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金陵三汊河法云寺增设佛教慈幼院疏

乾为大父,坤为大母[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故孔子以老安少怀[3]为志,如来以普度众生为心。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是吾人过去父母亲属,皆于未来得成佛道。其有由恶业力,堕于水陆空行异类之中,其佛性固无少损。其贪生怕死,避苦求乐之心,与吾人初无少异。

天是最大的父亲,地是最大的母亲。世人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辈。所以孔子以“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年少的孩子得到关怀养护”作为他的志向,如来以普度众生为愿心。因为一切众生,都具佛性。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亲属,都会在未来得成佛道。其中有的由于恶业的力量,堕落在水陆空行的异类之中,它们的佛性固然没有减少损失。但是它们贪生怕死,避苦求乐的心,与我们一点也没有不同。

由是冯梦老邀同诸居士,发起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以为提倡。冀一切善人,咸体天地父母之心,共怀民胞物与之念。弭自他之杀业,培菩提之道本。岂独注意于区区一道场而已哉。盖欲感发于普天之下也。

因此冯梦老邀集诸位居士,发起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作为提倡。希望一切善人,都能体会天地父母,慈育万物之心,共同怀有万民同胞,万物同辈之念。止息自己与他人的杀业,培植菩提的道本。哪里只是注意在区区这一个道场而已呢?是想要感动普天之下的人都发起戒杀护生的善心啊!

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至。凡一切鳏寡孤独,颠连困苦,无所倚赖者[4],无不欲为救援。但以财力维艰,于法云寺放生池旁隙地增设一慈幼院。取无父无母,无法存活之孤儿,养之教之,俾其成才而自立。免令冻饿而死,以填沟壑,饱鸦犬。致彼祖宗断祭祀,兼使国家少人民。其心可谓真切恳挚,知所先务[5]矣。

而他们的恻隐之心,无微不至。凡是一切丧失劳动力的孤独之人,流浪困苦,没有依靠的人,全部都想加以救济援助。但因为财力艰难,在法云寺放生池的旁边空地上增设一个慈幼院。收养无父无母,无法生活的孤儿,养活教育他们,使得他们成才而能够自立。免除因冻饿而死,尸露野外,成为乌鸦野狗的食物。导致他们祖宗断绝了祭祀,又使国家减少了人民。诸位居士的发心可说是真切恳挚,知道什么是首要事务啊!

良以小儿一失父母,必至死亡。即或稍能行乞,不至即死。以无力就学,亦不过终身为佣。何能开智识以达本天姿,敦伦理以不悖人道乎哉。试思晋道安[6],唐一行[7],明妙峰[8],皆孤儿也。由得为僧,遂致道传天下,德被兆民。

实在因为小孩子一旦失去父母,必定因无人照顾而死亡。即使有的稍稍能够去乞讨,不至于马上就死。因为没有力量读书学习,也不过是一辈子做佣人。怎么能够开发智慧知识以发挥他本有的天赋姿质,崇尚伦理道德,不背离做人正道呢?试想,晋朝道安法师,唐朝一行法师,明朝妙峰禅师,他们都是孤儿啊!因为幼年得到佛门的收养教育才得以出家为僧,乃至后来道法传遍天下,德行泽被万民。

宋吕文穆[9],读书土窑,乞食活命。一僧怜而供给之,遂得高中魁选[10],致君泽民[11]。故发愿有云,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不信三宝者,勿生吾家。盖其所感深也。

宋朝吕文穆,在土窑中读书,乞讨食物来活命。一位僧人怜悯他而供给钱物,于是吕文穆得以高中状元,辅佐国君,恩泽万民。所以他发愿说:愿子孙世世代代吃皇粮,护持佛法。不信三宝的,不要生到我家。这是因为他对佛门的恩德有至深的感受啊!

是知神龙之雏,每有沙碛之困。仁人能以斗升之水济之,待其羽翼既成,风云际会[12],便能普天之下,悉降甘霖。

必须知道神龙幼小时,常有困在沙滩的危境。仁善之人能够以少许的水来救济他,等待他的羽翼长成,就能够行云布雨泽被整个天下。

纵令天姿庸常,无此作略。而养其良知良能,俾各为良善,亦可以为天下太平之本。况孤儿既多,当必有出类拔萃,堪能成道立德,参赞化育,如道安一行妙峰文穆者。其教养成就之功德,何可称量乎哉。

纵然是天姿平庸平常,没有这样大的作为。而培养他们天生的良知,使得他们都成长为良善之人,也可成为天下太平的基本。何况孤儿既然多,当必定有出类拔萃的人,能够建立道德,协助教化培育世人,如道安、一行、妙峰、吕文穆一样。这种教养成就孤儿的功德,怎么能够称量呢?

