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创建菩提精舍缘起碑记

净土法门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以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种种法门,皆须修持功深,亲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净土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从初始到最终的法门。因为如来所说的一代时教,种种法门,都必须修持功夫很深,亲自证到惑业净尽,情见俱空的地位,才可以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若惑业未尽,则生死轮回决定莫出,纵有修持,只得世福,及作未来得度之缘种而已。此系仗自力以了生死者之难也。

如果惑业没有除尽,那么生死轮回决定不能出离。纵然有一定的修持,只能感得世间福报,以及作为未来得度的因缘种子而已。这是依仗自力来了生死的困难所在。

净土法门,则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故于临命终时,即得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也。

净土法门,是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实行伦理纲常,恪守竭尽自己的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自己的深信切愿,感得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感应道交,所以在临命终时,就得以蒙佛慈力,阿弥陀佛亲自垂手接引,往生西方了。

固无论惑业之有无,功夫之浅深,但具真信切愿,虽罪业深重者,尚能出此三界,登彼九莲,况戒善齐修,定慧均等者乎。此系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故于一代时教法门之中,名为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仗自力法门并论也。

所以无论惑业的有无,功夫的浅深,只要具足真信切愿,虽然是罪业深重的人,尚且能够出离三界,登上九品莲台,何况是持戒行善一齐修持,定慧皆具的人呢?这完全是依仗佛力,又依仗自力而了生死,所以在一代时教的法门之中,名为特别法门,不能与通途依仗自力的法门来相提并论。

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故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以其为了生脱死之捷径,超凡入圣之妙法故也。

实在是由于这个法门,是以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作为众生的因地心,所以说众生因地念佛的心,每一念都成就佛觉果海,而未来成佛的果报源自当下念佛的因中,因果同时交互作用,不隔毫厘。因此,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因为这个法门,是了生脱死的捷径,超凡入圣的妙法的缘故啊!

溯自大教东来,庐山远公,创开莲社。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精修净业,咸得往生。自后代有高人,为之提倡,而天台,清凉,永明,大智等,其发挥阐扬,尤为不遗余力。由是莲风遍及中外,因兹出五浊以预海会者,又何可以算数譬喻而得知其数哉。

自从佛教东来,庐山慧远大师,开创莲社。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精修净业,全都得以往生。此后历代都有高僧大德,来加以提倡,而天台智者大师,清凉澄观国师,永明延寿大师,大智元照律师等祖师,他们发挥阐扬净土法门,尤为不遗余力。由此,莲宗之风遍及中外。因此而出离五浊恶世,预入莲池海会的人,又哪里可以用算数譬喻所能得知道他们的数目呢?

近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凡怀忧世之心,欲为救援者,莫不以归心佛法,提倡因果报应及戒杀护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志事。

近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凡是忧虑世道人心,想要加以救援的人,没有不是以归心佛法,提倡因果报应,以及戒杀护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作为志事。

傅裕斋居士,宿植德本,性行淳和,以职任商业,未知佛法。去岁访友至杭,夜宿常寂光兰若,闻众僧念佛声,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1],庆快之忱,非言可喻。因兹触动宿根,即欲与同志,随分随力修持此法。

傅裕斋居士,宿植德本,性行质朴温和,因为在商界任职,不知道佛法。去年,到杭州拜访朋友,夜晚借宿在常寂光兰若,听到众僧念佛的声音,如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庆幸喜悦的心,非语言可以比喻。因此触动宿世善根,就想要与志同道合的人,随分随力修持这个法门。

乃与丁甘仁,倪大椿,谭步韶,严子良,孙良臣,傅裕经,傅庭芳,沈晋镛,金益如,林双泉,陈载峰,庄海涛,李述初,吴祖昌,谭子临,谭石卿,谭海秋,谭竹馨,罗稚云,谢崇华,田玉树,傅梦弼,谭肇贵等商,拟于杭州西湖,建一精舍,以作现在随力修持,老来专心办道之所,佥(qiān)称曰善。

于是与丁甘仁,倪大椿,谭步韶,严子良,孙良臣,傅裕经,傅庭芳,沈晋镛,金益如,林双泉,陈载峰,庄海涛,李述初,吴祖昌,谭子临,谭石卿,谭海秋,谭竹馨,罗稚云,谢崇华,田玉树,傅梦弼,谭肇贵等商人,打算在杭州西湖,建造一座精舍,作为现在随力修持,老了专心办道的场所,大家都说好。

遂购地建筑,不二年而工竣,因名之为菩提精舍。其基地二亩六分七厘,共为两进。前为大殿,五间,中供西方三圣,旁供十八罗汉,以作念佛礼诵之所。后阁五间三层,上层三间,中供三圣尊像,旁供二十四人祖先牌位,以显会预莲池,常侍弥陀,即得亲证无量光寿之体用,不生不灭之佛性。

