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金陵妙悟律院垂裕记

如来大法,以真如实相为体。此体生佛皆具,在佛不增,在生不减,但以佛则究竟证悟,生则彻底迷失,致使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耳。如来愍之,随顺机宜,说种种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

如来大法,以真如实相为体。这个真如实相之体,众生与佛陀全都具足,在佛位不会增多,在众生位也不会减少,但因为佛是究竟证悟,而众生,则是彻底迷失,致使上升下沉,迥然有异;受苦受乐,天地悬殊罢了。如来怜愍众生,于是随顺众生的根机所宜,说种种法,令众生返妄归真,背离六尘,合于觉性。

其法之大宗有五,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业。众生果能依佛律教禅以修持,则众生之三业,遂转而为诸佛之三业。

所说的法门,大宗有五宗,那就是:律宗、教下、禅宗、密宗、净土宗。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就是这身语意三业。众生果真能够依照佛陀所说的律、教、禅来修持,那么众生的三业,就能够转而为诸佛的三业。

三业既转,则真如实相,自可亲证矣。犹恐障深业重,不易成就,故以陀罗尼三密加持之,则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矣。

三业既然转化了,那么真如实相,自然就可以亲自证得。佛陀还恐怕众生业障深重,不容易成就,所以用陀罗尼咒语的身口意三密来加持,那么就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了。

又恐根器或劣,现生不能了脱,再一受生,难免迷失,则生死轮回,穷劫莫出。由是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俾上自等觉菩萨,下及逆恶罪人,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则上圣速成佛道,下凡得预圣流,此如来抚育一切九法界众生之宏规也。

又恐怕我们的根器低劣,在这一生中不能够了脱生死,再一转世受生,难免因为隔阴之迷而退失修持,那么生死轮回,尽未来劫也不能出离。因此特别开示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使得上自等觉菩萨,下及五逆十恶的罪人,同在这一生,往生西方。那么上乘圣人,就可快速成就佛道;下劣凡夫,也可得以预入圣流,这是如来抚育一切九法界众生的远大规划啊!

然宗虽有五,道本一贯,五宗圆具,方可随机各宏一宗,便可上续如来慧命,下启群生昏蒙。否则单轮只翼,何能行远飞空乎哉。

然而大宗虽然有五个,成佛之道本是一贯无二,五宗圆满无缺,方才可以随顺机宜各自宏扬一宗,就能够上续如来慧命,下启群生昏蒙。否则,就像单个轮子,一只翅膀,如何能够走得远,如何能够飞得高呢?

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不持律,则教禅密净之真益不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坚固,则未成即坏。

戒律,是教、禅、密、净的基础。不持戒律,那么教、禅、密、净的真实利益就无法得到。如同修建万丈高楼,如果地基不坚固,那么楼还没建成就毁坏了。

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不念佛求生西方,则律教禅密,皆难究竟。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成始成终法门。

净土,是律、教、禅、密的归宿,不念佛求生西方,那么律、教、禅、密,都很难得到究竟的成就。因为净土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初始与最终的法门。

所以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复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况其余一切圣贤,与未断见思之凡夫乎哉。

所以《华严经》中与诸佛所证齐等的等觉菩萨,尚且还要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以期望能圆满佛果。何况其余一切圣贤,与没有断见思二惑的凡夫呢?

妙悟律院,向以持律念佛为修持。住持安静和尚,切恐后人昧厥宗猷(yóu)。则兴此院之明禅老人,及己之一番苦心,便归灭没。祈光叙述大意,以为后来住此院之大众诫。

妙悟律院,一向以持律念佛作为修持。住持安静和尚,很怕后人迷失了这个宗旨。那么兴建这座律院的明禅老人,以及自己的一番苦心,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请我叙述其中大意,作为后来安住这座律院的大众诫敕。

