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石印普陀山志序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色身,度脱众生。非独止现菩萨之身,而二乘六道,无身不现。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道,号正法明如来。但以度众生心切,救苦情殷,所以虽然不离常寂光土,但同时垂化现形在六道之中。周遍在十方微尘佛国,普现色身,度脱众生。不是只现菩萨之身,而声闻、缘觉、人天六道,无身不现。

法华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则遍入十方佛国,而于娑婆因缘,甚深甚深。虽则普现十法界身,而世人据迹而论,止云菩萨而已。以其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故得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法华经》所说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然周遍入于十方佛国,而于娑婆世界的因缘,很深很深。虽然普现十法界之身,而世间人根据行化事迹来论,只称说菩萨而已。因为观世音菩萨彻底证得法界唯心,圆满彰显清净自性,所以运同体大悲,起无缘大慈

由本高而体大,故迹广而用宏。其随类逐形,寻声救苦,有感即应,无愿不从之迹,喻如月丽中天,影现众水。不但江湖河海,各现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无不各各皆现全月。

由于本愿高胜而悲体广大,所以行迹普广而妙用宏深。随众生类,逐种种形,寻声救苦,有感即应,无愿不从的事迹,譬如月亮当空,月影显现于众水。不但江、湖、河、海,各自显现全月。即使小到一勺水,一滴水,没有不各各都显现全月的。

又江湖河海中月,一人观之,则其月与己相对。即百千万人于百千万处观之,亦皆各各与己相对。人若东行,月则随之而东。人若西行,月则随之而西。人若安住不动,月则不离当处。一人乃至百千万人,悉皆如是。

又者,江湖河海中的月亮,一个人观看,那么这个月亮与自己相对。即使是百千万人在百千万处观看,也都是各各与自己相对。人如果向东行,月亮就随着向东。人如果向西行,月亮就随着向西。人如果安住不动,月亮就不离当处。一人乃至百千万人,全都是如此。

菩萨于一念中,遍法界感,遍法界应。感应道交,无少差殊。与此一月普现众水,随人随地各见全月,了无有异。良由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众生之心为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不谋而合,无缘而应。

菩萨在一念之中,遍法界众生有感,菩萨能遍法界而应。感应道交,没有一点差错。与这一个月亮普遍影现众水,随每个人,随各个地方,各自见到全月,没有一点差异。实在是由于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众生的心为心,以众生的境为境。所以能不谋而合,无缘而应。

岂世智凡情所能测度者哉。至若水昏而目盲,则不能见。非月不现,是昏盲咎。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

哪里是世间浅智,凡夫情见所能测度的呢?如果是水昏动而眼睛盲瞎,就不能见到。不是月亮不现,而是水昏眼盲的过咎。观世音菩萨感应的事迹,有众生明显感,菩萨明显应;暗中感,暗中应;暗中感,明显应;明显感,暗中应;又暗中又明显感,而明显应;又暗中又明显感,而暗中应的不同。

(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

(显感显应:这是现生竭诚尽敬,礼拜念诵供养,就蒙菩萨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

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臻,业消障尽等。

冥感冥应:这是过去生中,曾经修持竭诚礼念等等行事,今生虽然没有修习,由于宿世善根,得蒙菩萨加被,在不知不觉当中,祸灭福至,业消障尽等等。

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

冥感显应:这是过去生中,曾经种过善根,今生得蒙菩萨加被。

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念,不见加被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

显感冥应:这是现生竭诚礼拜念诵,看不见菩萨加被的痕迹,在冥冥之中,承菩萨的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等。

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显蒙加被,转祸为福等。

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这是宿世曾经种过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明显蒙受菩萨加被,转祸为福等等。

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获种种益也。

亦冥亦显感而冥应:宿世曾经种过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菩萨的慈力,获得种种利益。

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略书梗概,以勖来哲。)

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功夫不会白白浪费,善果不是凭空得到,纵然是一生看不见菩萨加被的痕迹,也不至于心生怨恨,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大略书写梗概,以勉励来学有智之人。)

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极。但能一念投诚,亦必皆蒙利益。但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不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如昏水中,亦有月影,但晦而不显。

