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题仙佛合宗处

仙佛殊宗作么合,一唯究心一固壳。长生到底有终尽,无生毕竟无灭没。若谓三教是一家,一家尊卑实彰灼。纵同个人一身躯,岂可混乱头与脚。

仙道与佛道,是两种不同的宗教,作什么“仙佛合宗”呢?一个唯要穷究自心,另一个只是要保养好这个色身躯壳。即使是真的长生不老,到底有一个终尽的时候,只有无生才毕竟没有灭亡。如果说儒释道三教是一家,一家之中,尊卑和高下实际上也是很明显的。纵然是同一个人的身躯,又哪里可以把头跟脚混乱呢?

须知生佛平等心,百千异道未彻觉。我佛释迦大觉尊,圆证此心独超卓。复愍法界诸众生,迷背此心同演若[1]

我们要知道众生与佛平等的这个心性,无量百千外道都未曾彻底觉悟。我佛释迦大觉世尊,因为圆满证得了这个心性,所以能够独然超卓于一切外道。又怜愍法界一切众生,迷惑违背这个真心如同演若达多。

随机广演众法门,多方解黏而去缚。或禅或教或律仪,毕竟总为者一著。若能当念离能所,月朗中天水归壑。

所以如来随众生根机,广演众多法门,从各个方面解开众生的粘着而去除系缚。或说禅宗,或宣教下,或说律仪,毕竟总归为了一个目的。如果能够当下一念契入“能所双亡”的境地,就如月亮朗悬中天,流水归于沟壑。

倘或根钝机未熟,当以净土为依托。如来彻底大悲心,深恐中下永轮落。说此不可思议法,直同阿伽陀妙药。

倘若是根机陋劣的众生,或是机缘没有成熟,就应当以净土作为依托。如来以彻底的大悲心,深恐中下根的众生,永远轮回堕落。所以宣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如同阿伽陀妙药,万病总治。

生信发愿持佛名,唯求临终生极乐。如子忆母无间断,感应道交难测度。蒙佛接引得往生,永谢生死苦海恶。见佛闻法悟无生,圆明五眼绝翳膜。

只要我们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只求临终往生极乐。如同儿子忆念母亲,无有间断。感应道交,实在难以测度。蒙佛接引,得以往生;永谢生死苦海的恶业。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圆明五眼,去除一切遮蔽和障碍。

承佛慈力己愿轮,回入娑婆度五浊。普令无尽诸含识,复本心源俱成佛。此是超格大丈夫,自利利他真作略。

承佛慈力,以及自己的愿轮,回入娑婆,度化五浊众生。普令无尽的一切众生,恢复本来心源,共成佛道。这才是卓越杰出的大丈夫,自利利他的真作为。

一法普摄一切法,约即是博博即约。佛法广大无边际,世间毫善皆包括。唯有长生炼丹法,绝无一言教人学。

一法普摄一切法,简约即是广博,广博即是简约。佛法广大,无边无际,世间无论多小的善法都包括在其中。唯有长生炼丹法,佛法中绝对没有一个字教人学习。

试观天觉护法论,批判直截词理廓。岂是儒者偏佞佛,唯善是崇无适莫。仙佛合宗一部书,邪人毁佛妄穿凿。曲引佛法证丹法,鸩毒甘露贮一钵。

试看看宋朝张商英的《护法论》,批判直截,言词义理廓然明白。哪里是儒者偏心谄媚佛法呢?只要是善法就尊崇,没有亲疏厚薄。《仙佛合宗》这一部书,是邪人毁谤佛法,错妄穿凿附会。曲引佛法来证明炼丹法,将鸩毒与甘露装在同一个钵中。

慧命魔经[2]亦如是,阅之令人正眼矐(huò)。斯等尚非老子徒,道德体统全剥削。况复如来最上乘,何能解了生恭恪。妄以己意巧诬谤,盲引盲众赴火镬(huò)。

《慧命经》这一部宣扬魔说的伪经也是如此,读后令人瞎正法眼。这些人,尚且不是老子的徒众,道德体统全都没有了。何况是对于如来最上乘法,又如何能够明了而生起恭敬谨慎之心。错妄以自己的私意,巧妙地诬谤。一盲引众盲,相赴入火坑。

安得常有大力人,普为斯世振木铎[3]。令出邪途归觉路,各各身心得解脱。若谓吾言不足听,一任升天并化鹤。

怎样才能够常有大能力的高人,普为这个末法之世振动木铃法音。令众生出离邪途,归于觉路,各各身心得到解脱。如果说我的言语不值得听取,任凭你们升天并成仙。

君看世间有智人,谁用摩尼[4]弹黄雀。往劫若种真善根,决不负此一络索。把手相牵行不得,肯否凭君自斟酌。

你看看世间有智之人,谁用摩尼宝珠去弹打黄雀。往劫如果种下了真善根,就一定不会辜负我在这里的一番啰嗦。把手相牵入于正道,走还是不走,肯听与否,凭您自行斟酌。

 

< 学习笔记 >

[1]演若:指演若达多,借指不理解真实而追求幻想。《楞严经・卷四》记载,演若达多是印度室罗城中之人。一日在镜中看到自己的脸,越看越喜爱。突然觉得自己的头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呢,于是就以为自己是鬼魅,吓得发狂乱跑,四处寻头。是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嗔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
 《楞严经・卷四》原文:“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2]慧命魔经:(清)柳华阳《慧命经》。论述人体内丹修炼的要旨。文钞中多次斥责该经为魔说。

[3]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4]摩尼: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涅槃经・卷九》:“摩尼珠,投于濁水,水即为清。”◇《弥陀疏鈔》:“明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皆以宝珠喻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