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某居士书

念佛之人,先要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后遍阅经论,皆足以为发明净土之义,与切修净土之行。若不知净土之所以然,则一经研穷经教,便以经教之义理为高深,以净土之义理为浅近。而正助倒置,或将净土置之脑后。则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

念佛之人,先要懂得净土法门的所以然。然后周遍阅读经论,都足以成为阐发显明净土法门的义理,与切实修习净土的行持。如果不知道净土法门的所以然,那么一经研究经教,便认为经教的义理高深,认为净土的义理浅近。因而正行、助行倒置,或将净土法门置之脑后。那么就只能种下未来得度的利益,决定难以现生就了生死,参预到莲池海会的诸上善人中。

念佛不昏即散,是以泛泛悠悠之心了事之现象。若能如堕水火,遇盗贼,以急求救援之心念,自无此种毛病。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念佛不是昏沉就是散乱,这是以泛泛悠悠的心来行事的现象。如果能够如同堕入水火、遇到盗贼时,用急切祈求救援的心来念佛,自然就没有这种毛病。应该分成几个时段,某时段研究,某时段持诵佛号。研究不能超过限定的时间。否则,越研究越觉得有滋味,就整天研究。不但妨碍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此受伤。这就是所说的:嫌弃简单容易反而去追求困难,弄巧成拙太可怜啊!

现今人心坏极,外面行走,纵无有祸,亦甚危险。汝若能知此意,则念佛之心自切,研教之心自淡。何以故,以在患难中,不暇撄心于知见之解路也。又宜常以此诫儿女媳妇,令彼各各每日念佛及观音。果能全家悉生惊惧,志诚念佛及观音名,当不至罹祸。否则,欲永无祸,诚难可必。

现今的人心坏到极点,在外行走,纵然没有灾祸,也很是危险。你如果能够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念佛之心自然恳切,研究教理的心自然淡泊。为什么呢?因为身在患难之中,没有时间被知见的解路扰乱心神。还应该常常以此告诫儿女、媳妇,令她们各各每天念佛及念观世音菩萨。果真能够全家都生惊恐畏惧,志诚念佛及观世音菩萨名号,应当不至于遭遇灾祸。否则,想要永远没有灾祸,实在很难说一定不会有。

教儿一事,关系极大。教女比教子更加要紧。以女若贤,在家则可令兄弟姊妹相观而善。出嫁则相夫教子有法,俾夫与儿女皆为贤善。若女子失教,其祸有不可尽言者。

教育儿子这件事,关系极大。教导女儿比教导儿子更加要紧。因为女儿如果贤惠,在家中就可令兄弟姐妹相互观摩学习而向善。出嫁后,就相夫教子有法度,使丈夫与儿女都成为贤善之人。如果女子失去教导,这种祸害就说不能尽了。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