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上堂法语(卅五)

第一义谛了无言 言与无言总皆是
譬如厚地并高天 举世无人能回避

第一义谛了无言 言与无言总皆是
譬如厚地并高天 举世无人能回避

若论第一义,正好卷席散。目击而道存[1],方是英烈汉。须菩提宴坐石室,天帝释雨花赞叹[2]。诸菩萨各说不二,维摩诘默然不辩。是知心通妙谛,无说而炽然常说。神契真乘,无闻而法尔[3]恒闻。

如果要讲说第一义,正好收起座席散会。亲眼见道、悟道、证道,才是真正的英烈汉子。须菩提在石室静坐,天帝释降下花雨,赞叹尊者善说般若;诸菩萨各说不二法门,维摩诘居士默然不辩。所以知道,心通达妙谛,没有用口宣说,而炽然恒常宣说;神识契入真乘,没有用耳听闻,而法尔自然,恒常听闻。

了此,则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日往月来,原属常住之相。云飞川逝,方见不迁之形。雷震风摇,冰消叶落,鸦鸣鹊噪,山色溪声,一一皆谈实相,般般全露法身

明了这个道理,那么青青翠竹,总是真如自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实相;日落月出,原本是常住之相;云飞水流,方见不迁变的形态。雷震风摇,冰消叶落,鸦鸣鹊噪,山色溪声,一一都在谈说般若实相,一一全都显露清净法身

诸人从朝至暮,六根所对一切境界,何一非是。又何待山僧鼓唇饶舌,方为第一义哉。因兹不惜口业,彻底道破。虽然,因斋庆赞一句,又作么生。(卓杖云)

诸位从早到晚,六根所对的一切境界,哪一样又不是呢?又何必等待山僧(我)多费口舌,才是第一义呢?因此不惜口业,彻底说破。虽然如此,因斋庆赞说一句,又如何体会呢?(锡杖叩地说)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 学习笔记 >

[1]目击而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2]须菩提宴坐石室,天帝释雨花赞叹: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曾在岩洞中打坐时入定,进入“空三昧”的禅思之中,并因此感动诸天护法,散落天花以赞叹须菩提之功德。

[3]法尔:亦作“法然”、“自然”、“天然”、“法尔自然”等。天然的、自然的、不待造作。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事物本来的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