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石印[1]闺范缘起序

(民国十七)

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圣人以男女正位(正位者,素位而行,敦伦尽分之谓也),建立伦纪。

天地以阴阳二气,化育生养万物;圣人以男女正位(正位,就是素位而行,即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并努力做好应当做的事情,敦伦尽分的意思),建立伦常纲纪。

天地之大,人莫能名。而人生其间,蕞(zuì)尔[2]七尺,其与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者,以其能敦伦尽分,继往开来,参赞化育[3],不致天地徒有生物之功,此所以人为万物之灵,而独得至极尊贵之名称也。倘不本道义,唯以饮食男女之欲是骋[4],则与禽兽何择焉。

天地的广大,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人生在天地之间,小小的七尺之身,却能与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是因为人能够敦笃伦常、恪尽己分,继往圣、开来学,协助天地的化育,不致天地徒有生养万物的功用。这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而独得至极尊贵名称的原因啊!如果不遵循道义,只以饮食男女的欲望来纵情放肆,那么人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已极。一班无知之民,被外界邪说之所蛊惑,竞倡废经废伦,直欲使举世之人,与禽兽了无有异而后已。其祸之烈,可谓极矣。

近来的世道人心,已经陷溺到了极点。一班无知的民众,被外界邪说所蛊惑,竞相提倡废儒经、废伦常,简直就想使全天下的人,都变得与禽兽完全没有差异而后才肯罢休。此等灾祸的惨烈,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推原其故,皆由家庭失教,并不知因果报应之所致也。使其人自受生以来,日受贤父母之善教,并知祸福吉凶,自为影响,不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以势胁之,令从彼邪说,否则必死,亦当以得尽伦而死为幸,决不致畏死而苟从也。

推究其中的缘故,都是由于在家庭中失去了教导,以及不知道因果报应所导致的。假使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每天都受到贤父、贤母的善教,并且知道祸福吉凶,如同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即使以威势胁迫他,令他顺从那些邪说,否则必死,他也必当会以能够恪尽伦常而死作为荣幸,决定不致怕死而苟且顺从啊!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天下治乱之本,在于匹夫匹妇之能尽伦尽分与否。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固一切匹夫匹妇之天职,非独指有爵位者而言也。

天下得不到治理,平民百姓都有责任。天下治乱的根本,在于平民百姓能不能恪尽伦常和本分。所以说:天下的根本在国家,国家的根本在家庭,家庭的根本在自身。这本就是一切平民百姓的职责,而非仅仅针对有官位的人来说的。

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资于母者独多。居胎则禀其气,幼时则习其仪。其母果贤,所生儿女,断不至于不肖。譬如镕金铸器,视其模,即可知其器之良否(pǐ),岂待出模方始知之哉。

而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最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性情,禀承于母亲的最多。在母胎时,就禀受母亲的气质;幼小时,就学习母亲的仪范。母亲果真贤德的话,所生的儿女,绝对不至于不成才。譬如熔金铸器,看它的模具,就可以知道所铸器物的好坏,哪里还要等到从模具中取出后,方才知道呢?

国家人才,皆在家庭,倘人各注重家庭教育,则不数十年,贤人蔚起。人心既转,天心自顺,时和年丰,民康物阜,唐虞大同之风,庶可见于今日。是以忧世之士,莫不以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据。

国家的人才,都在家庭之中,倘若每个人都注重家庭教育,那么用不了几十年,贤人就会蔚然兴起。人心既然转变了,天心自然平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康、物产丰富,唐尧虞舜太平盛世的大同之风,差不多就可以在今日见到了。所以忧患世事的人,没有不以提倡因果报应,以及家庭教育,作为挽回世道人心的依据。

然欲提倡,须有所资。闺范四卷,乃明吕叔简先生,辑于万历十八年庚寅岁,由是风行海内,各处刻行。近已失传,人无知者。周业勤得之故书肆中,持之以示魏梅荪。

然而想要提倡,必须有所依凭。《闺范》四卷,是明朝吕叔简先生,编辑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年(1590),由此而风行海内,各处刻行。近来已经失传了,无人知道。周业勤从旧书店中得到,拿来给魏梅荪看。

梅荪见其卷一,节录四书五经,及诸传记训女之嘉言。二三四卷,备载贤女,贤妇,贤母之善行。而传前有图,传后有评。俾人触目兴感,群起景行。洵足以镇坤维而资治道,翼家教而辅母仪,不胜欣赏。

魏梅荪见到其中的卷一,节录四书五经,以及诸多传记中训导女子的嘉言。二、三、四卷,详细记载了贤女、贤妇、贤母的善行。而传前有图画,传后面有评论。使人看了而生起感触,群起而景仰效法。实在足以镇住妇女界而帮助治理国家,帮助家庭教育而辅助母仪,真是非常地令人欣赏啊!

李耆卿闻之,以其夫人在日,拟流通淑闺善书而未果,遂自任五百部,以成其志,祈余为序。

李耆卿居士听到之后,因为他的夫人在生之时,打算流通教育闺门的善书而未能满愿,于是自己任印了五百部,来完成她的遗志,请我来写序。

余惟此书一出,必有具英烈天姿之淑媛,蔚然兴起,以期尽己分而完天职。上追二妃[5]三太[6],于日用伦常中,调理赞襄(xiāng)[7],钧陶[8]化育。

我想这本书一出来,必定有具备英烈天姿的淑女名媛,蔚然兴起,以期竭尽自己的本分而完成天职。向上追寻皇娥、女英二妃,太姜、太任、太姒(sì)三太的淑德懿行,在日用伦理纲常中,调理协助丈夫(即相夫),造就教化培育儿女(即教子)。

俾丈夫儿女,皆成贤善,以臻至治。其为功德,何能名焉。因推原其致,而为之序。

使得丈夫儿女,全都成为贤善之人,以实现国家的安定昌盛。这个功德,如何能用言语来表达呢?因此从本原上推究其中的大致,而为之写序。

 

< 学习笔记 >

[1]石印: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一种平版印刷的方法。

[2]蕞尔:形容很小的样子,多指地区。

[3]参赞化育: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参与和调节。参赞,协助谋划。化育,教化培育。◇《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就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了。)

[4]骋:放任,放纵。

[5]二妃: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同嫁舜帝为妻。舜父顽、母嚚、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

[6]三太:周朝三大贤母,合称“三太”。后世“太太”称谓即由此而来。
(1)太姜,姬亶(dǎn)之妻,周文王之祖母,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姬亶,公亶父,上古周氏族的领袖。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为“周太王”。
(2)太任,季历之妻,周文王之母。
(3)太姒(sì),周文王之妻,生武王、周公。

[7]赞襄:辅助,协助。

[8]钧陶: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钧,制陶器时,模子下面的转轮。(古人制作陶器时,依靠转轮的转动,使陶器的壁厚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