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开示五则

(陈景藩笔记)

示修行方法(一)】凡修持宜专不宜杂。念佛一法,超过一切。或荐亡,或祈亲寿,并一切所求,皆可如愿。但以求生西方为主。万不可求来生福报。若求来生,便无往生之利益矣。宜熟阅文钞,其所以然之事理自知。至于今人之病,及对症之药,文钞中亦俱说之。总以提倡因果报应,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据。

【示修行方法(一)】但凡修持,应专修,不应杂修。念佛法门,超过一切法门。或者超荐亡人,或者祈祷亲人长寿,以及一切所求,都能如愿。但要以求生西方为主。千万不可求来生福报。如果求来生,就没有往生的利益了。应熟阅《文钞》,其所以然的事理,自然会知道。至于当今世人的毛病,以及对症之药,《文钞》中也都说过了。总以提倡因果报应,作为挽回世道人心的依据。

示修行方法(二)】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汝祈我决,我与汝说其所以,汝可自决。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难得利益矣。

【示修行方法(二)】修行用功,原本就应专修精纯。然而凡夫妄想纷飞,如果不加经咒的辅助,或许会致悠忽懈怠。倘若能够如感受父母去世之痛,如扑救头上着火之急切。那么对于一行三昧,实在是最好的。如果以悠悠忽忽来修,久了或会懈惰放纵,因此便不如兼持经咒,更有把握。你请我决定,我对你说明其中的所以然,你可自己决定。总之,生死心切,诚敬真挚恳切,那么专修、兼修都可以。否则,专修落于轻忽懈怠,兼修落于纷乱繁杂。实在是因为,根本的生死心不真切,所以致使一切修习都很难得到利益啊!

示法海梯航不契机
著书立言,大非细事。祈且一心念佛。待其业消智朗后,欲使初机得益,再为属笔,庶少机教不合之弊。汝之此书,究于现在人之病根,及其治法,未曾指明。虽泛示佛理,亦能令人生信。而初机之人,于此各别名词,多不明了。必致互相征诘,无事生事。而于念佛一事,反为不关紧要。此光之不赞成汝书之本意也。既不赞成,又何得略改而略批。以期汝知其所以,不致犹梦梦不已也。

【开示《法海梯航》不契机】著书立说,不是小事。请暂且一心念佛。等到业消智朗之后,想使初学人得利益,再下笔撰文,才能减少一些根机与教法不契合的弊病。你的这本书,终究对于现在人的病根,以及对治的方法,没有指明。虽然广泛显示佛理,也能令人生起信心。然而初学之人,对于其中的各别名词,大多不明白。必定导致互相征诘,无事生事。而对于念佛这件事,反而成为无关紧要了。这是我不赞成你这本书的本意。既不赞成,又如何能为你这本书“略改”、“略批”呢?期望你知道其中的所以然,不致还在梦中做梦,做个不停啊!

示不必注意诗文
汝法海梯航不次第,诗文亦不真次第,但审慎读有益身心之书,及认真念佛,不必注意于诗文。若于书得其所以,于念佛得其利益。自然诗文超格。否则亦只强配硬排,究于心法,有何关涉。

【开示不必注意诗文】你写的《法海梯航》没有次第条理,诗文也不是真有次第条理,只要慎重阅读有益身心的书,以及认真念佛,不必注重诗文。如果得到书中的道理,得到念佛的利益。自然会诗文优异出众。否则,也只是强配硬排,对于心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示办同善会
凡作公益事,不得沾染分毫。否则不但欺人,且成欺心欺佛。改恶迁善,须从起心动念处论。何况公然实行其欺人之事乎。今之瞎捣乱者,皆不知因果,不知罪福报应之极愚痴人也。使彼有真心智慧,即以杀身之威胁之,令其如此而行,亦必不为也。望注意是幸。

【开示举办同善会】凡作公益事业,自己不能沾染一分一毫。否则,不但欺骗他人,而且成了欺骗自心,欺骗佛陀。改恶向善,必须从起心动念处论说。何况是公然实行欺骗他人的事呢?现今那些瞎捣乱的人,都是不知因果,不知罪福报应的极其愚痴的人啊!假使他们有真心,有智慧,即使以杀身来威胁他,令他如此行事,他也必定不会去做。希望你要注意,是为庆幸。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