按此院,乃前朝古刹,清咸丰时,已败坏不堪。兵燹(xiǎn)后,只存破屋三间。明禅老人不惜心力,为之兴复。又得安静师之继述,则成一净业道场。但以产业无多,不能普纳海众,而朝暮课诵,经声佛号,固与诸方丛林,了无有异也。

这座律院,是前朝古刹,清朝咸丰年间,已经败坏不堪。兵火战乱之后,只存留了三间破屋。明禅老人不惜心力,加以恢复。又得到安静法师的继承,成为一个净业道场。但因为寺产不多,不能普遍接纳十方僧众,然而早晚课诵,经声佛号,却与十方丛林,没有差异。

当最初建立时,地痞辄来搅扰,意欲侵占,明老持之以忍,遂得消其戾气。后犹占去院右若干地,不久则家败而不能有,售与他人,其人亦不能有,乃售与本院。因开沟渠,掘出钵铃等法器,知道场地基,龙神守护,占者俱不吉祥,复得归还原主耳。

在最初建立这座律院的时候,地痞总是来搅扰,想侵占寺产,明禅老人以安忍相待,于是得以消除他们的乖戾之气。后来还是被地痞占去寺院右边的若干土地。不久,那个地痞的家中败落,从而不能拥有这块地,就卖给了他人。买地的那个人也不能拥有,于就又出售给本院。因此开掘沟渠,挖掘出钵铃等法器,才知道这是道场地基,有龙神守护,占为己有的人都不能得到吉祥,又得以归还原主。

愚人不知因果,每欲侵占寺产,而不知其龙天怀瞋,冥冥之中,折福折寿,所损实重也。刻论因果,俗人尚轻,僧人更重。但俗有身家,其报易见,僧止一己,其报难知。

愚痴的人不知因果,每每想要侵占寺产,而不知道被护法龙天所瞋,冥冥之中,折福折寿,损失实在很重。如果严格来说因果的话,俗人尚且还轻一些,僧人更重。但俗人有自身家庭,果报容易看见,而僧人只有一个人,果报很难明知。

凡僧之住此院者,各须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严持禁戒,笃修净业。如是则生为世间福田,没入莲池海会。倘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则其人格,便成下流。若更破斋犯戒,败坏佛门,则成魔王眷属,地狱种子矣。

凡是安住在这座律院的僧人,必须各个都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严持禁戒,笃修净业。那么,活着就是世间的福田;死后就进入莲池海会。倘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么他的人格就成了低劣之流。如果还破斋犯戒,败坏佛门,就成为魔王眷属,地狱的种子了。

此院,乃明安二师,及施主心力所成,安住其中,不肯修持,便与侵占常住无异。古德云,十方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1]还。若更身主其事,暗相偷窃,则一气不来,直堕阿鼻地狱,上火彻下,下火彻上,经百千劫,常受焚烧,莫由得出,岂不大可哀哉。

这座律院,是明禅、安静二位法师,以及耗费施主的心力所建成的,安住在其中,不肯修持,就与侵占常住没有两样了。古德说:十方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如果更是自身主持寺中事务,暗中偷窃,那么一口气不来,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上面狱火通彻到下面,下面狱火通彻到上面,经百千劫,常受焚烧,不能出离,岂不是大大的悲哀吗?

安静长老,痛念法弱魔强,欲振兴僧众之奋修心,欲消灭俗众之侵占念。冀彼俗则五福备膺,克昌厥后。僧则三学圆明,丕振宗风。故令作此垂裕之记,以期此院永兴无替,常宏法道,则法界众生,同蒙利益矣。

安静长老,痛念法弱魔强,想要振兴僧众奋发修行之心,想要消灭俗人侵占寺产之念。希望俗人,五福备足,子孙昌盛。僧人,戒定慧三学圆明,大振宗风。所以让我作了这篇《垂裕记》,希望这座律院永远兴盛,不会衰败,常宏法道,那么法界众生,就共同蒙受利益了。

 

< 学习笔记 >

[1]披毛戴角:指变成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