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题明心见性之斋

宴晦清斋[1]竭力参,参透父母未生前。

隐迹居处于静室竭力地参究,参透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四大[2]五蕴[3]俱脱落,六根[4]七情[5]咸消蠲(juān)。

四大五蕴全体脱落,六根七情全体消陨。

烦惑净尽波澄海,真常显露日丽天。

烦惑全部净除,妄波平伏而为澄净大海。真常自性显露,太阳丽悬天空。

识心达本能如此,不负当人字养元。

认识自心,到达本源,能够如此,就不辜负人这个名号,称作养元。

 

< 学习笔记 >

[1]宴晦清斋:到一个静室里边清修吃斋;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安坐,内心屏除一切的杂念。宴,安稳地静坐。晦,处在一个没有吵杂的寂静处所。清斋,清净而无杂念,禅定现前。语出《楞严经》。“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佛教我谛观有为相(原来这个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要辞别佛去修行用功了。我在寂静中看见这些比丘烧沉水香供佛,香气很静地来到鼻子里边。)

[2]四大:亦作“四大种”。大,表示周遍于一切色法。种,表示能生一切色法。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且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
(1)地大,性坚实,能持住行二类,令不坠落;
(2)水大,性流湿,能摄性乖违事,令不离散;
(3)火大,性温燥,能熟不熟物类,令不朽败;
(4)风大,性轻动,能令诸物增长或复流引。

[3]五蕴:亦作“五阴”。佛教认为包括生命个体在内的世间一切事物皆由五蕴和合而成,除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精神现象。蕴,积聚,和合。
(1)色蕴,指物质,一切有形态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
(2)受蕴,指感受,通过感觉器官对一切人、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感受;
(3)想蕴,指想法、念头,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4)行蕴,指行动、造作,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5)识蕴,指意识、心的主宰,具有了知、分别功能,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功能的积聚。

[4]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5]七情:人的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