于是购置土地来建筑精舍,不到二年就竣工了,命名为菩提精舍。地基有二亩六分七厘,一共有两进。前面是大殿,有五间,中间供奉西方三圣,旁边供奉十八罗汉,作为念佛礼诵的场所。后面楼阁有五间三层,最上层的三间,中间供奉三圣尊像,旁边供二十四个人的祖先牌位,以显会预莲池,常侍弥陀,即得亲证无量光寿之体用,不生不灭之佛性。

其前后次序,悉以当人之年齿为准。两旁及中层,分装房间,以作诸人静修之所。下为客厅,旁作养心堂,以备高人杰士暂时憩息。

其中的前后次序,全都以每个人的年纪为准。两旁的房间以及中层,分别装修成房间,作为各人静修的场所。楼下为客厅,旁边作为养心堂,以备高人杰士暂时休息。

其宗旨大纲有五。一本精舍,原为社友各有职业,不能常住专修,因礼请真心办道之戒僧七位,常年修持,每日二时课诵,三时念佛,以为诸社友乘暇来此修持之向导。衣单食用,通归社友摊任。

精舍的宗旨大纲有五条。一:本精舍,原本是为了社友因各有职业,不能常住专修,而礼请真心办道的七位戒僧,常年修持,每天二时课诵,三时念佛,作为所有社友有空暇时来此修持的向导。僧众的衣单费用,通通归社友来分摊担任。

二本精舍,乃二十四人公同建立,公同经管,将来继管之权,每人只传一房,须择其性质与佛法相应者,其余子孙,概不过问,以免支派蕃(fán)衍,无处安居,及人各异见,或致纷争耳。

二:本精舍,是二十四人共同建立,共同经管,将来继承管理的权力,每个人只传一房子孙,必须选择禀性气质与佛法相应的后辈,其余的子孙,一概不得过问,以免子孙支派繁衍过多,无处安居,以及每个人意见不同,或许会发生纷争。

三本精舍,原为自修而设,与寺庙性质各别,不得应酬社外人经忏佛事,即逢年节,亦不任人烧香,唯社友或有祈祷,或有追荐,则无所碍。

三:本精舍,原本为自修而设立,与寺庙的性质不同,不得应酬社外人的经忏佛事,即使是逢年过节,也不能随任他人进来烧香,只有社友或有祈祷,或有追思超荐,则无所妨碍。

四本精舍,以专修净业清净持戒为主旨,荤酒不许入门,凡下棋打牌,以及与佛法相违之事,一概禁止,凡诸社友,各宜自勉。

四:本精舍,以专修净业,清净持戒为主要宗旨,荤酒不许入门,凡是下棋打牌,以及与佛法相违之事,一概禁止,凡是一切社友,应该各自勉励。

五本精舍,原为社友静修而设,其居住日期,随己心意,唯不得携带女眷,及小孩等,设或家眷欲来瞻礼,固无不可,但须即日便去,决不许女眷住宿,以期无妨清修,息世讥嫌,俾菩提二字,得以光大而扩充之,则为幸大矣。

五:本精舍,原本为社友静修而设立,在此处居住的日期,随社友自己的心意,只是不得携带女眷,以及小孩等,假设家眷想来瞻仰礼拜,也可以,但是必须当天就离去,决不许女眷住宿,以期望不要妨碍清修,止息世人讥嫌,使得“菩提”二字,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就很庆幸了。

综此僧俗修持功德,上祈各人历代祖宗,现生父母,消除无始恶业,增长殊胜善根,预莲池之海会,证本具之法身

综合僧俗修持的功德,上祈各人的历代祖宗,现生父母,消除无始恶业,增长殊胜善根,预入莲池海会,亲证本具之法身

又祈凡住此念佛诸师,及各社友,与诸眷属,三障冰消,五福云集,生入圣贤之域,没归极乐之邦。

又祈望凡是住在此处念佛的诸位法师,以及各位社友,与诸眷属,三障如坚冰消融,五福如祥云聚集。活着,进入圣贤的领域;死后,归入极乐莲邦。

又祈见者闻者,各各效行,共转凡心,以成圣智,则礼让兴而兵戈永息,忠恕起而物我同观。

又祈望见者闻者,各各效仿而行,共转凡夫之心,以成圣人之智,那么守礼谦让之风兴起而兵戈战乱永远止息,忠恕兴起而物我同等观待。

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唐虞盛世之风,便可见于今日。而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之语,悉得其实证焉。此诸居士创建精舍,题名菩提之本心也,因略述之。

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唐尧虞舜的盛世之风,就可以在今日见到了。而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人都可以作佛的这些话,就都可以得到真实的证明。这是诸位居士创建精舍,题名为“菩提”的本心,因此简略记述下来。

 

< 学习笔记 >

[1]沃心: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沃,灌溉滋养。◇《尚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敞开你的心扉,灌溉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