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佛学救劫编后附佛法导论之原由

佛学救劫编,以世人不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事,故居心行事每与忠恕慈悲相反。其意盖欲自利,而不知违理以自利,必至人受其害,己虽暂得其利,冥冥之中必至反失其己所应得之利,且贻以身后多生多劫,及与子孙无穷之祸。

《佛学救劫编》,因为世人不知道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事实,所以存心行事常常与忠恕慈悲相反。人们的本意是想要利益自己,然而却不知道违背正理来自利,必定导致他人受到损害,自己虽然暂时得到利益,但冥冥之中,必定导致反而失去他自己所应该得到的利益,而且遗留给身后多生多劫,以及留给子孙无穷的灾祸。

人若知此,谁肯以小利而贾大祸乎。于是以六种佛经以为倡导,俾一切人各各受持三归五戒,以修十善,期为身口意三业清净之善人。人果依此修持,则争竞之风自息,胞与之念自深。又何劫运之有乎。

人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谁肯因为小利益而引来大灾祸呢?于是(《佛学救劫编》)以六种佛经作为倡导,使一切人各各受持三归五戒,来修持十善,希望成为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善人。人们果真依此修持,那么竞争的风气自然止息,世人是我同胞、万物是我朋友的观念自然深刻。又哪里会有劫运呢?

又复示以仗佛慈力,即于现生了生脱死之净土法门,不但不造恶业,不受恶报,即人天善报,亦所不受。良以不了生死,纵得人间福报,以未断烦惑,难免因享福而复造恶业,以致更加堕落耳。

另外,又指示仗佛慈力,即于现生,了生脱死的净土法门,不但不造恶业,不受恶报,即使是人天善报,也不想再受。实在是因为不了生死,纵然得到了人间福报,但因为未断烦恼惑业,难免因享福而又造作恶业,以致更加堕落了。

纵令生天,而天福一尽,仍复降生人间。或有宿业,或造新愆,仍复堕落三途恶道,为可畏也。以故令其兼修信愿念佛法门,以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是为究竟救劫之道。

纵然生到天上,而天福一旦享尽,仍然又降生人间。或者有宿业,或者造新罪,仍又堕落三途恶道,实在可怕啊!所以令大众兼修信愿念佛法门,以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这才是究竟救劫的大道。

其书三卷,分为二册。上册厚而下册薄,不能适均。因思去年李圆净居士所著之佛法导论,颇契初机。其宗旨与救劫编相同。其措词立议,尤易引起近时学界中之信心。附于下册之后,则两册均等,且令阅者得彼此互证之益。

这本书一共三卷,分为二册。上册厚而下册薄,不能均等。因此想到去年李圆净居士所著的《佛法导论》,很契合初机学人。其中的宗旨与《救劫编》相同。其中的措词立议,尤其容易引起近来知识分子的信心。附在下册的后面,那么上下两册就均等了,而且还令读者得到两本书互相证明的利益。

而乐简者不妨先从导论以入手,待至识其指归,则再详阅全书,势如破竹。方知不通佛法,不能究竟圆成世法。是以古今来建大功,立大业,浩气塞天地,德泽被民生者,多从学佛得力而来。

而喜欢简约的人,不妨先从《佛法导论》入手,等到自己认识了其中的指归,那么再详细阅读全书,就势如破竹了。才知道不通达佛法,就不能究竟圆满成就世间法。所以,古往今来建大功,立大业,浩气塞天地,德泽被民生的人,大多从学佛得力而来。

果能遍阅群籍,息心审察,自可悉知。若以浮躁之心阅之,则无不当面错过。果具此知见,则佛法世法不但两不相碍,且两得相成。如二月互照,两手互援。丽泽并滋,双轮并进。俾世运归乎大同,人民享夫安乐。则何幸如之。

果真能够遍读群籍,静心审察,自然能全都知道。如果用浮躁的心来阅读,那么没有不当面错过的。果真具有这些知见,那么佛法、世间法不但两不妨碍,而且两方面得以相辅相成。如同两个月亮互相照耀,两只手互相援助。两个沼泽互相滋益,两个车轮共同前进。使世运归于大同,人民长享安乐。还有比这更庆幸的事吗?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