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九江居士念佛林莲社缘起碑记

念佛一法,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正觉,下化众生之成始成终无上要道。

念佛这一法门,是如来一代时教中的特别法门,实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正觉,下化众生从初始到最终的无上要道。

今特立以为林者,缅维远公东林结社,开念佛之先声。了义居士,深知此法契理契机,遂于千余年后,极力提倡,重兴莲社,追彼芳踪。

现今特别建立念佛林,是缅想怀念慧远大师(净土宗初祖)在东林寺结念佛社,开启念佛的先声。了义居士,深知这个法门契理契机,于是在一千多年后,极力提倡,重兴莲社,追继慧远大师的芳踪。

虽知自他智慧浅薄,迷惑深厚,而不容已者,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倘能认真提倡,自可同声相应,固无所论其古今难易也。

虽然知道自己与他人的智慧浅薄,迷惑深厚,而不容许停止的原因,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倘若能够认真提倡,自然可以同声相应,固然就无所谓古时、现今、困难、容易了。

因兹不辞劳瘁,策厉进行,不遗余力,以冀远近见者闻者,同皆兴起,提倡举行,以至遍周寰宇,岂区区为此一处计乎。

因此不辞辛劳,督促勉励这件事的进行,不遗余力,希望远近见者闻者,共同都兴起念佛林,提倡举行,以至周遍全世界,哪里只是区区为这一处考虑呢?

然宏扬佛法,道场为本,初则借寓他庵,不但不能持久,而且地址偏僻,往来不便,遂于癸亥年,舍己住宅,为念佛林,其愿力之勇毅宏深,实为罕有。

然而宏扬佛法,道场是根本。了义居士最初是借住在他人的寺庵,不但不能持久,而且地址偏僻,往来不便,于是在癸亥年(1923),舍出自己的住宅,作为念佛林,他的愿力的勇毅宏深,实在罕有。

其宅四重,临街一重,向租米铺,年得二百余元,以供林中零用。二重作招待,及会计之所。三重作大殿,中供西方三圣接引像,以常时礼拜瞻仰,临终自易于感通也。四重为净土延生堂,备列捐款各人父母牌位,以期存则福增寿永,没则直登莲邦。且各有楼,以为阅经坐禅之所。

他的住宅有四重,临街的一重,一向租给米铺,一年有租金二百多元,以供念林中的零用。第二重作为招待处,以及会计之所。第三重作为大殿,中间供奉西方三圣接引像,以备居士们平常之时礼拜瞻仰,临终自然容易感通了。第四重作为净土延生堂,备足列出捐款各人的父母牌位,希望在生的人,福增寿永;亡人,直登莲邦。而且各自有楼,作为阅经坐禅的处所。

居士既发此心,同社之人,悉生景仰,各随其力而为培植,或造佛像,或置庄严,及诸供具,凡道场所应用者,罔不备焉。

了义居士既然发了这个大心,同社念佛的人,都生起景仰,各随自己的能力来培植福德,或者造佛像,或者置办庄严法器,以及诸多供具,凡是道场所应用的,无不具备。

从兹修持讲演,既得其所,将见善信源源而来,远近各各相效,于以祛(qū)凡情而了佛性,挽劫运以致太平,生为圣贤之徒,没预莲池海会。

从此修持讲演,既然有了处所,将见善人信士,源源而来,远近各处,相互效仿。因此祛除凡情,明了佛性,挽回劫运,以致太平,在生成为圣贤之徒,没后预入莲池海会。

庶不负世尊说法,历代诸善知识宏扬,及了义居士舍宅提倡之一番大慈悲心,与自己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也。

这样才不辜负世尊说法,历代诸位善知识的宏扬,以及了义居士舍宅提倡的一番大慈悲心,与自己即心本具的真如佛性啊!

原夫净土法门,理极宏深,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勿道博地凡夫不能测度,即久证法身之菩萨,亦不能尽知。以故世尊说此法门时,十方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同声赞叹,普令众生,同生信心,且深叹释迦世尊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净土法门,义理极为宏深,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不要说博地凡夫不能测度,即使是久证法身的大菩萨,也不能完全尽知。因此,世尊宣说这个法门的时候,十方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同声赞叹,普令众生,同生信心,而且深叹释迦世尊,能做甚难希有的事。

世尊亦自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而普贤菩萨,令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非成始成终之要道,能如是乎。

世尊自己也说:“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而普贤菩萨,令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不是成始成终的要道,能够这样做吗?

是故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也。念佛之人,能如是信,若不往生者,日月当逆行,天地当易位矣,有是理乎。愿见闻者,同皆勉旃。

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如群星拱卫北极星,众水均向东流。念佛的人,能够这样相信,如果不往生的话,日月当会逆道而行,天地当会变易其位了,有这样的道理吗?愿见到听到的人,共同勉励。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