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流通序

如来一代所说诸法,举其大宗,其名有五。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此五宗者,悉皆显示佛之身口意三业,戒定慧三学,与夫一切三昧万德。固无可轩轾抑扬,拣择取舍者。然在学者修习,当详审与自己根性相契之法而修。一门深入,较为省力。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诸法,列举其中的主要宗派,名有五种。就是律宗、教宗、禅宗、密宗、净土宗。这五宗,全都显示佛的身口意三业,戒定慧三学,与一切三昧万德。原本就没有高低优劣,抑扬褒贬,拣择取舍的。然而对于学人的修习,应当详审与自己根性相契的法门来修持。一门深入,比较省力。

而此五宗,无不以律为根本,净为归宿。此在佛世已然,况今末法时代乎。以净土法门,彻上彻下,三根普被,凡圣同归。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罪人,亦可预入其中。

而这五宗,无不是以戒律为根本,净土为归宿的。这种情况在佛住世时已然如此,何况现今的末法时代呢?因为净土法门,贯通上下,普被三根,凡圣同归。向上来说,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净土法门之外。向下来说,五逆十恶的罪人也可参与净土法门之中。

良由一切法门,皆仗自力。非到业尽情空,不能了生脱死。净土法门,兼仗佛力。若具真信切愿,即可带业往生。二法相较,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

实在是由于一切法门,全都依仗自力。不到业尽情空,不能了生脱死。而净土法门,兼仗佛力。如果具足真信切愿,就可带业往生。二种方法相较,其困难、容易何止天渊悬殊。

溯此法之缘起,实在华严一经。以未详示弥陀因行果德,净土殊胜庄严,行人修因证果,故致人多忽之,不肯提倡。

追溯净土法门的缘起,其实是在《华严经》中。因为没有详细显示阿弥陀佛的因行果德,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修行人的修因证果,所以导致人们大多忽视净土法门,不肯提倡。

如来初成正觉,与华藏世界海诸大菩萨,互相酬倡,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诸因果法。其预会者,乃已破无明,证法性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往昔如来初成正觉,与华藏世界海中的诸大菩萨,互相酬答倡合,宣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诸因果法。其中参与大会的圣者,是已经破无明,证法性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位的法身大士。

法门虽说十信,然以信位未破无明,未证法性,不能预会。况凡夫二乘乎哉。及至末会入法界品,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最初于德云比丘处,闻念佛法门,即证初住,是为法身大士。

法门虽然说有十信位,然而因为信位的菩萨,还没有破无明,还未证得法性,不能参预法会。何况是凡夫、二乘人呢?直到最后一会《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以十信后心位(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再破一品无明,就进入初住位,成为法身大士),受文殊菩萨教导,周遍参访善知识。最初在德云比丘那里,听闻到念佛法门,随即证入初住位,成为法身大士。

自此遍参诸知识,各有所证。末至普贤菩萨处,蒙普贤开示,及威神加被之力。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

从此,遍参诸位善知识,各有所证。最后到了普贤菩萨处,蒙普贤菩萨开示,以及威神加被之力。所证的境界与普贤菩萨相等,与诸佛齐等,成为等觉菩萨。

普贤乃为说偈,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一致进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不一说弥陀誓愿,净土庄严,往生因果。以此诸大士咸皆备知,无庸复说。

普贤菩萨于是为他宣说偈颂,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一致从事进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没有一次说到阿弥陀佛的誓愿,极乐净土的庄严,往生的九品因果。因为这些情形,诸位法身大士全都尽知,无须再说。

又华严一经,初译于晋,只六十卷。次译于唐则天朝,八十卷。二译皆文来未尽,于普贤说偈赞佛后未结而终(从前无纸,西域之经,皆写于贝多树叶。以写之不易,或有节略。又叶用绳穿,或有散失。文来未尽,由此之故。若今经书钉作一本,则无此弊)。

另外,《华严经》,初译是在晋朝,只有六十卷。次译是在唐朝武则天时代,有八十卷。两次的翻译,都是经文未全尽,在普贤菩萨说偈赞佛之后,没有结文而终止(从前没有纸,西域的经书,全都写在贝多树叶上。因为书写不容易,或有所节略。另外,贝多树叶是用绳子穿起来的,或有所散失。由于这样的缘故,经文没有全部传来。像现今的经书,钉作一本,就没有这个弊病了)。

至德宗贞元十一年,南天竺乌荼国王,进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之全文。前三十九卷,即八十卷华严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第四十卷,为晋唐二译所无者,乃普贤称赞佛功德后,劝进往生西方之文。

到了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南天竺的乌荼国王,进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的全文。前面三十九卷,就是八十卷华严的“入法界品”,而文义更加详尽。第四十卷,是晋、唐二朝翻译所没有的,是普贤菩萨称赞佛陀功德之后,劝进往生西方的经文。

