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发隐颂并序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事。纵有知者,亦不敢出诸口。以是之故,老吾老,幼吾幼,均不得究竟之道,况人老人幼乎哉。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从儒家真学失传后,儒者都以破斥因果轮回作为抱负。纵然有知道因果事理的,也不敢说出口。由于这个缘故,孝养自己的父母,教养自己的子女,都得不到究竟的方法(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何况推及他人的父母、子女呢?

所谓老老,在于以道自淑,养亲之志,谕亲于道。否则纵能奉养唯谨,不能令亲身心究竟安乐,皆不得名为真老吾老。

所谓老吾老(孝养父母),是要修行解脱法门,不断完善自己,不仅奉养父母的身体,还要培养父母的心志,用脱离轮回的道理来劝导父母。否则即使能够把父母奉养得很周到,但是由于不能使父母的身心究竟得到安乐,所以都不能称为真正的老吾老。

此语且置,姑论幼幼。幼幼在于以身作则,蒙以养正,一言一行,毋许越规。必期于为贤为善,有益于国家,无害于社会而后已。

老吾老这些话暂且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谈一谈幼吾幼(教养子女)。幼吾幼,在于以身作则,在启蒙时就要培养子女正确的道德观念,一言一行,都不许违背道德规范。一定要把子女培养成贤人、善人,使他有益于国家、无害于社会,才算达到目的。

否则纵令不惜资财,供给学费,学业大成,而不以道义是务,皆不得名为真幼吾幼。吾幼尚不能真实是幼,况旁人世人之幼,又何能容心于其间哉。

否则即使不惜资财,供给学费,学业大有成就,但是由于子女的人生观没有建立起道德和正义这个核心,所以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幼吾幼。自己的子女尚且不能做到真实地教养,更何况别人、世人的子女,又怎么能放在心上呢?

近来世道荒乱,民不聊生,几多无父无母之孤儿,无衣无食,将成饿殍(piǎo)。纵不饿死,由无教育,必难成就正器。不为顽民,必为败类。

近来世道荒乱,民不聊生,多少无父无母的孤儿,无衣无食,将要成为饿死之人。即使不被饿死,但是由于没有受到教育,也必定很难成为正器。不是成为顽民,就是必成败类。

关絅之等诸大善士,热心公益,念孤儿之困苦,特于前年,借闸北宝莲寺,立一佛教慈幼院。现以人多屋少,添建若干间,已经落成,将印纪念特刊,命光略叙大致。爰(yuán)为颂曰。

关絅之等诸大善士,热心公益慈善,悯念孤儿的困苦,特地在前年,借上海闸北的宝莲寺,建立了一所佛教慈幼院。现在因为人多屋少,又增建了几间房屋,已经落成了,将要印发纪念特刊,让我略叙大致情形。于是为之写颂曰:

济济孤儿,头角峥嵘,若不救济,将无由生。
既得教育,正器必成,或为工商,或读或耕。
为贤为善,嘉会其亨,恪守道义,虽贱亦荣。
何况不少,出格俊英,是知慈幼,利益深宏。
子舆之言,实具深思,唯愿仁人,同怀慈悲。
院屋虽成,常需不资,各为输将,以助成之。
幼人之幼,己幼必奇,贤善相继,为世型仪。
利人自利,因果如斯,勿或不信,佛语不欺。

众多的孤儿,都是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如果不行救济,他们就无法生存。
既已得到了教育,必能成为正器。或者做工经商,或者读书耕种。
成为贤人,成为善人,聚会一处,前程亨通。恭谨遵守道德仁义,虽然身份卑贱,也很光荣。
何况还有不少人,成为杰出的才俊精英。因此知道创办慈幼院,利益广大宏深。
孟子的话,实在要深思。惟愿仁德的人,共同怀有慈悲之心。
慈幼院的新屋虽然落成,但日常所需还很匮乏。每个人都来捐献一些,来帮助成就此事。
教育抚养他人的小孩,自己的小孩必然出类拔萃。贤善后代相继而来,成为世人的典范榜样。
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因果就是如此。不要不相信,佛语不会欺骗我们。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