识有限,所知无几,不能置答。即能答亦无此精神工夫也。

至于凡是属于弘扬佛法的书籍,都不得标示有版权。如果标示版权,那么弘法的功德,不敌阻止流通的罪过。我的杂事很多,不得常常如此来问。不但我的学识有限,所知道的不多,不能回答。即使能答,也没有这个精神工夫啊!

喻昧庵辑高僧传四集(彼在直隶省长公署作科长,请别人代为抄写,彼自己略为标指,故致漏者不胜其多,即彼书中之错谬,亦不胜其多。光但依彼之书略加校正,及稍改削而已,此书当为后来修者之指本而已,固不足以成书也),成于前年九月,寄来祈为彼校。

喻昧庵编辑的《高僧传》四集(他在直隶省长公署作科长,请别人代为抄写,他自己稍微标指,所以导致错漏之处非常多。即使他编辑的书中的错谬,也非常多。我只是依照他的书大略加以校正,以及稍微改削而已,这部书应当作为后来修撰《高僧传》的参考本而已,所以不足以成为正式的书稿),成稿于前年九月,寄来请我为他校定。

光以学浅兼无暇辞。彼云期三年则固可了。去年一年未看,今春方看其书,颇欠精详,错讹甚多,看一二天,耽搁几天,于昨日方看完。以故汝信于廿三来,至今日方复耳。显荫之死,亦以只知求胜求名,不知息心静养。闻病中日常谈说,不静养,故得此果。

我以学识浅薄,又没有空暇来推辞。他说:“期待三年时间,那么固然可以完成校定。”去年一年没有看,今年春天才看这部书,不够精详,错误很多,看一二天,又耽搁几天,在昨天才看完。所以,你的信在二十三日来,到今天才回复。显荫之死,也是因为只知道求胜求名,不知道息心静养。听说他在病中,每天还谈论讲说,不静养,所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 学习笔记 >

[1]五人:亦作五佛子。指佛陀最初所度的五位比丘: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又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他们原为释迦牟尼佛之父净饭王派遣随侍释迦修道的臣仆,因见释迦放弃苦行,舍之而去。释迦成道后,首次于鹿野苑为他们说法,于是这五人出家,成为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

[2]麨蜜:炒熟的米粉或麦粉和以蜜糖的食品。

[3]身子比丘:即舍利弗尊者。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舍利,译成汉语为“鹙鹭”,鸟名。弗,译成汉语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被称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

[4]徐六担板:“徐六担板,各见一边”之略。歇后语。比喻不解圆义而死执于事理一端的偏见。担板,用一个肩头背了一块木板走路,只能看到一边而已。

[5]开权:开权显实。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开除权教之执着,显示真实之义。《法华经》以前之诸经乃应未熟之机根而设,为权便之法,实欲引众生入真实之教,以权便之法显真实之义,故称开权显实。然权实本不异,若开除此执著,则权实不二,趣归一佛乘之真义。(即指出以前所谓大乘小乘都是方便说法,据实而言都是佛法,都是成佛之法,都可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