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陈士牧居士书九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但尚欠专注净土一门,以期即生便出离此娑婆世间也。

接到信,还有福州佛化社的信,以及大纲、大事记等。知道这个佛化社还算正当,只是还欠缺专注于净土这一法门,以期今生就出离这个娑婆世间。

其章程中,尚不能决断。其女部研究学期中,则可以知其社人尚是泛学,未极了知净土道理。

在佛化社的章程中,还不能够决断(求生西方)。在佛化社女众部的研究学期中,就可以知道这个佛化社的人,还只是泛泛学习,并未完全了知净土的道理。

彼等既肯皈依,当为略陈要义。余令看文钞耳。莲英之孝思唯殷,诚可钦敬。悟正谓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以凡夫无正念回向之力,则所修俱归人天福报。

他们既然肯皈依,应当为他们大略陈述净土的要义。其余的,令他们看《文钞》就可以了。莲英的孝思很殷切,实在是让人钦敬。悟正说不回向,也能获得大利益,此话欠妥当。因为凡夫如果没有正念回向的力量,那么他所修的,就都归于人天福报了。

不回向,令久亡父母获益超度,唯得道圣人则可。悟正之语,混凡圣为一概,不可依从。依之则勿道不得往生,即人天福报,亦不稳妥。以无感不能仗佛力,但任己修持,比诚感者相去悬远。

不回向,若想让久亡的父母,获得超度的利益,则只有得道的圣人可以做到。悟正的话,将凡夫圣人混为一谈,不可依从。依从了,不要说不能往生,即使是人天福报,也不稳妥。因为没有至诚心来感应,不能依仗佛力,只是凭自己的修持,比起诚心来感应的人,相去甚远。

至言视子女行愿道力,以判往生,则尚有道理。然亦不可崖板执定,谓自己得上品上生,父母得下品。以子女之心愿,父母之宿根,与现所发心,各有不同故也。

至于说,看子女的行愿道力,来判断父母往生,尚且有些道理。然而也不可崖板执着,认为自己得了上品上生,父母必得下品。因为子女的心愿,父母的宿根,与现在所发的心,各有不同的缘故。

圈点经典,须必诚必敬。若同老学究圈文章法,则亵渎之罪实多,切须戒之。凡人总须务实,彼倡异毁谤楞严起信者,皆以好名之心所致。欲求天下后世,称彼为大智慧人,能知人之所不知之虚名。而不知其现世被明眼视为可怜悯者,殁后则永堕恶道,苦无出期。名之误人,有如此者。

圈点经典,必须毕恭毕敬。如果像老学究圈点文章的做法,那么亵渎的罪过实在太多,千万要戒除。凡人总要务实,那些倡导异说,毁谤《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的人,都是因为好名之心所导致。想求天下后世的人,称他为大智慧人,能够知道他人所不知的虚名。却不知他在现世,被明眼看作是可怜悯者,死后永堕恶道,出苦无期。好名误人,是如此的严重。

汝甥与诸居士,固皆宿有善根,故能知佛法之正理,不为外道所迷。彼等既投函求皈依,当与彼各取法名,并函及章程直寄福州。

你外甥与诸位居士,本来宿世都有善根,所以能够知道佛法的正理,不被外道所迷惑。他们既然写信求皈依,应当为他们各取法名,并将信以及章程直接寄到福州。

文钞增广本,将排完,现添百十页,二三月当印,倘欲结缘,祈早来函。此次四百多页,又加近来纸贵,一部大约须七八角,或八九角,以未排毕,故未定价,若错过此次总印,后来请则更贵矣。

《文钞》增广本,将要排完,现在增添了一百一十页,二、三月份当会印出,倘若想要结缘,请早早来信。这一次有四百多页,又加上近来的纸张昂贵,一部大约须要七、八角,或八、九角,因为没有排印完毕,所以没有定价,如果错过这次的总印,将来再请就更贵了。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