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187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187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封书信一开始提到了徐蔚如,印祖说他对佛法的见解颇有道理,也就是首先有正知见,其次还有一些自己的心得。虽颇有道理,有没有契机,则另当别论。“彼乃欲人大通佛法,方期由兹深信净土。”就是这位徐蔚如希望有缘的人对整个一代教法能够圆融无碍地会通圆满,希望大家立足这样的见解,然后更加深信净土。
然印祖说,我们是“无知无识的自了汉”,就是没有自己的知见,只会随顺佛陀教诲、祖师言教,依教奉行。修学大乘佛法,做自了汉似乎是个不光彩或者说不究竟的说法,可是净土法是横超法,恰恰要的就是这样的根器。印祖的行持真的是一直把自己当成无知无识的自了汉,这是他的真情实感。他教导别人,也用自了汉的法则。
这是印祖跟徐蔚如的差别,印祖很理解这种差异,所以说“表面似不相合,而内情实各有所主,各有所长”。因为徐蔚如的言论也是发心弘扬净土,让喜欢研习经教的人也能够导归净土。只是在修学特色上,跟印祖提倡的专修之法“各有所主,各有所长”而已。

但是“及其弊也,则各有所失”。在有为世界里面的有为法一定是有缺漏的,不可能圆满。所以我们常讲,立一法生百弊。法无高下,能够契机就是妙法。就像药无贵贱,能够治病就是好药。只能是“取其益,不致成弊,则法门之大幸也”。就是说能碰到一个相应的人,受用他的言教,取他的利,而不受他的弊,这就是法门的大幸了。

但问题是这样太难了。因为佛陀、祖师所说的言教,后人学着学着都会产生弊病。就像我们听般若类经典,往往容易生断灭见,认为没有因果。如果我们听偏重于讲现象界的经典或者法义的时候,又执着现象,入不了空性。这都是说凡夫之弊。
那怎么办呢?也只能“各守一法,以期自利兼以利于有缘者,则可耳”。就是说,弘扬住持法道,尽心尽力把这个功德最大化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强求别人,这样就会让自己和别人都生烦恼。弘法一定是随缘随分的。所以,印祖说“无缘者佛尚不能度,吾侪纵设种种法,亦将曰奈何奈何而已。”我们就不要去“自讨没趣”了,从佛法来讲就是“把手牵他行不得”了。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 文钞读书会:第187天第18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