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金刚经线说铸板流通序

此一卷经。人人具足,个个不无。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不知返观内照,致使不能亲得受用耳。

这一卷经。人人具足,个个都有。但是由于迷惑真心,追逐妄尘,背离觉性,合于六尘,不知道返观向内觉照,致使不能亲自得到受用罢了。

故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所以《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说,如来成正觉之时,感叹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此经由须菩提见佛威仪,叹为希有世尊,善护念付嘱诸菩萨。欲令护念付嘱之法,大明于世。故问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此二句,乃护念付嘱之要旨也。

这部经是由于须菩提看见佛的威仪,赞叹说:“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想要令如来护念付嘱诸菩萨的法门,大大显明于世。所以请问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应如何安住,如何降伏自己的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二句,就是护念付嘱的重要义旨。

如来以所有一切九类众生,悉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不见众生得灭度相,答其降伏。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答其应住。又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来以“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来回答“降伏其心”。是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来回答“云何应住。”又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且深叹其不住相布施之福德,与十方虚空,同一不可思量。何以度尽一切众生,而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即众生本具性体。由迷背不知,初非有失。菩萨为指示之,令其了知衣里之珠,项上之头。既了知已,岂复有得。

而且深叹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与十方虚空,同样的不可思量。为什么“度尽一切众生”,而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因为无余涅槃,就是众生本具的性体。由于迷惑背离而不自知,最初并没有失掉。菩萨为众生指示出来,令他们了知衣里的宝珠,项上的人头。既然了知以后,哪里又有得到。

不过众生自性自度,岂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入无余涅槃之寿者相哉。四相既无,则三轮体空,一道清净矣。

只不过是众生的自性自度,哪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人相与众生相,以及所入无余涅槃的寿者相呢?四相既然没有,那么三轮体空,一道清净啊!

由其三轮体空一道清净。故万行云兴,心无所住。虽复万行云兴,实则一法不立。凡所见情与无情,同一实相。故得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楞严以五阴[1]六入[2]十二处[3]十八界[4]七大[5],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即是其证。

由于三轮体空,一道清净。所以六度万行如云兴起,心中无所住著。虽然是六度万行如云兴起,实际是一法不立。凡所见有情众生与无情器界,是同一个实相。所以就有: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楞严经》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明证。

是知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无欠无余。但以迷背之故,无端幻起妄想执著,致智慧德相隐而不现。若肯穷究此妄想执著之所从来处,则弥空云雾,彻底消灭。本有天日,全体显现矣。

由此可见,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没有欠缺,没有多余。只是因为迷惑背离的缘故,无端幻妄生起妄想执著,导致智慧德相隐没而不显现。如果肯努力追究这个妄想执著的来由之处,那么弥漫虚空的云雾,就彻底消灭了。本有的性天慧日,就全体显现了。

云雾封时,天日亦不曾失。云雾散时,天日又岂是得。度尽一切众生,不见一众生得度者,此之谓也。其能见此理以行此行者,以无所住而生心,悉见诸相非相也。

云雾封锁的时候,性天慧日也不曾失去。云雾消散的时候,性天慧日又怎会是得到呢?度尽一切众生,不见有一众生得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来行持般若之行的人,就是以无所住而生心,悉见诸相非相啊!

如是之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三句二句一句,为人演说。其福德虽满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尚不能及。以一句染神,永为道种。住相布施,报在人天故也。

这样不住相的人,受持这部经,乃至四句、三句、二句、一句,为他人演说。这个福德虽然用充满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尚且还比不上。因为一句经文染入神识,永远成为成道的种子。而住于外相来布施(如布施七宝),果报仅在人天的缘故。

以故说是经处,即为塔庙。经所在处,即三宝具足。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也。以说者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以如如智,契如如理。

所以演说这部经的地方,就是佛塔寺庙。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具足。所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啊!因为演说的人,能够不取著外相,如如不动。以如如之智,契入如如之理。

