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圆通庵万年簿序

(代永悟和尚作)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昔世尊以五时[1]八教[2],普应群机。随彼根器,各令得益。

真如理体,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往昔,世尊以五时八教,普应群机。随众生的根器,各自令他们得到利益。

其在前之四时,具说六度万行种种法门。摄小,则毫善弗遗。应大,则包括法界。

在前面的四时教法中,具体说了六度万行的种种法门。其细致详尽则丝毫之善也不会遗漏。其圆满宏大则包括整个法界。

迨至法华,则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普授作佛之记,大畅出世之怀。说者谓法华一经,乃如来究竟极谈,具明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

等到了法华会上,开权教,显实义,会三乘,归一乘。普遍授予弟子成佛之记,完全实现佛陀出世的初衷。讲经的人说:《法华经》,是如来究竟极谈,彻底说明一代时教所以然的线索。

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天子之有九鼎也。兹万年簿者,亦圆通常住之总帐簿子也。溯吾师祖普信老和尚,欲摄心禅寂,于同治三年,岁在甲子,创建三椽茅篷,于西天门上,不二石侧,额之曰圆通。仅足以蔽风雨,庇身心而已。

如同家业的总帐簿,天子的九鼎尊。现今这个万年簿,也是圆通寺常住的总帐簿。回想我的师祖普信老和尚,想要摄心修习禅定,在同治三年甲子(1864),创建了三间茅篷,在西天门之上,不二石的旁边,匾额名为圆通。只能够遮蔽风雨,庇护身心罢了。

而老人入修禅观,出睹沧溟。怡情适志,以法为乐。初未意及为精蓝也。按山志,圆通庵,在西天门上。

而普信老人入茅篷修习禅观,出茅篷看看大海。怡悦心情,舒适自得,以修习佛法为乐。当初没有想到成为一个精美的伽蓝。按《普陀山志》中记载:圆通庵,在西天门上。

万历五年,僧圆献结庵于谷内,后以年深遂废。昔处谷内,今踞山巅。其名虽同,而其基稍异。殆后有出谷迁乔,直登大涅盘山,常观大寂灭海者之先兆欤。

万历五年(1577),僧人圆献在谷内结庵,后来因为年深月久,于是废弃了。过去是处在谷内,现今是盘踞在山顶。寺庵的名称虽然相同,而地点稍微有差异。大概是后来跃出低谷,迁升高处,直登大涅盘山,常观大寂灭海的先兆吧!

越五年戊辰,吾师山静老人,摄吾与永庆师兄。幸蒙大士冥加,二三年来,香火渐兴,檀施屡至。遂开拓基宇,改为禅庵。至明年春,先师示寂。吾承师祖慈命,力任院事。

过了五年,到了戊辰(1868),我的师父山静老人,收了我与永庆师兄二个徒弟。幸蒙观世音大士冥冥加被,这二、三年来,香火渐渐兴旺,檀越施主多次来到这里。于是开拓原来的地基屋宇,改为圆通禅庵。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我的师父示寂。我承接师祖的慈命,担任院事。

而庆兄专修净业,凡九历寒暑,三掩禅关,以辅翼之。迄同治癸酉,师祖西逝。其局势虽未若现今之恢廓宏敞,然已颇有可观矣。

而永庆师兄专修净业,一共九年,三次闭关,来辅助净业。到了同治癸酉(1873)年,师祖往生。寺庵的规模虽然没有现今的宏廓广大宽敞,然而已经颇有可观了。

从兹以后,剃度益多,香火愈盛。加以徒某孙某,继任其事。尤复不惜心力,经之营之。举凡基址之高者凿,卑者砌。必使地得其平,人得其用而后已。

从此以后,剃度的弟子更多,香火也愈加旺盛。加上徒弟某人,徒孙某人,相继担任其中的事务。尤其勤勉,不吝惜自己的心力,来经营办理。凡是基址高的地方就凿削下去,太低的地方就堆砌起来。必定使得地基平整,能够供人使用才可以。

