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钱晓朕居士书

(附来书)

疑问求答
(一)瑜伽焰口有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此则是名真忏悔。其他编著中,亦有引之者(字句稍异),不知原出何经何卷。

(一)《瑜伽焰口》中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此则是名真忏悔。”其他的佛学书籍中,也有引用这个偈颂的(字句稍有不同),不知原本出自哪部经?哪一卷?

(二)习见之大慈菩萨赞佛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等百八字,出何书何卷。

(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大慈菩萨赞佛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等一百零八个字,出自哪部书?哪一卷?

(三)径中径又径卷二,引天如法师净土或问,引经言受持佛名者,获十种胜利。不知净土或问所引,出何经何章。

(三)《径中径又径》卷二,引天如维则禅师的《净土或问》,引用佛经说:“受持佛名者,获十种胜利。”不知《净土或问》所引的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哪一章?

(四)念佛有十种胜利,如上述,供奉念诵地藏菩萨有二十八种利益,见地藏本愿经,不知供奉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利益,有无如上列举之经文,曾见何经何卷,其文如何(六十华严卷十六偈中所言及大悲陀罗尼经除外)。

(四)念佛有十种殊胜利益,如上面所说,供奉念诵地藏菩萨有二十八种利益,见《地藏本愿经》,不知供奉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利益,有没有如上列举利益的经文,在哪部佛经,哪一卷,经文又是如何(六十卷《华严经・卷十六》偈颂中所说的,以及《大悲心陀罗尼经》除外)?

晓朕居士鉴,汝有此闲工夫,究此不急之事。

晓朕居士鉴,你怎么有这种闲工夫,研究这些不急的事情?

(一)瑜伽施食忏悔偈,既知其胜妙,即依此忏悔,则便可得大利益,何必要问出于何经。

(一)《瑜伽焰口》中有《忏悔偈》,既已知道这个偈颂的殊胜微妙,就依照这个方法来忏悔,就可以得到大利益,何必要询问出自哪部经。

施食中所有偈,有引经成文者,而专依其事而作者居多半,将谓不出于经,便不见重于世乎。即谓出于瑜伽施食,有何不可,还屡屡问人。汝真是问桥之后嗣,只顾问桥[1],致误胜会大利。徒生懊恼,有何所益。

《瑜伽焰口》中所有的偈颂,有的是引用佛经成文的,但专门依施食的事而撰写的居大半,难道说这不是出自佛经,就不被世人重视了吗?即使说这个偈颂出自《瑜伽施食》,有什么不可以的,还多次问人。你真是问桥比丘的后世子孙,只顾着问桥是何人所修的,导致耽误了赶往殊胜无遮大会的大利益。徒然生起懊恼,有什么利益?

(二)大慈菩萨发愿偈,甚好。古今均未注明其为何时人。吾人又何能独知之(龙舒净土文,云栖诸经日诵均未标)。

(二)《大慈菩萨发愿偈》,很好。古今都没有注明他是什么时代的人。我们又如何能够独知呢(《龙舒净土文》、云栖大师的诸多经典,在《禅门日诵》中都没有标明)?

(三)十种胜利,云栖大师曾标于往生集后,亦未说及出于何经。实则胜利无穷,何止十种。若详说之,当有无量无边之无量无边种耳。此不过略示一二,令人生信心耳。

(三)十种殊胜利益,云栖大师曾经标示在《往生集》的后面,也没有说到出自哪部经。实际上,受持佛名的殊胜利益是无穷的,何止十种?如果详细说,应当有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种啊!这十种殊胜利益,只不过是大略显示出一二,令人生起信心罢了。

(四)汝真痴人说痴话,普门品莫读过。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三毒既灭,三学圆明,其为利益,岂限数量。

(四)你真是痴人说痴话,《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没读过吗?“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也是如此。贪嗔痴三毒既然灭除,戒定慧三学圆明,这种利益,哪能限于数量呢?