感应的大小优劣,在于我们的诚心做到与未做到而已。纵然是心中没有真实相信,诚心没能到达极点。只要能够一念皈投诚心,也必定都蒙受利益。只随自己一念的诚心,而来分优劣,不能如竭诚尽敬的人蒙受利益的殊胜超绝啊!如同昏动水中,也有月影,但是暗晦而不明显。

盲人虽不能亲见月光,又何尝不蒙其照烛也。菩萨大慈大悲,普为法界众生恃怙。由兹举国人民,各皆信奉,故有家家观世音之常谈。其应化道场,固非一处。

盲人虽然不能亲自见到月光,又何尝不蒙受月亮的照耀呢?菩萨大慈大悲,普为法界众生的恃怙。由此全天下的人,各各信奉,所以有家家观世音的常谈。观世间菩萨的应化道场,固然不在一个处所。

如陕西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天竺山等。其感应昭著,香火肸蠁(xī xiǎng)[1],唯南海普陀山最为第一。以其名载华严,昔年善财亲参。恩周庶类,历代皇帝敕建。故致举世钦崇,各国景仰。

如陕西的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的天竺山等等。其中感应昭明显著,香火弥漫不绝,唯有南海普陀山最为第一。因为普陀山的名字记载在《华严经》中,过去善财童子亲自参访。恩德周遍万类,历代皇帝敕命修建。所以致使举世钦崇,各国景仰。

缅维[2]菩萨应化三乘天仙一类大机,固于此山经劫常住,何止天长地久。至于凡夫所见之迹,乃于五代朱梁贞明二年,慧锷大师由五台请铜观音像,欲归日本,至此舟胶不动,方始开山。

遥想菩萨应化三乘、天人仙人一类的大根机,固在普陀山经劫常住,何只天长地久。至于凡夫所看见的事迹,是在五代朱梁贞明二年(916),慧锷大师由五台山奉请观世音菩萨铜像,想要回到日本,到了普陀山,船胶著开不动,方才从此开山。

迄今千有余年,其事迹诗文,录之成帙,名曰普陀山志。余尝病其于菩萨不思议感应事理,殊欠发挥。拟欲遍阅大藏,博览群书,凡属菩萨随机赴感之迹,悉备录之,刊板流通。

到现今有一千多年了,其中的事迹诗文,录成卷册,名为《普陀山志》。我曾经指责书中对于菩萨不思议的感应事理,很欠发挥。打算想要遍阅大藏经,博览群书,凡是菩萨随机赴感的事迹,全都摘录下来,刊板流通。

一以阐菩萨度生之妙道,一以启众生出苦之良缘。但以目疾未愈,未能如愿。会稽何廉臣居士者,儒得圣心,医称国手。志行高洁,信心纯真。曾邀同人结桑榆社。以其暮景无多,拟作归计。同修净业,企生安养。

一方面是阐扬菩萨度生的妙道,一方面是开启众生出苦的良缘。但因为眼病没有好,未能如愿。浙江会稽何廉臣居士,儒学得到圣人心法,医术可称国医妙手。志行高洁,信心纯真。曾经邀集同人结桑榆社。因为暮年晚景,时日无多,打算作回归家乡之计。同修净业,期生安养。

又以一切众生久沉苦海,不仗法力,莫由得出。拟将菩萨应化事迹,为救生船。泛于其中,振臂疾呼。俾诸溺者,相引登舟。庶可同登彼岸,直达家乡,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

又因为一切众生,久沉苦海,不仗佛法的力量,无法出离。打算将观世音菩萨的应化事迹,作为救生船。泛乘于苦海之中,振臂疾呼。使得一切沉溺的人,相互牵引登上舟船。才可以同登彼岸,直达家乡,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啊!

因石印山志以广其传。用酬大士度生之恩,用开众生投诚之路。令余作序。遂不胜欢喜,顿忘固陋[3],乃将菩萨感应之妙,略为发挥。其余事迹,固有全书在也。何须多赘。

因此石印《普陀山志》以广泛流传。用来酬谢观世音大士度生之恩,用来开启众生发起真诚信愿的方法。令我作序。于是非常欢喜,顿时忘记了自己的浅陋,将菩萨的感应之妙,略为发挥。其余的事迹,固然有《普陀山志》全书在。何须多说。

 

< 学习笔记 >

[1]肸蠁:1.(声响、气体等)联绵不绝。2.比喻灵感通微。

[2]缅维:遥想。

[3]固陋:见识浅薄,见闻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