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368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368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篇文章是印祖给弘一法师的第二封书信,依然谈到写经字迹须工整的话题。
“接手书。见其字体工整,可依此书经。”这是对弘一大师的一个首肯,说明弘一法师依照印祖的劝诫,改掉了自己的书写习气。这也是一种弟子相,所以印祖才这么倾心尽力地去教导提携弘一法师。
后面印祖再次强调:“夫书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比新进士下殿试场,尚须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都处于凡夫层面的运作状态,包括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这就叫凡夫的业识心。凡夫的心识有个特色,就是一切人事因缘要为我所主宰掌控,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以我为核心。那么如来智慧是什么?恰好倒过来——一切法无我,皆是因缘,没有我的存在。所以要想凡夫的心识转成佛智,就一定要借助一系列的手段进行转变。其中最容易得利、简单明了的,就是敬畏。为什么?因为这个方法能够摄心,能够得定。
转业识心成如来藏。那么在选佛场中就算是“心空及第归”,成了状元。这样的开示是对弘一大师说的,只有这样的根性,才能相应这个法——你就抄经典,以此摄住自己的本心,成就智慧的显现。这同样也是参禅,也是念佛,也是持咒。念佛得三昧,持咒得三密相应,都是一样的境界。
下面印祖又说到当时人写经一些现状:“今人书经,任意潦草。非为书经,特藉此以习字,兼欲留其笔迹于后世耳。如此书经,非全无益。亦不过为未来得度之因。而其亵慢之罪,亦非浅鲜。”
印祖说的这些都属于文人习气了。这个习气非常难除,很多时候他自己以为不是这样,但其实他下意识就夹杂了这种心念。因地发心不圆满,他得到的果也是有缺憾的。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利益——因为毕竟他在抄写圣言量,但是,这只能成为未来得度的因种,而不是当下或者即生就可以得度的。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弘一师书二》
➤ 文钞读书会:第368天第3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