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上堂法语(六六)为本厅〇镇台上堂法语

诗咏干城[1]与爪牙[2] 威镇四夷卫中华
更有一般奇特处 赤心拥护法王家

诗咏干城与爪牙 威镇四夷卫中华
更有一般奇特处 赤心拥护法王家

兹有本厅护法信官,总戎〇军门[3]大人,前者因事来山,顶礼普门大士,用祝国界安宁。复欲广结良缘,普供大众。以公务无暇,随即乘轮而去。

现有本县护法信官,总兵〇提督大人,上次因为事务来到普陀山,顶礼普门大士,以此祝愿国界安宁。又想广结良缘,普供大众。因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随即乘轮船离去。

兹者夫人〇太太,续来进香,特设香斋,用补前愿。敦请山僧,升座说法。(举拄杖云)这个是杀人刀,活人剑,军门承这个力,身作干城,卫护皇朝。镇军威于遐域,消祸乱于未萌。

现今他的夫人〇太太,接着前来进香,特地设香斋,用来补足前愿。恳请山僧,升座说法。(举起拄杖说:)这个是杀人刀、活人剑,提督承籍这个力量,身作将领,保卫皇朝。军威远镇,祸乱消灭于萌发之前。

夫人承这个力,志慕大觉,笃修净业。垂母仪于闺阃,作师范于女流。佛法军法,本无二致。失念得念,原是一心。若能一心念佛,妄念直下灭除。自然一丝不挂,万虑全消,五蕴空寂,六根清净,三惑断而三昧成就,万善具而万德圆彰。

夫人承籍这个力量,仰慕大觉世尊,认真修习净业。于闺门垂范母仪,于女流作师法模范。佛法、军法,本来没有二样;失念得念,原本就是一心。如果能够一心念佛,妄念当下灭除。自然一丝不挂,万虑全消,五蕴空寂,六根清净,三惑断除而三昧成就,万善具足而万德圆彰。

亦犹运筹有道,制敌得法。则兵不血刃,野无烽烟。自然渠魁[4]授首[5],从凶归命。举寇仇皆为赤子,尽叛逆总作良民。法无定相,遇缘即宗。会得的头头是道,法法皆真。

也如同用兵谋划有道,制敌得法。那么兵不血刃,野外没有烽烟。自然敌首投降或被杀,手下帮凶归命投诚。全体仇敌都转为赤子,所有叛逆者都转作良民。法没有固定的形相,遇到因缘就是宗义。领会到了,就头头是道、法法皆真。

杀人刀,活人剑,二者原来无背面。放下提起细参详,色前声后常显现。虽然,因斋庆赞一句,又作么生道。(卓杖云)

杀人刀、活人剑,二者原来没有正反对立。放下提起仔细参详,见色之前、闻声之后,恒常显现。虽然如此,因斋庆赞一句,又如何说?(锡杖叩地说)

将军主帅常惺惺[6] 不动干戈定太平
补衮[7]调羹[8]辅圣主 为霖作楫(jí)[9]济苍生

将军主帅常惺惺 不动干戈定太平
补衮调羹辅圣主 为霖作楫济苍生

 

< 学习笔记 >

[1]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国家的将士。干,盾牌。城,城墙。◇《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健壮威武的军人,做了公爵侯爵的将领,要像盾牌的城墙一样保卫国家。赳赳:威武雄壮的样子。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

[2]爪牙:动物的尖爪和利牙,原指得力帮手、勇士、卫士,褒义。现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帮凶,贬义。◇《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无休无止?祈父,周朝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恤,忧愁。靡所,没有处所。)

[3]军门:明朝为对总督和巡抚的尊称,清朝为对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

[4]渠魁:大头目,首领。

[5]授首:投降或被杀。◇《战国策・秦策四》:“秦楚合而为一,临以韩,韩必授首。”(秦楚一体,兵临韩境,韩必俯首称臣。)

[6]惺惺:清醒,机警。

[7]补衮: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

[8]调羹:比喻治理国家政事。◇《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如果制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盐梅,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9]为霖作楫:称赞贤臣辅君治国,为民造福。◇《尚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殷王武丁即位后,礼请傅说相助复兴殷国时说,比如渡大河,要用你做船和桨;比如天干大旱,要用你做霖雨。济,渡。汝,指贤人傅说(yuè)。霖雨,连绵大雨,比喻济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