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驳守培法师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论-2

【附 守培法师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论】

或问云,信愿念为净土法门三种资粮,势如鼎足,缺一不可。灵峰蕅益大师云,念佛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吾师何为以一心念佛即得往生,于古人得无异乎。

有人问:信愿念是净土法门的三种资粮,如同鼎的三足,缺一不可。灵峰蕅益大师说:念佛如果没有信愿,纵然将名号持到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得生的道理。师父你为什么说“一心念佛即得往生”,与古人有什么不同吗?

答,佛法非有同异,时机乃有大小耳。所谓信者,信十万亿佛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不生疑惑也。虽有信心而不愿不念,何异说食数宝乎。故说缺愿念不得往生。愿者,乐欲之意。

答:佛法没有同异,时节、根机有大有小罢了。所说的信,就是信十万亿佛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生疑惑。虽有信心但不发愿、不念佛,与说食数宝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说缺少发愿、念佛,不能往生。愿,乐欲的意思。

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微妙不可思议。但能起乐欲之心,而不念佛,何异说食不造食,而想食乎。故说缺念,亦不得往生。念者,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如子忆母,念念不舍,临终往生西方,何异说食造食而后食之乎。

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微妙不可思议。只能生起乐欲之心,而不念佛,和说吃不去做吃的,却想吃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说缺少念佛,也不能往生。念,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如子忆母,念念不舍,临终往生西方,和说吃的去做吃的,而后吃吃的有什么不同呢?

故此信愿念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也。此说虽妙,但是一时逗机之谈,不可作普通语也。若决定执之而不融通,则甘露反成毒药矣。余言一心念佛即得往生,非于此有别也。但于信愿念三法,不起执著耳。

所以这信愿念三法如鼎的三足,缺一不可。这个说法虽妙,但只是一时逗合根机之说,不能作为普遍通用的法语。如果决定执著而不变通,那么甘露反而成为毒药了。我所说的“一心念佛即得往生”,不是与这个说法有区别。只是对于信愿念三法,不起执著而已。

如云念佛,必定要信愿,非信愿不可。如信愿必定要念佛,非念佛不可。何异定方医病,岂免误人。灵丹虽妙,不病此者何用。病者当饮,病去当除。此一定之理也。

如果说念佛,必定要有信愿,非得有信愿不可;如果有信有愿必定要念佛,非念佛不可。就如同用固定的药方治病,难免误医他人。灵丹虽然神妙,不生这个病的人,又有何用;生病的人应当饮药,疾病去除后,就要舍弃药方。这是一定的道理。

或问,但念佛而无信愿,如鼎去二足,何能立乎。

有人问:只念佛却没有信愿,如同鼎去除了二足,如何能够直立呢?

答,若有信愿,而不念佛,则可云不生。若念佛而不信愿,则不可说不生耶。何以故。

答:如果有信愿却不念佛,就可以说不往生;如果念佛而不生信发愿,就不能说不往生了。为什么呢?

若人能一心念佛,不愿生西方,亦不愿不生西方。不愿离东土,亦不愿不离东土。不愿生天,不愿为人。不愿做修罗,不愿成神仙。不愿证声闻,缘觉,菩萨。不愿堕地狱,饿鬼,畜生。不愿生东南北方四维上下佛土。

如果人能够一心念佛,不发愿往生西方,也不发愿不往生西方;不发愿厌离东土,也不发愿不厌离东土;不发愿生天,不发愿做人;不发愿做修罗,不发愿成神仙;不发愿证声闻、缘觉、菩萨;不发愿堕地狱、饿鬼、畜生;不发愿往生东、南、北方四维上下佛土。

惟独一心念佛,无一切异念。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且道此人到临命终时,当生何处。

惟独一心念佛,没有一切异念。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般。试问这个人到临命终时,应当生到何处?

若生四空天,他乏空定之因。若生四禅天,他缺离喜乐之缘。若生六欲天,他又欠戒善之德。若生修罗,他又未怀瞋恚之心。若生人间,他又未行纲常之善。若堕地狱,饿鬼,畜生,他又未曾作负债,悭贪,五逆十恶之罪。

如果生到四空天,他缺乏空定的因;如果生到四禅天,他缺少远离喜乐的缘;如果生到六欲天,他又欠缺戒善之德;如果生到修罗道,他又没有怀有瞋恚之心;如果生到人间,他又没有行持纲常伦理的世善;如果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他又没有造作负债、悭贪、五逆十恶的罪。

若证声闻,缘觉,菩萨,他又没有修四谛因缘,六度万行等法。若生东方佛国,他又未曾念阿閦佛。若生南方佛国,他又未曾念宝胜佛。若生北方佛国,他又未曾念成就佛。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如果证声闻、缘觉、菩萨,他又没有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如果往生到东方佛国,他又没有念过阿閦佛;如果往生到南方佛国,他又没有念过宝胜佛;如果往生到北方佛国,他又没有念过成就佛。四维上下佛土,也是这样。

但有清净一心念阿弥陀佛之因,若不生西方净土,且问生于何处。难道生于虚空乎。虚空又非所生之处,而且他又未曾念虚空。

只有清净一心念阿弥陀佛的因,如果不往生西方净土,请问生到何处?难道生到虚空中吗?虚空又不是所生的地方,而且他又没有念过虚空。

倘若生处不以念因为主,而以信愿为主者,我闻世人有作杀盗淫之因者,未闻有发堕地狱鬼畜之愿者。若果无愿而不生,则三途应皆空虚,无人愿故。若三途非是人生,则因果报应又安在哉。

倘若往生之处不以念因为主,而以信愿为主的话,我听说世间人有造作杀盗淫之因的,没有听说有发堕地狱、恶鬼、畜生之愿的。如果没有发愿就不生,那么三恶道都应该空虚了,因为没有人发愿的缘故。如果三途不是众人所生,那么因果报应又在哪里呢?

实不知一心念佛,已包括一切,不但信愿在其中,则六度万行一切万法,无不具足。一心念佛,当下即是清净国土,何必执定再要生信发愿也。念既如是,愿亦如是,信亦如是。

其实不知道一心念佛,已经包括一切,不但信愿在其中,就是六度万行一切万法,无不具足。一心念佛,当下就是清净国土,何必执著再要生信发愿呢?念佛既然是这样,发愿也是这样,生信也是这样。

净土法门,贵在一心。一心为主,以信愿念为用,对下根人当全用,对中根人不定用,对上根人单用,对上上根人则无用无不用。倘正在念佛时,加以欣彼厌此之心夹杂之,其心能一而不乱,未之有也。念不一不生极乐,闻其名,见其形,皆得往生,岂虚语哉。

净土法门,贵在一心。一心为主旨,以信愿念三法为用,对下根人应当三法全用,对中根人不固定用,对上根人单用一法,对上上根人则无用无不用。倘若正在念佛时,增加欣彼厌此的心来夹杂,他的心能够专一而不乱,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念不一不生极乐”,闻阿弥陀佛名号,见阿弥陀佛形像,都能往生,哪里是假话呢?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