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慧海居士书一

手书备悉。但以香期冗繁,不能即复。文钞前日已请上海太平寺帐房令寄百部。若书已垂罄,则可减半,悉挂号,彼当即寄矣。滨江若好读者多,光到上海,当再寄百部,以期结缘。其款皆不须寄。但能任观音菩萨颂,则无愿不周矣。

来信尽知。因为香期琐事繁忙,不能立刻回复。《文钞》,前天已经请上海太平寺的帐房寄给你一百部。如果书已经将要送完,就只能减半邮寄,全都挂号,他们当会马上寄给你。哈尔滨那个地方,如果喜欢读《文钞》的人多,我到上海后,当会再寄一百部,以期结缘。这些钱款都不须要寄来。只要能够任资印《观音菩萨颂》,就无愿不周全了。

眷属之向化,亦当以渐。久之自可不知不觉与之俱化。但看自己心之诚否。诚则无有不感格者。若自己尚是空套子,假场面,则便无感化力。而反招诽谤之辱矣。

眷属的信仰归向化导,也应当渐渐熏染。久而久之,自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们俱化。只看自己的心诚不诚。心诚就没有不感格的。如果自己还是做空套子、假场面,那么就没有感化他人的力量。反而会招来诽谤的羞辱。

世出世法,皆以身为本。平常信札,但取认识即已,何须求工,以致引歉也。一切善事,皆愿随喜,实为大菩提心。待后暇时,详陈法云寺慈幼院之因缘,祈为随心赞助也。

世间、出世间法,都以自身实践为根本。平常的书信,只要能认识就可以了,何必要求工整,以致引以为歉。一切善事,都愿意随喜,实在是大菩提心。等到以后有空的时候,详细陈述法云寺慈幼院的因缘,请为此随心赞助。

文钞中有此二事之疏,可以意知。此事非光所倡,而魏梅荪(梅荪前清翰林,民国隐居不出,可知其概)等拉光于中,以助闹热耳。

《文钞》中有这二件事的疏文,可以知道缘由。这些事不是我提倡的,而是魏梅荪(魏梅荪是前清的翰林,民国时隐居不出,可知其大概)等人拉我参与其中,来助热闹罢了。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