当时清凉国师[1]亦预译场,八十卷经,早已亲制疏钞[2]流通矣。特为此一卷经,制别行疏[3]。圭峰[4]造钞,为之弘阐。又为此四十卷全经制疏[5]。以屡经沧桑,致久佚失。近由东瀛复回中国,故知此一卷经,为华严一经之归宿。

当时,清凉国师也参预到译场,八十卷经文,早已经亲自制撰《华严经疏钞》流通了。特别为这一卷经,制撰《普贤行愿品别行疏》。圭峰大师造撰《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加以弘扬阐述。国师又为这四十卷全经制撰《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因为屡经沧桑,时间久了这些疏钞佚失了。最近由日本又传回到中国,所以知道这一卷经,是《华严经》的归宿。

华藏世界海,净土无量无边。而必以求生西方,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华严。但以凡夫二乘,不预此会,莫由禀承。故于方等会上,普为一切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宣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令其悉知弥陀因行果德,净土殊胜庄严,行人修因证果。俾一切具缚凡夫,与断见思惑之二乘,及破无明惑之法身大士,同于现生出此五浊,登彼九莲。以渐进修,直至圆满菩提而后已。

华藏世界海,净土无量无边。而必定要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这一法门,原本起始于《华严经》。只是因为凡夫、二乘人,不能参与华严法会,没有办法禀承这个法门。所以,佛陀在方等会上,普为一切凡夫、二乘,以及诸位菩萨,宣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令他们都知道阿弥陀佛的因行果德,净土的殊胜庄严,行人的修因证果。使一切具缚凡夫,与断见思惑的二乘圣者,以及破无明惑的法身大士,同在现生出离这个五浊恶世,登上那九品莲邦。通过渐渐进修,直至圆满菩提之后才停止。

大矣哉,念佛求生净土之法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咸资乎此。虽欲赞扬,穷劫莫尽。

伟大啊!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全都要借助于这个净土法门。想要赞扬这个法门,即使是穷尽劫数,也无法赞叹究尽。

吾友逸人常诵此经,欲为广印,光劝一并同印净土五经。使人悉知此经回向往生之所以,则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一明了,绝无遗憾。

我的朋友逸人和尚,常常读诵这部经,想要广泛刻印这部经,我劝他一并同印《净土五经》。使得人们全都知道这部经回向往生的所以然,那么对于事相义理,因行果德,一一明白了知,绝无遗憾。

彼以发愿在先,故印万册。以后则专印净土五经。故为叙及此经与净土五经之缘起云。(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尧历仲春望日)

他因为发愿在先,所以印了一万册。以后就专门刊印《净土五经》。所以为此叙述了这部经与《净土五经》的缘起。(民国二十五年<1936>丙子二月十五日)

 

< 学习笔记 >

[1]清凉国师:清凉澄观。唐朝。华严宗四祖。世称华严疏主。赐号“清凉国师”。为华严菩萨之化身。一生广泛参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等各宗教义,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著有《华严经疏》等四百余卷。
 清凉国师年少时发下十誓弘愿(后称“清凉十愿”),一生以此自励:(1)体不损沙门之表,(2)心不违如来之制,(3)坐不背法界之经,(4)性不染情爱之境,(5)足不履尼寺之尘,(6)胁不触居士之榻,(7)目不视非仪之彩,(8)舌不味过午之肴,(9)手不释圆明之珠,(10)宿不离衣钵之侧。
※华严菩萨在此世间有两个公认的化身:华严宗四祖(唐)清凉国师、(元)正顺法师,皆以专修《华严经》而名。(华严菩萨之名,载于《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华严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于此会上闻法。)

[2]疏钞:此处指《华严经疏》和《华严经疏钞》。(唐)澄观。清凉国师先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解释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八十华严),后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解释疏文。后人会钞入疏,称为《华严经疏钞》。

[3]别行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唐)澄观。
 清凉国师协助罽(jì)宾般若法师翻译乌荼国(东印度古国)贡献之四十华严。因感经文太多,不易受持,所以特别将这一卷提出来“别行流通”。劝人读诵这一卷,等于读诵全部《华严经》;依这一卷经修行,等于依据全经的修行要领。

[4]圭峰:圭峰宗密禅师。唐朝。法名宗密。常住圭峰山(陕西西安市)。华严宗五祖。清凉国师之法嗣。中国禅宗史上第一个有禅宗正统传承,同时又有华严宗传承的禅师,第一个引禅入教、禅教双修、禅教合一的禅师。主张“顿悟资于渐修”。著有《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华严经行愿品疏科》、《华严法界观科文》、《华严心要法门注》、《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等。

[5]为此四十卷全经制疏:《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唐)澄观。亦称《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华严经行愿品疏》,略称《贞元疏》、《行愿品疏》、《华严经疏》。叙述四十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收于《卍续藏》。
※四十华严所独具之普贤菩萨十大愿文,为首次传入的晋译六十华严、与第二次传入的唐译八十华严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