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答孙庆泽居士丧礼不宜用荤书

现今世道陵夷,礼法坏乱。凡所行事,通皆图撑架子,壮场面。不知何者应法,何者应戒。汝母既在生吃素念佛,临终尚有瑞应,勿道荤不宜用,亦当勉遵母意,全体用素。

现今的世道衰败,礼法坏乱。凡是做事情,人们全都是希望撑架子,壮场面。不知道什么事应该效法,什么事应该戒除。你母亲既然活着的时候吃素念佛,临终还有瑞相感应,不要说荤腥不该用,而且也应当勉力遵从母亲的心意,全部用素斋。

古者丧礼绝不用荤酒。隋炀帝为太子时,其母死,不敢吃肉。偷令用竹筒装肉,以蜡封口,用包袱裹而进之。可见丧中用肉,古儒者如此之严,虽为太子尚恐人知,作此种办法。

古时候的丧礼绝对不用荤酒。隋炀帝做太子的时候,他母亲死了,不敢吃肉。他偷偷让人用竹筒装肉,用蜡封好筒口,用包袱裹好拿给他。可见丧期中吃肉,古代儒者是如此的严格,即使是太子尚且怕别人知道,想出这种办法。

今人自己也吃肉,且以肉享宾客,宾客皆不知丧是何事,居然饮酒食肉,当做一场热闹开心事办。其于先王礼法,全体违背,而只知其要人夸美。如欲避用素系为省钱之嫌,宜标示大义,而特提出若干钱以作公益,则人自不至以省钱怪也。

现在的人自己也吃肉,而且用肉食款待宾客,宾客都不知道丧事是什么事,居然饮酒吃肉,当做一场热闹开心的事来办。这对于先王礼法,完全违背了,只知道要别人夸耀赞美。如果是想要避开用素斋是为了省钱的嫌疑,应标示出用素的大义,而特别提出若干钱款来作慈善公益,那么他人自然不至于用省钱来责怪了。

人子于亲,当令神识得所。今之为人子者,多多皆是以落井下石为孝。如其不肯下石,似乎羞惭无颜见人一样,越下的石多,越自为得意。可怜父母一生为儿女,及至其死,又借此丧事杀诸生命以祭其灵,以宴其宾,以自食啖。尚扬扬得意曰,我于我亲丧,杀了几只猪,买了几多鸡鸭鱼虾,以宴宾客。我父母生我一番,我也可谓尽心焉耳矣。

为人之子对于父母亲,应当令他们的神识得到安适之所。现今为人之子的,大多都是以落井下石作为孝道。如果他不肯扔下石头,似乎羞愧得无脸见人一样,扔下的石头越多,越自以为得意。可怜父母一生为儿女,等到他们死的时候,又借着丧事杀害许多生命来祭祀他们的亡灵,来宴请宾客,以及自己食用。还扬扬得意地说:我在我母亲的丧期,杀了多少猪,买了多少鸡鸭鱼虾,来宴请宾客。我父母生我一场,我也可以说是尽心了。

而不知因亲丧杀生,令亲受杀报。凡眼不见,谓为行孝。天眼视之,比杀亲为更可怜悯。何以故。以所杀生多,令亲与自己及宾客,生生世世,相为酬偿,可不哀哉。

然而却不知道因为母亲丧期杀生,令母亲受杀生的果报。凡夫的肉眼看不见,认为这是行孝。天眼看了,比杀死母亲更为可怜可悯。为什么呢?因为杀害的生命太多,令母亲与自己以及宾客,生生世世,互相酬偿还债,能不悲哀吗?

成家之子,不借重债。况欲行孝,而借性命之债乎。汝虽皈依佛法,恐于此理未能了然,故为汝说。即家中兄弟姊妹,有不知此理者,宜以光言令彼看,为彼详说所以。

成家立业的人,不借很重的债务,何况想要行孝道,而借性命的债务呢?你虽然皈依佛法,恐怕对于这个道理未必能明白,所以对你说明。即使家中的兄弟姐妹,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应该将我的信给他们看,为他们详细说明原因。

彼等若晓得此理,谁肯行落井下石之孝。行落井下石之孝,虽虎狼尚有不忍,况人乎哉。但以世人不知三世因果,固执世间习惯之事,以行丧礼,其悖先王丧礼也,大矣。

他们如果晓得这个道理,谁还肯行落井下石的孝道呢?行落井下石的孝道,即使是虎狼,尚且不忍这样做,何况是人呢?只是因为世人不知道三世因果,固执世间习惯的事情,来行丧礼,这些违悖先王制定的丧礼,实在太大了。

汝与光未一面,汝母与光亦无相识,光何必要络络索索讨人嫌,说这些空头话做什么。不过念汝尚信光,汝母一生勤俭慈惠,念佛修善。光唯欲汝母得利益,不愿汝母由汝等不明大理,致令受损。

你与我未曾见过一次面,你母亲与我也不相识,我何必要啰啰嗦嗦讨人嫌,说这些空头话做什么。不过念你还相信我,你母亲一生勤俭慈惠,念佛修善。我只想你母亲得到利益,不愿你母亲由于你们不明白道理,使她受到损害。

若汝等不怕自己母亲受损,不肯令其得益,则亦只好任汝等,光岂能强汝等不行乎。然光已说过,光心无愧。光若不说,便失光之身分。何以故。以汝以光为善知识故。

如果你们不怕自己的母亲受到损害,不肯让她得到利益,也只好随便你们,我哪能强迫你们不去做呢?然而我已经说过了,我就问心无愧。我如果不说,便有失我的身分。为什么呢?因为你将我认作善知识的缘故。

譬如有人,欲得归家,问路于人,必须指其当行之正路,不当行之岔路。汝若仍依己见,一定要向不当行之岔路去,乃汝之过,与指路者无干也。祈谛审吾言,是骗汝耶,是成就汝之孝道耶。知好歹者,当不以吾言为谬。

譬如有人,想要回家,向人问路,指路人必须指明他应当走的正路,和不应当走的岔路。你如果仍然依自己的见解,一定要向不应当走的岔路去走,这是你的过错,与指路的人不相干。请好好想想我的话,是骗你呢?还是成就你的孝道呢?知道好歹的人,应当不会将我的话认为是错谬。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