汝以地藏之廿八种疑观音,不知此廿八种,对凡夫心量说耳。至于观音,遍尘刹感,遍尘刹应。则二十八尘点[2]三千大千世界之微尘,也标不尽。何以故,以菩萨无心无境,以众生之心之境而为心境故也。

你以供奉念诵地藏菩萨的二十八种利益,怀疑观世音菩萨,不知道这二十八种利益,是针对凡夫的心量来说的。至于观世音菩萨,是遍尘刹感,遍尘刹应。那么就是二十八尘点劫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也标示不尽。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无心无境,以众生的心境而为心境的缘故。

以故楞严观音圆通四不思议之第四云,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贤慧之妻,蒙菩萨加被,即得贤慧之妻,不可错认为菩萨即与之以妻也。求子亦然),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所以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四不思议之第四”说:“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贤慧的妻子,蒙菩萨加被,就得到贤慧的妻子,不可以错误地认为,菩萨就给他一个妻子。求子也是如此),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大涅槃乃究竟佛果,尚能令得。况其余世出世间所有之一切人天福乐,及三乘果证乎。

大涅槃是究竟佛果,尚且能令众生得到。何况其余世间、出世间所有的一切人天福乐,以及三乘果证呢?

汝看经无择法眼,由地藏之廿八种,而疑观音。人非不能答,特藐视汝而不屑答耳。光恐汝以为汝之本事,常找些人不注意之事而问人以自夸。而不知其为自轻也。从此生大我慢,谓我能问倒一切人,则汝后来著魔发狂,大有日在。

你看经没有择法眼,由供奉念诵地藏菩萨的二十八种利益,而怀疑供奉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利益。他人不是不能回答你,而是特别轻视你而不屑于回答罢了。我恐怕你以为你有本事,常常找一些别人不注意的事情来问别人以自我夸耀。而不知道这是自己轻贱自己啊!从此生起大我慢,认为我能问倒一切人,那么你以后著魔发狂,大有日在。

何不以此心思一心念佛,以期心佛相应,生为真佛弟子,没为莲邦净侣乎。汝且放下狂心,看文钞中与顾显微居士书,则必能得益,令病根净尽。

为什么不用这个心思一心念佛,以期心佛相应,活着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死后成为极乐莲邦的净侣呢?你暂且放下狂妄心,看《文钞》中《与顾显微居士书》,则必定能够得到利益,令你的病根净除究尽。

此实与顾友潘承锷说,以与彼未会过,顾祈光医彼之邪执。故不避忌讳,直言无隐。潘阅之,即皈依谛闲法师,始终不敢与光通信

这封信,实际是对顾显微的朋友潘承锷说的,因为没有与他见过面,顾显微请我医治他的邪执。所以不避忌讳,直言责斥、没有隐藏。潘承锷看信后,就皈依了谛闲法师,始终不敢与我通信。

观音以得佛心,而遍应世出世间一切凡圣之心。而各人之满愿,岂数量之所能说乎。地藏与观音,均系古佛示现。经中所标,盖欲凡夫之人生正信心。若广说者,每难领会。汝于地藏观音之威神功德能善会,则可谓明白有智慧人。否则痴人之窠臼,毕竟莫由而出也。祈慧察。

观世音菩萨因为得佛心,而周遍应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夫圣人的心。而满足各人的愿望,哪里是用数量所能称说的完的呢?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都是古佛示现。经中所标示的利益,是想让凡夫之人生起正信心。如果广泛详说的话,众生常常难以领会。你对于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功德能够好好领会,就可以说是明白而有智慧的人。否则,痴人的牢笼,毕竟没有办法出离啊!请智慧思察。

 

< 学习笔记 >

[1]问桥:指徒然无益之发问。此语为佛陀劝说莫多问于身无利益之事,而叙述过去世曾为一比丘,因常生无穷疑问,终误失真正之利益。据《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三》记载,此一比丘因甚贫穷,欲往大布施会所,于途中就所见而生种种愚问,如桥何人所作等,作七千八百问,因此耽误至会所之时间,以致所需物品荡然无余,终无所获而归。

[2]尘点:尘点劫。比喻时间极长久远。尘,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