而殿堂屋庐之宜创者创之,宜修者修之。狭小鄙陋者,广大壮丽之。咸使焕然一新,成就大观。以及大而佛像尊经,中而庄严法器,与种种什物。即小而一匙一箸,凡佛事所应用,日常所必需者,罔弗[3]备焉。

而殿堂屋舍,适合创建的就创建,适合修葺的就修葺。狭小鄙陋的地方,使它广大壮丽。使整个寺庵焕然一新,成就大观。大的来说,佛像经典;中的来说,庄严法器,与种种杂物。即使小到一个勺子,一双筷子,凡是佛事所应当使用,日常所必需的东西,没有不具备的。

田产虽无几许,而亦可供一季之粮。视卓锥无地者,犹少胜焉。噫。吾老矣。来日无多,欲后之人有所承守,不敢暴弃。勉效前人,光扬法道。

田产虽然没有多少,也可以供一季的粮食。比那些贫穷的没有立锥之地的人,还是好些。噫!我老了。来日无多,想使后来的人,能够继承守业,不敢糟蹋浪费。勉励效法前人,光扬法道。

今将常住所有巨细什物,分门别类,一一登簿,以垂久远。夫此庵,非天造地设。乃吾与庆兄,及十方檀越,心血所成。而徒与孙,亦预有力焉。然亦岂徒设云哉。

现今将常住所有的大小物品,分门别类,一一登记在万年簿上,以流垂久远。这个圆通庵,不是上天造成,大地施设。是我与永庆师兄,以及十方檀越的心血所成就。而徒子与徒孙,也有参与努力。这难道只是徒然施设吗?

良以欲成佛果,须圆万德。欲转法轮,须仗众缘。今幸众缘略具,当须常转法轮,备修万行,以期万德之圆成耳。

实在因为想要成就佛果,必须圆满万德。想要常转法轮,必须仰仗众缘。现今有幸众缘大略具足,应当必须常转法轮,备修习万行,以期万德圆成啊!

而济济后昆[4],安住其中。无饥寒困苦之忧,有闲适逍遥之乐。可不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体檀越之诚恳,思建立之艰难。发菩提心,笃修净行。以冀报答四恩于万一乎。

而济济一堂的后学之人,安心住在其中。没有饥寒困苦的忧虑,而有闲适逍遥的快乐。难道不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体察檀越的诚恳,思惟建立寺院的艰难。发菩提心,笃修净行。以报答四恩于万一吗?

凡见庵中一针一草,则曰此为我等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设。爱之如身上肉,护之如眼中珠。孜孜修持,惟日不足。

凡是见到寺庵中的一针一草,就要想到说:这是为我们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施设的。要如同自己的肌肤和眼睛一样加以爱护。孜孜不倦,努力修持,只觉时日不够。

能如是者,不愧为如来弟子,大士儿孙。则人敬之,神护之。现在福慧双隆,将来成佛有分。否则袈裟之下,失却人身。三途一报百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莫言不道。

能够如此的话,才不愧为如来弟子,大士儿孙。那么他人恭敬你,诸神庇护你。现在福慧双隆,将来成佛有分。否则,恐怕是袈裟之下,失去人身。三途一报有百千万劫,出得头来不知又是几时。到时候,不要怪我没有提醒啊。

 

< 学习笔记 >

[1]五时:指释尊所说之法,根据次第,可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
(1)华严时,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
(2)阿含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
(3)方等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赞叹大乘,启发小乘人发菩提心,由小向大)
(4)般若时,乃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既不说小乘,也不说大乘,而是“融大小乘于一味”,把小乘与大乘整合到了一起)
(5)涅槃时,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

[2]八教:天台智者大师所立。指释尊说法的形式和内容,就法的性质,分出释尊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与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
(1)化法四教,教化众生的法门,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2)化仪四教,教化众生的仪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3]罔弗:无不,没有不。

[4]后昆:后代,后嗣。◇《尚书・仲虺(huǐ)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按照道义裁断国家事务,按照礼制管理人心,使丰厚的功业能传给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