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普劝施资助刻大藏疏

夫大藏者,乃般若之丛林,真如之府库,一切世出世间诸法之渊海也。举凡如来究竟亲证之道,众生即心本具之法,及十方世界之广,三世因果之微,与夫日用伦常孝弟慈善之道。悉皆显阐赞导,了无佚遗。以故宏法大士,莫不以流通大藏,为宏法利生之急务焉。

一部《大藏经》,是修习佛法得般若智慧的丛林道场,是真如实相自性的仓库,如无边的海洋一样涵盖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法!无论是如来亲证佛果之道,众生心中本具的佛性之法,以及十方世界的广大无边,三世因果的细微难测,还是人世赖以维系的伦理纲常、孝弟慈善之道。全部都加以明确地阐述,并提倡这些道理以教导众生,一点也没有遗漏。所以宏扬佛法的大德,没有不以流通《大藏经》,作为宏法利生的首要任务啊!

刻大藏经,与单刻一二部经论有异。不得谓此功德大,彼功德小,此法当机,彼不当机。良以一大藏虽有经律论,及西竺此方种种著述,部类各别,卷数逾万,总是一部大藏经故。

刻印《大藏经》,与单刻一二部经论有所不同。不得说刻印某些经论功德大,刻印其他经论功德小,或者刻印某些经论契合当前的时机,刻印其他经论则不契合。我这么说,实在是因为一部《大藏经》虽然有经、律、论三藏,以及印度、中国的种种著述,部类各别,有万卷之多,全都是收归于一部《大藏经》的缘故。

既是一部,何可割裂疆域,妄分优劣。譬如万川归海,同一咸味。百华成蜜,同一甜味。卉木虽有大小,春光原无偏僻。形相虽有殊异,明镜岂有二照。如修九层之塔,施砖石于各级,功德同等。如铸千尺之佛,镕金铜于一炉,那分高低。但可即末以得本,岂宜执源而废流。

既然是一部,怎么能人为地划分界限割裂彼此,妄自计较各经论的高低。譬如万川归于大海,一同汇成海水,同是一种咸味。百花酿成的蜜,共同化为蜜汁,同是一种甜味。如小草和树木虽然有大小之别,但春天的阳光,原本没有偏心,是平等普照的。又如镜子照物,外物的形相虽然有种种差异,但明亮的镜子,哪里有两种不同的映照呢?又如同修建九层高的佛塔,布施每一级的砖石,功德是同等的。如同铸造千尺高的佛像,熔化金铜在一个锅炉,哪里能分别高低。我们看待大藏经中的各部经论,应该像看一株繁茂的大树,枝叶虽多,各有不同,但循着不同的树枝看去,原本属于同根而生;又如一条长河,源头和下游均是一河之水,不应该只认得源头而不认得下游。

菩萨度生,不见能度所度之相。菩萨行施,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故得一心无住,三轮体空[1],致其福德,直与十方虚空,同一广大悠久。

菩萨化度众生,不见能度的我、所度众生的相。菩萨修行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以能够心中全无执著,能施的人、所施的物、受施的人,这三轮体空,而致使他的福德,与十方虚空,同样的广大悠久啊!

一大藏教,虽有大小权[2][3],偏[4][5][6][7],显密真俗,禅净性相,种种不同。然其心光血脉,固皆融会贯通,一无滞碍。如帝网千珠,重重交映。如佛殿千灯,光光相涵。

一部《大藏经》,虽然有大乘小乘、权教实教、偏教圆教、顿教渐教,显教密教、真谛俗谛,禅宗净土、性宗相宗,种种不同。然而各种教法的核心思想与法脉起源原本都是融会贯通,完全没有隔阂的。如同帝释宫殿中的梵网千珠,重重交互映辉。又如同佛殿中的千盏明灯,光光互相涵容。

助刻檀越,但取钱不落空,勿论刊刻何种。庶经理之人,少费心力,而汪洋大藏,速得圆成矣。倘或以分别心,妄生拣择,则人各效尤,必致或有一种,多人愿刻,以成重复。或有一种,无人发心,常时阙漏。功德虽有,缓急失当。全藏流通,知在何时。

助刻印经的檀越,只要自己的钱没有落空即可,不要执著刊印哪种经书。使得经营料理的人,少费一些心力,而如同汪洋一般的《大藏经》,迅速得以圆满成办啊!倘若用分别心,妄生拣择,那么每个人都来效仿,必然导致或者有一种经,很多人愿意助刻,成为重复。或者有一种经,没有人发心助印,常常有阙漏。功德虽然也有,而缓急就有所失当。整部《大藏经》的流通,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况此时经理校对,悉皆有人。胜缘难再,忍令错过耶。须知为实施权,权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

何况现在组织料理与校对经文,都已有专职人员负责。殊胜因缘难以再有,怎么忍心错过呢?必须知道,为实教而施设权巧,权朽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

如来说经,菩萨造论。若无西竺此方诸宗古德著述,辅弼翼赞[8]。何能中外流通,至今不替。且世主治国,尚赖文武辅弼,方得万民仰德而畏威,观光[9]而自化[10]。况如来所证之三德秘藏,实相妙理。

如来说经,菩萨造论。如果没有印度中国诸宗的古德著述,辅佐赞助。怎么能够在中外流通,至今不变呢?况且世间君主治理国家,尚且要依赖文武大臣的辅佐,才能得到万民仰慕圣德,畏惧圣威;观圣德的光辉而自然得到教化。何况是如来所证的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秘密宝藏,实相妙理呢。

若舍古德随顺机宜种种发挥,则佛心所证,唯佛与法身大士能知。其余劣机众生,将何由而知,何由而证乎哉。

如果舍弃古德们随顺众生根机而作的种种发挥,那么佛心所证的境界,唯独只有佛陀与法身大士才能够知道了。其余劣机的众生,由什么途径而知道,由什么途径而证得呢?

是知一大藏万余卷经,同是一法,何可分别。所愿施资助刻诸大檀越,同以无所住而生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则一大藏之不思议功德,人人各获全分。如一月当空,万川普映。一气值节,大地皆春矣。

所以要知道一部《大藏经》有几万卷的经,同是一种佛法,怎么可以生分别心?所愿布施资助刻经的诸位大施主,同样以菩萨的无所住而生心,不住法而行布施。那么刻印一部《大藏经》的不可思议功德,人人都获得全分。如同一月当空,万流普遍映照。一个节气当值,大地全都回春啊!

 

< 学习笔记 >

[1]三轮体空:亦作“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布施时应有的态度。布施时应住于空观,不执著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三轮,指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亦称“能施、所施、施物”。

[2]权:指权教。“实教”之对称。随他意方便教说称权教。

[3]实:指实教。“权教”之对称。指如来随自意真实教法。

[4]偏:指偏教。“圆教”之对称。偏于一方之教。一般多指小乘教,或指大乘教中之权教。

[5]圆:指圆教。“偏教”之对称。圆满觉悟、无所偏向之教。就大小乘而言,小乘为偏,大乘为圆。

[6]渐:指渐教。“顿教”之对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法,如先说小乘后说大乘。

[7]顿:指顿教。“渐教”之对称。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

[8]翼赞:辅佐。

[9]观光:观览国之盛德光辉。◇《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察国家的成就,有利于成为君王的幕宾。宾,幕宾,指为君王服务的宾客。光,光辉,光彩,此处指国家所取得的成就。)

[10]自化:自然顺化,自然化育。◇《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彰,明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