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张曙蕉居士书七

接手书,似深知其病。然以文字习气太深,虽自知而实不能痛改,则毕生终是一诗文匠。其佛法真实利益,皆由此习气隔之远之。故佛以世智辩聪,列于八难,其警之也深矣。

接到信,似乎你已深知这种毛病。然而因为文字习气太深,虽然自己知道,可是却实在不能痛改前非,这样一生最终就只能是一个诗文工匠。对于佛法的真实利益,都由于这种习气被阻隔而远离了。所以佛将世智辩聪,列在八难之中,这样的警诫是非常深刻的啊!

读永明宗镜录诗,声韵铿锵,非夙有慧根者不能,然亦是修道者之障。以此种言句,皆系卜度而成,非真得道人随口吐出者可比。

《读永明宗镜录诗》,声韵节奏铿锵有致,不是宿世有慧根的人,不能写出来,然而这也是修道之人的障碍。因为这种言句,都是卜度思量而成,并不能与真实得道之人随口说出的话相提并论。

居士欲死作诗文之偷心,现在人无能为此种决裂开示,今引一古事以作殷鉴,则诗文匠即可为担荷如来慧命之龙象,而永为闺阃母仪,女流师范于无既也。

居士想要死尽写诗文的偷心,现在的人没有能力为这种决裂作开示,现今引一件古人的事来作为借鉴,那么诗文工匠就可以成为担荷如来慧命的法门龙象,而且永远成为闺门典范、为母仪则、女子榜样啊!

其事在普陀山志,妙峰大师传中,清凉峨嵋二志亦载之。以此大师于三山均有因缘,故不厌其详。

这件事在《普陀山志・妙峰大师传》中,清凉、峨嵋二部山志中也有记载。因为这位大师对于这三座名山都有因缘,所以不厌其详,多处记载。

此师乃叔季不多见之人,其得益在山阴王寄鞋底于关中,遂得大彻大悟,不复以诗偈为事矣。

这位大师是末法时代不可多见的人,他在闭关期间得益于山阴王寄鞋底给他,于是得以大彻大悟,不再以写诗作偈为事务了。

【附录妙峰大师传以资参考】
明妙峰名福登,山西平阳人。姓续氏,春秋续鞠居之裔。生秉奇姿,唇掀齿露,鼻昂喉结。七岁失恃怙,为里人牧羊。

明朝妙峰大师,名福登,山西平阳人。俗姓续,是春秋时期续鞠居的后裔。生来就具有奇异的相貌,嘴唇裂开,露出牙齿,鼻孔朝天,喉结突出。七岁时失去父母,为乡里人放羊。

十二岁投近寺僧出家,僧待之虐,逃至蒲阪,行乞于市,夜宿文昌阁。阁系山阴王建,请万固寺朗公居之。

十二岁时,投离家较近的寺僧出家,僧人虐待他,他逃到山西蒲坂,在街市中行乞,夜晚睡在文昌阁。文昌阁是山阴王所建,请万固寺的朗公居住。

一日山阴王见之,谓朗公曰,此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必成大器,当收为徒,善视之。

一天,山阴王看见他,对朗公说:“这个孩子五官都露出来,但是神气凝定、骨格奇坚,他日必成大器,应当收他为徒,好好对待他。”

未几地大震,民居尽塌,登压其下无所伤。王益奇之。乃修中条山栖岩兰若,令登闭关,专修禅观,日夜鹄立者三年。

不久,发生大地震,居民的房屋全都崩塌,福登法师被压在废墟下,一点都没有受伤。山阴王更加觉得奇异。于是修建中条山的栖岩兰若,令福登法师闭关,专修禅观,日夜如鹄一样矗立有三年之久。

入关未久,即有悟处,作偈呈王,王曰此子见处已如此,若不挫之,后必发狂。遂取敝履割底,书一偈云(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封而寄之,登接得礼佛,以线系项,自此绝无一言矣。

进入关房不久,就有所悟,作偈颂呈给山阴王。山阴王说:“这个孩子的见地已经如此,如果不给他点挫折,以后必定发狂。”于是取来旧鞋,割下鞋底,写了一首偈说(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封好了寄给他,福登接到后,礼佛,将鞋底用线绑好,挂在脖子上,从此以后,就再不说一句话了。

三年关满,往见王,则本分事明,具大人相。(节录清凉山志妙峰大师传)

三年的闭关圆满,前去见山阴王,就已经是对自家本分事明明了了(明心见性),具大人之相了。(节录《清凉山志・妙峰大师传》)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