所愿仁人君子,一切善信,各推幼幼[13]之心,勿吝涓涓之助。须知施为福本,天道好还[14]。我既济人之孤,则己之子孙,当必多皆出类拔萃,大有作为。决不至困苦颠连,无所吁告耳。

祈愿仁人君子,一切善信,各推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不要吝啬涓涓细流的帮助。必须知道布施为得福之本,天道昭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既然救济他人的孤儿,那么自己的子孙,当必定多是出类拔萃,大有作为的人。决不至于生活困苦、颠沛流离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啊!

宋范文正公[15],唯以济世济人为事。其子孙至今,多有达者。固知急人之急者,其自己与子孙,世世生生,皆不至有急而待人周济也。

宋朝文正公范仲淹,唯以济世救人作为事业。范家的子孙至今,有很多显达的人。要知道救他人之急的人,他自己与他的子孙,世世生生,都不至有急难而等待他人的周济啊!

倘能俯纳刍荛(chú ráo),不惜家珍,俾此举大成,岂特孤儿之大幸哉,实天下国家之大幸也。

倘若能够采纳浅见,不吝惜家财,使得此举大功告成,哪里只是孤儿的大幸呢?实在是一家、一国乃至举世之大幸啊!

 

< 学习笔记 >

[1]乾为大父,坤为大母:语出《文帝孝经・育子章第一》。

[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成语“民胞物与”。人民都是我的兄弟姊妹,万物与我都是天地所生。泛指仁者爱一切人和物。胞,同胞。与,同辈,朋友。语出(宋)张载《西铭》。

[3]老安少怀:使老人获得安逸,少年得到关怀。旧指在位者所施的德政。安,安乐,安逸。怀,关怀。◇《论语・公冶长》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年老的人得到安乐,使朋友相互信任,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4]凡一切鳏寡孤独,颠连困苦,无所倚赖者:鳏寡孤独,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颠连,困顿不堪。◇(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惸(qióng)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天底下无论是衰老龙锺或有残疾的人、孤苦无依之人或鳏夫寡妇,都是我困苦而无处诉说的兄弟。疲癃,衰老有病之人。惸独,孤苦伶仃的人。)

[5]知所先务:知道首要任务。先务,首要的事务。

[6]道安:晋朝。据《高僧传》,十二岁出家。天资聪颖,但因形貌甚陋而不受重视,被打发到田间从事劳役工作数年。道安生平重视般若学,一生研讲此系经典最力,同时重视戒律,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又注意禅法,对安世高所译禅籍注释甚多。被视为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又因道安大师出生时手臂多长一块皮肉(皮手钏(chuàn)),被称为“印手菩萨”。

[7]一行:唐朝。谥号“大慧禅师”。密宗二祖。天文学家。唐朝功臣张公谨的曾孙。传承胎藏和金刚两大部密法,融合两大部。制造水运浑天仪、发起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制定《大衍历》。著有《大日经疏》等。

[8]妙峰:妙峰禅师。明朝。万历朝护国禅师。法名福登,法号妙峰。春秋名人续鞠居的后代。一生除诵经、拜佛、打坐、化缘、云游之外,竭尽心力于佛寺建筑、桥梁修建与道路开筑。其所建,迄今仍大部分留存在世。曾为万历皇帝办“无遮大会”求子,万历得子后,慈圣皇太后李氏皈依妙峰门下,成为佛门俗家弟子。

[9]吕文穆:吕蒙正。宋朝名臣。佛教居士。谥号文穆。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为劝诫太子而作《破窑赋》(亦称《寒窑赋》、《命运赋》),通过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加以历史上诸位名人坎坷起伏的命运,向太子诉说人生的自然规律。

[10]魁选: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11]致君泽民: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致君,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泽民,施恩惠于民。

[12]风云际会:旧指贤臣与明主相遇,现比喻遇到得以施展才华的好机会。际会,遇合。◇《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飞龙腾空而起,总有祥云相随;猛虎纵身一跃,总有狂风相随;圣人一出现,万物的本来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

[13]幼幼:爱护孩童。◇《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14]天道好还: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好还,极易得到报应。◇《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竭尽兵力发动战争这种事必然会得到因果报应。)

[15]宋文正公: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与佛家、道家颇有缘分,一生莅任所到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