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王砚生居士书一

手书备悉。光一粥饭僧,何可如是过誉。乩坛一事,光向不阐扬。以其中所说,多皆冒名,非一一皆真仙降临,况佛乎。

来信尽知。我是个只会吃饭的僧人,怎么能被如此过分地赞誉。乩坛这件事,我一向不宣扬。因为其中所说,大多都是冒名的,并非一一都是真仙降临,何况是佛呢?

此次观音所说之文,亦属冒名。忆此文当是旧文而录示之,否则何以文词每有词不达意之处。至其所说,亦多散漫,不甚显豁指其出要。

这次乩坛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乩文,也属于冒名。回忆这篇乩文,应当是旧文录示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文词常有词不达意的地方。至于其中所说的,也大多内容散漫,不是很显明豁达地指出出离的要道。

光固不敢自作聪明,以诸位将以为观音所说,或致贻人讥诮。因稍为笔削,比前较顺畅点,切勿指明光为笔削也。

我固然不敢自作聪明,因为诸位将要认为这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或许导致让人讥笑。因此稍为修改,比以前的文字稍微顺畅一点,千万不要指明这是我修改的。

邱公之生净土,来此间固无可疑。以执经文不会经意,遂成大疑。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

邱公往生净土,又来到娑婆世界,固然没什么可怀疑的。但(诸位)执著经文,不领会经意,于是就成了很大的疑问。娑婆世界的一大劫,是极乐世界的一昼夜,这是显示极乐世界的时间罢了。

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约此方之时期言之。何以知之,此方利根,或钝根诚恳至极之人,即能数十日或数年,或大彻大悟及亲证三昧。岂往生西方,住于佛菩萨不思议神通威德所常加被之胜妙境界中,其得益比此方更迟得日劫相倍乎。

至于说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这都是就娑婆世界的时间来说的。为什么能知道呢?娑婆世界利根,或者钝根诚恳到极点的人,就能在数十天或数年,或大彻大悟以及亲证三昧。难道往生西方,住在佛菩萨不可思议神通威德所常加被的胜妙境界中,他们所得的利益却比在娑婆世界更迟,迟得就像一天与一劫的差距倍数吗?

此事此理,岂待智者方知乎。以诸位不善会意,颠倒说话,故有此失。况时劫不定,佛菩萨神通道力,能促长劫为一念,能延一念为长劫乎。

这件事情、这个道理,哪里需要等待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呢?因为诸位不善于领会文意,说话颠倒,所以有这种过失。何况时间劫数不固定,佛菩萨的神通道力,能够促使长劫为一念,能够延长一念为长劫呢?

执定五年不当来此,是执经文而悖经义也。得光此一说,群疑自释。况始往生即来报示者,皆承弥陀威神,欲藉此以开导迷蒙,实非自力专擅者可比也。计公即时生西,不逾时回报,皆属此义。

执定五年不应当来娑婆世界,这是执著经文而违悖经义啊!经我这么一说,群疑自然就消除了。何况刚刚往生,就来回报示现的人,都是承阿弥陀佛的威神之力,想要藉此来开导迷蒙众生,绝对不是专行自力的人能够相比的。考虑邱公当下往生西方,不一会儿就来回报,都属于这个义理。

所云须陀洹七生天上,七反人间,乃误以此间之须陀洹,论极乐之须陀洹。其错谬误人,实非小可。以彼国虽有此种小乘名字,实皆已了生死入菩萨乘。不过暂以所证者立此名耳。

所说的须陀洹七生天上,七返人间,这是错误地将娑婆世界的须陀洹,与极乐世界的须陀洹相论。这样的错谬误导他人,实在非同小可。因为极乐国土虽然有这种小乘圣者的名字,但实际都已经了生死,入于菩萨乘了。不过暂时以所证的位次来立这个名字罢了。

诸位直以此之须陀洹而论,则是西方极乐世界,尚未了生死,仍旧轮回矣。何不体两土实理实事,而妄生此种谬论,不惧违经误人之如是。现在人通通皆当恪修净业,方有实益可得。若学口头禅,则虽是善因,定招恶果。

诸位直接以娑婆世界的须陀洹来论说,就是指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了生死,仍旧轮回了。为何不体悟(极乐、娑婆)两土的实理实事,而妄生这种谬论,不怕违背经义、误导他人到了如此地步。现在的人通通都应当恭敬谨慎地修持净业,才有真实利益可得。如果学口头禅,那么尽管是善因,一定会招来恶果。

现今世道,坏至其极。若欲挽回,必须提倡因果报应,又须注重教女。以女若失教,则不唯不能相夫教子以成德,反相夫教子以为恶。此吾国荒乱之根本也。舍此二法,欲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虽佛菩萨圣贤同出于世,皆无实益可得。况今人之狂悖主见乎。

现今的世道,坏乱到了极点。如果想要挽回,必须要提倡因果报应,另外必须注重教育女儿。因为女儿如果失于教导,那么不仅不能相夫教子,来成就他们的德业,反而相夫教子成为恶人。这是我国荒乱的根本原因啊!舍弃这二种方法,想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即使是佛菩萨圣贤一同出现于世间,都没有实际利益可得。何况现在人狂妄悖逆的主见呢?

诸位既奉乩,则便与修净业之宗旨不合。然诸位尚明理,较彼余奉乩者尚高一筹,以故为诸位寄书,倘肯详阅,或可备知其中所以。

诸位既然信奉扶乩,那么就与修习净业的宗旨不符合。然而诸位还明白道理,比起其他信奉扶乩的人还高一筹,所以为诸位寄书,倘若肯详细阅读,或许可以详细知道其中的所以然。

光冗烦之极,以后不得常如此络索来问。但详看文钞等,则无疑不释矣。余详文钞,此不备书。

我繁忙到了极点,以后不得常常如此啰嗦地来问。只要详看《文钞》等书,就没有疑惑不能消除了。其余详看《文钞》,此处不再多说。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