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上堂法语(六一)

五戒全体是五常 直同两镜各交光
虽云教理分通局 总为群迷还故乡

五戒全体是五常 直同两镜各交光
虽云教理分通局 总为群迷还故乡

五戒大旨,不异五常[1]。但其制有亲疏,而其益有远近。若合而明之,则不杀,即是仁。不盗即是义。不邪淫,即是礼。不妄语,即是信。不饮酒,则心不昏而神明,意不乱而志凝静,即是智。

五戒的大义宗旨,不异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但他们的约束有严、松之分,而他们的利益也有远、近之别。如果合起来说明,那么不杀,就是仁。不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那么心不昏昧而神智清明,意念不乱而志向凝静,就是智。

若详而论之,儒者盛德君子,但远庖厨,虽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然犹刍豢(chú huàn)悦口[3],居常食肉,衷怀安舒,不生痛伤。

如果详细来论说,儒家的盛德君子,只是远离庖厨,虽然说:世人是我同胞,万物是我同辈。然而还是以猪羊之肉来取悦口腹,日常吃肉,内心安定舒适,不生悲痛伤心。

佛则从巨至细,有形无形,凡有心者,悉令得所。生则不忍损伤,死则导令脱苦。远解过去之业缚,预培未来之慧根。令持戒者,初则制身不作,继则制心不起,渐至人我情空,能所相灭,破尽无明,复本心性,裂尘劳网,入解脱门。

佛教则是从大事至细微,有形体、无形体,凡是有心的众生,全都令它们得到安适之所。活着则不忍心损伤它们;死了则引导它们脱离苦趣。解开过去久远以来的业缚,预先培植未来的慧根。令持戒的人,最初是约束色身不作杀业,接着就约束内心不起杀念,渐渐到人我分别的凡情皆空,能所相对的情形断灭,破尽无明,恢复本有心性,割裂尘劳凡网,进入解脱之门。

可谓三界大师,四生慈父,圣中之圣,天中之天,德逾乾坤,恩深沧海。杀戒如是,余可类推。除彼一阐提,孰闻不信受。(卓杖云)

可谓三界的大师,四生的慈父,圣中之圣,天中之天,德行超过天地,宏恩深过沧海。杀戒是这样,其余的戒就可以类推了。除了一阐提,有谁听了还不相信接受呢?(锡杖叩地说)

佛恩历劫不能宣 略示端倪使自怜

佛恩历劫不能宣 略示端倪使自怜

 

< 学习笔记 >

[1]五常:仁、义、礼、智、信。指人应该具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春秋.鲁国)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战国.邹国)孟子扩充为“仁、义、礼、智”,后(西汉)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

[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成语“民胞物与”。人民都是我的兄弟姊妹,万物与我都是天地所生。泛指仁者爱一切人和物。胞,同胞。与,同辈,朋友。语出(宋)张载《西铭》。

[3]刍豢悦口:刍豢,泛指家畜。食草家畜如牛羊称刍,食谷家畜如猎狗称豢。◇《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理义使我的心高兴,就像猪狗牛羊肉使我觉得味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