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与高鹤年居士书一

阁下去冬来山,令作缘起碑记。光以正在打七,不愿属思,故约于四月间,寄至陕西。今于正月初五,接其手书,知尚在南方,故集千五百余字,以塞其责。所惜学业肤浅,不能发挥至极耳。

阁下去年冬天来普陀山,让我作《专修净业缘起碑记》。我因为正在打七,不愿构思文稿,所以约定在四月份,写好后寄到陕西。今年正月初五,接到信,知道你还在南方,所以凑集了一千五百多字,来搪塞责任。可惜我学业肤浅,不能发挥至极的要义。

又菩萨示迹之记,系光于光绪十一年住大顶时,每念大士开山,千数百年,了无碑记可考,实为第一憾事。一日至刘村,散步西寺中,见有数碑,皆台山碑,然所说皆不关紧要,不须记录。

另外,菩萨示迹的碑记,是我于光绪十一年,住在陕西南五台山大顶时,常常想到观音大士开山,一千几百年来,完全没有任何碑记可以稽考,实在是第一大憾事。有一天到刘村,在西寺中散步,看到有好几块石碑,都是南五台山碑,然而碑中所说的都是不关紧要的事,无须记录。

中有一碑,系一块石板,了无一字。光试取砖磨之,乃元至元七年(一三四一年)依古碑所序之缘起碑也。以岁经六百余年,被水垢封蔽净尽。遂喜不自胜,录而存之。又告会首刘四,令立碑山上。次年北上红螺,后复南至普陀,每忆此事。

其中有一块石碑,是一块石板,上面没有一个字。我试着拿石砖磨洗,是元至元七年(1341)依古碑所序的缘起碑。因为经历了六百多年,完全被水垢封蔽。我喜不自胜,抄录保存。另又告诉当地会长刘四,让他在山上立碑。第二年,我北上红螺寺,后来又向南到了普陀山,常常想到这件事。

至民国三年,定慧师来山,嘱彼抄而寄来,一则欲登佛报,一则欲修普陀志时,叙其事于中,以示大士寻声救苦之一端。今台殿重新,祈居士印净土缘起记时,一并印之,以开发信心。至山,当白修工首人,令其刻碑山上,俾大士一番慈佑,不至久而湮灭。

至民国三年(1914),定慧法师来普陀山,我嘱咐他抄写碑文寄来,一是想刊登在佛报上,一是想有人修《普陀山志》的时候,将这些事记录到山志中,来显示观音大士寻声救苦的事迹。现今南五台殿重新修建,请居士印《茅篷专修净土缘起记》时,一并印行,来开示启发众人的信心。到了山上,应当告诉修建工程的负责人,让他在山上刻碑,使得观音大士的一番慈佑,不至于因为时间久了而湮灭。

又光所作赞,及赞前小序,一并刻之。茅蓬碑,及此碑,具宜字迹粗大,庶易阅,而复能垂久。倘用高大石料,不但费钱,兼难抬运。似宜用两块碑,合在一处,则石料省钱,抬运便当。但取圣迹昭著,不计样子好看。宜以光意,告与首人。

此外,我所作的赞偈,以及赞前的小序,也请一并刻录。《茅篷专修净业缘起碑》,以及这个碑文(《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都宜用粗大的字迹,使人容易阅读,而且又能流传久远。倘若用高大的石料,不但费钱,而且很难抬运。感觉宜用两块碑,合在一起,那么石料省钱,抬运方便。只取圣人的行迹昭著明显,不计较石碑样子的好看与否。应将我的意思,告诉给负责人。

又印时,必须仔细校对,勿令错讹增减。又须圈明句读,以便观览。否则,学业肤浅者,便难领会矣。印出,须寄几张于光,以作纪念。并候禅安。不备。

再有,在印刷时,必须仔细校对,不要出现错误,增字漏字。还必须圈明句点,以便观看阅览。否则,学业肤浅的人,便很难领会了。印出来后,必须寄几张给我,以作纪念。一并问候禅安。言不尽意。

附一 无门洞决疑
南五台山,无有大洞可以住人,亦无有洞名无门者,其是湘子洞,决无可疑。盖以清季以来,法道衰微,哲人云亡,志乘佚失。又兼频经兵火,久无人住。无知僧俗,以习闻韩湘子故事,妄立其名耳。光绪初,法忍师等始住其地,本山僧每生障碍,今则习以为常,各相安适矣。

南五台山,没有大的山洞可以住人,也没有洞名为无门,这个洞是湘子洞,决定无疑。因为清朝末年以来,法道衰微,智慧卓越的人逝去,县志等书佚失。又加上频经兵火,很久无人居住。无知的僧俗,因为平时听过韩湘子的故事,错妄地建立了这个名称。光绪初年(1876),法忍师等人开始住在这个地方,本山的僧人常生障碍,现今则习以为常,各自相安无事了。

无门者,即取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之意。须知无门即是普门。良以法法头头,迷之则皆可起惑造业,悟之则皆可断惑证真。故楞严二十五圣,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证圆通。故无一法不是三谛妙理,亦无一法不堪趣向涅槃。唯其普皆是门,故不须另立一门,而号为无门焉。

无门,就是取《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的意思。要知道无门就是普门。实在是因为法法头头,迷惑了都能起惑造业,觉悟了则都能断惑证真。所以《楞严经》中二十五位圣人,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证圆通。所以没有一法不是三谛妙理,也没有一法不堪趣向涅槃。正因为普皆是门,所以不须另外再立一个门,而称为无门。

宜将此意,详告大茅篷主僧,令知有高人故事,及无上甚深之真正名目在。不可仍以外道虚名,相沿传去,以致失却佛法中之正名耳。

应将这个意思,详细告诉大茅篷主僧,令大众知道有高人故事,以及无上甚深的真正名目在。不可仍用外道的虚名,相沿流传,以致失去佛法中的真正名称。

 

附二 摄身岩辨讹
摄身岩者,以其峰峦陡峻,壁立万仞。至其巅者,向下望之,不禁战兢惕厉,身心悚然,妄想消灭,正念昭彰,即楞严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意。盖以身为总名,六属别目。以总摄别,故但曰摄身耳。

摄身岩,因为峰峦陡峻,壁立万仞。到了山顶,向下望去,不禁战战兢兢、警惕戒惧,身心悚然,妄想消灭,正念昭彰,就是《楞严经》中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这是以色身为总名,六根属于别目。以总名色身收摄别目六根,所以只说“摄身”罢了。

其后哲人悉没,志乘佚失。无知僧俗,遂讹作舍身。又有魔民,造作魔说,谓观音于此舍身,方成道果。如是齐东无稽之谈,玷污大士,贻辱法门,招外道之邪谤,启愚人之魔思,为害诚非浅浅。此与普陀以观音眺,作观音跳,同一魔见。诚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后来智人隐没,县志佚失。无知僧俗,于是讹作“舍身”。另外,有魔民造作魔说,说观世音菩萨在此处舍身,方成道果。如此荒谬无稽的谈论,玷污观音大士,贻辱佛门,招来外道的邪见诽谤,开启愚人的魔思乱想,为害实在不浅。这与普陀山将“观音眺”,讹作“观音跳”,是同一种魔见。实在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此与普陀以观音眺,作观音跳,同一魔见。诚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这与普陀山将“观音眺”,讹作“观音跳”,是同一种魔见。实在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