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施宗导居士书

三日前接汝父遗稿,知汝家祖德甚深。为人子者欲荣亲,当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否则纵祖父功德一一彰显,而身不行道,反为辱亲矣。

三天前接到你父亲的遗稿,知道你家祖德很深。为人之子,想要荣耀双亲,应当将敦伦尽分(敦笃伦常、恪尽己分),闲邪存诚(防止邪念、心怀诚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根本。否则,即使你祖父的功德一一彰显,而你若身不行道,反而成了羞辱先祖了。

吾国之乱,从古未有。此之祸根,乃程朱辟因果,谓是佛骗愚夫妇耳。又错解致知格物,辟因果,则无治国治民之本。错认格物为穷尽天下事物之理,则有几人能做得到。

我们国家的动乱,从古未有。这个祸根,是因为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破斥因果,认为这是佛欺骗愚夫愚妇。又错解“致知格物”。破斥因果,就没有了治国治民的根本;错认“格物”为穷尽天下事物之理,那么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汝父续稿致知在格物,说得颇阔大,而实非正心诚意之根本。盖此物字,指心之私欲而言。心之私欲一格除之,则是是非非,绝无错乱。一有私欲,则所知不得其正。如爱妻爱子者,妻子再不好,彼总不知其不好。由爱之私欲,障蔽其真知故也。程朱错认作外物,故止说正心诚意,不提致知格物。此处一错,人各不在去私欲上用功,此吾国学术之一大不幸也。

你父亲在续稿中,将“致知在格物”这一句,说得很广阔宏大,而实际却不是正心诚意的根本。因为这个“物”字,是指内心的私欲而言。内心的私欲一旦格除,那么是是非非,绝对不会错乱。一旦有了私欲,那么人的知见就不能端正。如同爱妻爱子的人,妻子儿女再不好,他也总是不知道他们哪里不好。由于爱的私欲,障蔽他的真知的缘故。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错认作外物,所以只说“正心诚意”,不提“致知格物”。这个地方一错,人们都不在去除私欲上用功,这是我们国家学术上的一大不幸啊!

汝曾祖父皆躬行君子。汝兄弟三人,当仰承先德,力行世出世间之善法,以自利利人。则上为曾祖父之光荣,下为子孙之懿范,亦一乡一邑之懿范。其为荣也,何能名焉。

你曾祖父都是亲身实践的君子。你兄弟三人,应当仰承先祖的德业,努力行持世间、出世间的善法,以此自利利人。那么向上成为曾祖父的光荣,向下成为子孙的懿范,也是一乡一县的懿范。这个荣耀,如何能用语言表达呢?

汝姊青莲甚贤,见于汝父之谕。由是知汝父母之家教,固无庸光又饶舌。然汝父子既以光为师,不妨以师之身分而为勉勖也。

你姐姐青莲很贤惠,见于你父亲的来谕。因此知道你父母的家教,本来就无须我又饶舌。然而你父子既然以我为师,我不妨以师父的身分而来勉励你们。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