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潮阳佛教分会演说四

众生者,未悟之佛。佛者,已悟之众生。其心性本体,平等一如,无二无别。其苦乐受用,天地悬殊者,由称性顺修,背性逆修之所致也。其理甚深,不易宣说。欲不费词,姑以喻明。

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佛与众生的心性本体,平等一如,无二无别。然而他们的苦乐受用,却是天地悬殊。这是由于称合本性,随顺修德;或者背离本性,背逆修德所导致的。这个道理很深,不容易宣说。想要不浪费言词,姑且用比喻来说明。

诸佛致极修德,彻证性德。譬如大圆宝镜,其体是铜。知有光明,日事揩磨。施功不已,尘尽光发。

诸佛的修德圆满,彻证性德。譬如大圆宝镜,它的体质是铜。知道宝镜有光明,那么每天从事揩磨。不停地用功,尘垢除尽,光明就会显发。

高台卓竖,有形斯映。大而天地,小而尘毛,森罗万象,炳然齐现。正当万象齐现之时,而复空洞虚豁,了无一物。

高台竖立起来,有形像就会映现出来。大到天地,小如尘毛,森罗万象,清楚地一齐显现。正当万象齐现之时,而又空洞虚豁,没有一物。

诸佛之心,亦复如是。断尽烦恼惑业,圆彰智慧德相。尽来际以安住寂光,常享法乐。度九界以出离生死,同证涅槃。

诸佛的心,也是这样。断尽烦恼惑业,圆彰智慧德相。尽未来际,安住常寂光净土,常享清净法乐。度九法界众生,出离生死,同证涅槃。

众生全迷性德,毫无修德。譬如宝镜蒙尘,不但毫无光明,即铜体亦被锈遮,而不复现。众生之心,亦复如是。

众生完全迷失了性德,也丝毫没有修德。譬如宝镜蒙尘,不但丝毫没有光明,就是铜体,也被铜锈遮住,而不再显现。众生之心,也是这样。

若知即此铜体不现之废镜,具有照天照地之光明。从兹不肯废弃,日事揩磨。初则略露铜质,次则渐发光明。倘能极力尽磨,一旦尘垢净尽,自然遇形斯映,照天照地矣。然此光明,镜本自具,非从外来,非从磨得。然不磨则亦无由而得也。

如果知道,就是这个连铜体都不显露的废镜,本来就具有照天照地的光明。从此决不肯废弃,每天从事揩磨。最初,略微露出铜质,其次就渐渐显发光明。如果能够竭力揩磨,一旦尘垢完全被净除,自然遇到形像就能映现,照天照地了。然而这个光明,是宝镜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不是从揩磨得来的。然而不磨也没办法得到光明。

众生背尘合觉,返妄归真,亦复如是。渐断烦惑,渐增智慧。迨至功圆行满,则断无可断,证无可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神通智慧,功德相好,与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了无异致。然虽如是,但复本有,别无新得。若唯任性德,不起修德,则尽未来际,常受生死轮回之苦,永无复本还元之日矣。

众生背离六尘,合于觉性,返妄归真,也是这样。渐断烦惑,渐增智慧。等到功行圆满,就断无可断,证无可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神通智慧,功德相好,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二样。然而虽然如此,只是恢复了本有的光明,没有另外新得的光明。但是如果只是唯任性德,不起修德,那么尽未来际,常受生死轮回之苦,永远没有恢复本性,还归真心的日子了。

吾辈既为佛子,当行佛行。纵不能豁破无明,顿复性体,以直趣妙觉果海。岂可不圆发三心[1],笃修净业,以期断烦惑于此身,托心识于莲邦,为弥陀之弟子,作大士之良朋,安住寂灭,游泳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乎。

我们既然身为佛子,应当行佛所行。纵然不能豁然破除无明,顿时恢复自性本体,直趣妙觉果海。怎可不圆发三心,认真修学净业,以期望在此身断除烦惑,寄托心识在莲华之邦,成为阿弥陀佛的弟子,作大士的良朋,安住寂灭,游行诸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

倘不自奋勉,高推圣境,自处凡愚。畏半生修持之勤劳,甘永劫沉沦之酸楚。迷衣珠[2]而弗珍,登宝山而空归[3]。以具无量功德智慧神通相好之妙真如性,枉受无量生死轮回烦恼业果之幻妄极苦。岂非丧心病狂,恶升乐坠。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三世诸佛,称为可怜愍者。凡我同伦,各宜努力。

倘若不自我奋发勉励,高推那是圣人的境(域),自己甘心处于凡夫愚人的境地。畏惧半生修持的勤劳,甘心忍受永劫沉沦的辛酸痛楚。迷失了衣中的摩尼宝珠而不珍惜,登上宝山而空手回归。以具无量功德智慧,神通相好的妙真如性,冤枉地遭受无量生死轮回,烦恼业果的幻妄极苦。难道不是丧心病狂,厌恶上升,喜欢坠落。活着,是行肉走尸;死了,与草木共同腐烂。三世诸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凡我同辈,各自努力。

 

< 学习笔记 >

[1]三心:语出《观无量寿佛经》:“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1)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
(2)深心,深愿净土之心;
(3)回向发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

[2]迷衣珠:亦作“衣珠喻”。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记载,一位穷人得到亲友馈赠的无价宝珠,但因酒醉而不知宝珠被缝在衣服里,仍然四处奔走,勤力求索,稍微赚一点钱,就很满足。故事以“珠”喻大乘佛法,众生本具佛性却未能知悉,有大器却满足于小智之人,犹如衣内系宝珠而不自知。

[3]登宝山而空归:宝山,比喻佛法宝藏。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