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终日说而实未尝说,即杜默不说亦未尝不说。以其人行住坐卧,周旋俯仰。著衣吃饭,扬拳竖指。无不是不生不灭无余涅槃,无住心之全体大用。

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每天说而实际上没有说,就是杜口默然不说,也不是不说。因为这个人行住坐卧,来往举止。穿衣吃饭,举拳竖指。都是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无住心的全体大用。

劫外田地,故乡风月。任人自得,有谁阻止。以故卖柴翁闻一句,即得嗣祖传灯,腾辉宇宙。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则受持之人,宜何如发大菩提心,宜何如生无所住心也。

劫外田地,故乡风月。任人自得,有谁阻止。所以慧能大师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得以嗣承祖位,传续慧灯,腾跃光辉于宇宙。他既是大丈夫,我也是,不应该自我轻视而退缩自屈。那么受持此经的人,何不发起大菩提心,何不生起无所住心呢?

清道光末,有无住老人陈柱者。宿有慧根,弱冠即诵此经。至七旬外,广阅诸注。折衷其义而为线说。以不住相一线,直贯到底。其语句颇平实显豁,有益初机。

清朝道光末年,有一位无住老人陈柱。宿有慧根,二十岁就诵习这部经。到了七十岁,广泛阅读诸家的注解。折中调合其中的义理而编为《金刚经线说》。以“不住相”这一条线,从开头一直贯到结尾。其中的语句比较平实显明,有利益于初学之人。

倘由是而得其旨归,则古德之注,如来之经,如开宝藏,随意受用矣。粤东简照南玉阶二昆弟。以母氏逝世,诸亲友吊奠者,各送诔词挽联。汇而刻之,名哀思录。

倘若由此而得其中的宗旨归趣,那么古德的注疏,如来的经典,如同打开宝藏,随意受用啊!广东简照南、简玉阶二位兄弟。因为母亲逝世,诸位亲友来吊奠的,各自送来诔词挽联。汇集刻印,名为《哀思录》。

又欲藉母氏之故,普利一切。因铸金刚经线说板,印数千卷。与哀思录同赠吊奠亲友,以酬嘉贶(kuànɡ)。一以冀母氏莲品高升,一以冀亲友善根增长。诚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矣。

又想要藉着母亲逝世这个因缘,来普遍利益一切人。因此铸刻《金刚经线说》的印板,印了几千卷。与《哀思录》一同赠送给吊奠的亲友,来酬谢他们的厚意。一方面希望母亲莲品高升,一方面希望亲友的善根增长。实在是所谓的“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啊!

或疑金刚无相,净土有相,二法如何相融。予曰,金刚经令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度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乃六度万行之首。既令不住相布施,则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万行,莫不皆然。

或者有疑惑《金刚经》讲无相,净土讲有相,这二法如何相互融通。我说:《金刚经》令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是六度万行之首。既然是令我们不住相布施,那么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万行,没有不是如此的。

然则金刚经乃令人遍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之规矩准绳也。遍与一代时教一切法门而为纲要。盖是即相离相,何得谓与净土不相融通乎。

然而,虽然《金刚经》要义为不着相,但该经仍令我们遍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是指导我们依相而行的规矩准绳啊!非但与佛陀一代时教中的一切法门不相矛盾,反而是一切法门的纲要。是即相而离相,怎么能说该经与净土不相融通呢?

夫度生之法,唯净土最为第一。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之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又何疑乎。

度众生的方法,唯有净土法门最为第一。想要往生净土,应当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的清净心念佛,那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样,往生西方,证得无生法忍,就是决定不会改变的理事了,又有什么怀疑的呢?

 

< 学习笔记 >

[1]五阴:亦作“五蕴”。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阴,遮盖,指(五种事情)遮盖了人的本性,使得人的心迷惑,造恶不断。

[2]六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互涉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入,趣入,涉入。

[3]十二处:六根与六尘的合称。处,出生,指出生六识之处。◇《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4]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的合称。界,界限,指此十八种,各有界限,作用不同。◇《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5]七大:指组成众生世间的七个因素。“大”乃周遍法界之意。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