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郑慧还居士书三

接手书(光大约十月底回山,以后寄书,系明道师代理)。并银一百八十元,并前之二十元,正二百元,无讹。嘉言录尚未印(大约十一二月即可寄来),弥陀经注,尚未钉出,待出随时陆续以寄。

接到信(我大约十月底回普陀山,以后寄书,是明道师代理),还有一百八十银元,以及上次的二十元,正好二百元,无误。《嘉言录》还没有印(大约十一二月就可寄来),《弥陀经注》,还没有装钉好,等到印出后就随时陆续寄给你。

兹寄学佛浅说五百本,寿康宝鉴五百本,其书价邮费,另开一纸,祈为察阅。文钞现已不多,寄四包,共十二部。又寄感应篇直讲一包(又加寄学佛浅说五包,冀令贫人同得瞻视,此亦结缘,不计费),此五包不计费。

现在寄《学佛浅说》五百本,《寿康宝鉴》五百本,这些书的价格、邮费,另外开在一张纸上,请察阅。《文钞》现在已经不多了,寄四包,共十二部。另寄《感应篇直讲》一包(又加寄《学佛浅说》五包,希望令贫穷的人一同得以观看,这也是结缘,不计在书费内),这五包不计费。

令友前所说,乃木刻办法,非光不以为然,以排印每次一万,若最初附名于中,即少数亦无不可。若以后加入,则无法可设。

你朋友上次所说的,是木刻的办法,并非我认为不好,因为排印每次都是一万本,如果最初在书中附上功德芳名,即使少量也不是不可以。但若以后再加入,就没有办法了。

然做功德人,但取于世于人有益,固不计及有名无名。即有其名,人孰相悉。若有益于人,则天地鬼神咸知。

然而做功德的人,只取对于世道、对于他人有益,本来就不计较有名无名。即使有他的名字,又有谁知道。如果有益于他人,那么天地鬼神全都知道。

阁下为贫民计,可谓大慈普覆。然须为彼说因果罪福,俾彼同皆得以不愧人道,则将来成立家业,必能与子孙同归贤善,则其拯济也大矣。(十月十一日灯下)

阁下为贫民考虑,可以说是大慈悲心普覆。然而必须为他们讲说因果罪福,使他们共同都能无愧于做人之道,那么将来成立家业,必定能与子孙们同归贤善,那么这样的拯救济度也就大了。(十月十一日灯下)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