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弘一法师[1]书

🔎 ◤…读书会第211天…◢
接手书,知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刻期掩关,以祈遂此大愿。光阅之不胜欢喜。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定期闭关,以祈望完成这个大愿。我看了非常欢喜。

所谓最后训言,光何敢当。然可不尽我之愚诚以奉之乎。虽固知座下用此种络索不著,而朋友往还,贫富各尽其分,则智愚何独不然。但尽愚诚即已,不计人之用得著与否耳。

所说的“最后训言”,我如何敢当。然而又怎可不尽我的愚诚来进言奉献呢?虽然知道你用不着这些啰嗦,然而朋友之间的来往,无论贫者富者,都各尽自己的本分,那么智者愚者,又怎该不如此呢?只要尽我的愚诚就好,不计较别人用不用得着啊!

🔎 ◤…读书会第212天…◢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

我认为你的这个发心,实在是不可思议。然而在关房中用功,应当以专精不二为主。果真能一心不乱,自然会有不可思议感通。在未得一心不乱之前,切不可用躁动妄念的心先求感通。一心不乱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进专一。

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2]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所谓明镜当台,随缘影现好丑之境,好丑是影相的事,与镜子本体没有一点关系。心未得一心不乱而急切追求感通,就这个急切追求感通的心,便是修行道路上的第一大障碍。况且内心烦躁妄动,格外企求,也许导致生起诸多魔事,破坏了清净心。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胆为您陈述这《念佛圆通章》。

 

< 学习笔记 >

[1]弘一法师:李叔同。南山律宗。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虽以持律闻名,但笃志念佛。曾为勉励泉州承天寺僧众发扬爱国爱教精神题词“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词末又跋“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赋予佛说以时代精神。平生最推崇印祖,效其不收徒众,不主寺刹之风,惟以写字与人结缘。著有《弥陀义疏撷录》、《四分含注戒本讲义》、和抄录佛家格言101条的《晚晴集》等。

[2]纭纭:形容繁多而杂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