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555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555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一部分是说对方给黎端甫居士的校对期限,规定的时日过于短促,印祖表示这样会影响到效果,甚至是不合情理。
“若限以两月告圆,恐致成略加雠校。日期过促,黎公之匠手莫形。修治不精,通公之婆心仍晦。刊而传之,欲与楞严诸注,并寿于世,恐难必矣。”说发心来校的人也找着了,那么大家成就这个殊胜法缘没有问题。如果你这里给限定两个月必须圆满完成,那么黎端甫居士校对的这个出众的能力就不能够显现,就不能够严谨地、精确地把它校对出来了。这样的话就导致通智法师的一片婆心不能显明。而且等到刊印流传出来以后,你想要达到一个跟自古以来楞严祖师们的著述能够并驾齐驱、流通于世的效果就达不到了。
“宜革欲速见,多限数月。俾得反复研究,谛审精修。自然上契诸佛之妙心,下满诸公之宏愿。罄来际以流通,尽生界而得度也已。”如果把当下想快速成书的这种发心放下来,把它革掉,多宽限一些,迟缓几个月,这样黎端甫居士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研究,专精修治。所以印祖就说了,你们应该放慢脚步认真地去校对,反复地斟酌、审查它的义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向上,契合诸佛的妙心;向下,满诸位的宏愿。而且尽未来际能够流通,尽众生界能够得度,这才能达到真实的效果。
“疏首题名,二公并书。初云忆莲沙门通智寻源述,次云端甫居士黎养正重治。虽黎公心游华藏,志在利人,悟人我以皆空,了自他之不二。然在吾人感恩颂德分上,固应如是施设也。”印祖说这个疏首题名要把两个人都写上,两位大德一并写出来,但是要以僧为本。你看印祖说最初是“忆莲沙门”, 其次再写上“端甫居士黎养正重治”。印祖特别还说,虽然黎端甫居士心游华藏世界,志向一贯在于利益他人,说他已经悟到人我皆空、自他不二了。当然在我们感恩颂德的份上还是应该这样安排。
“固应如是施设也。修治已讫,即付手民,不须寄来。黎公儒门山斗,法海津梁。宗说兼通,行解相应。若非观音普贤之应化,定是方山无为以再来。所有著述,机理双契。倘悬之国门,易一字者,赏以千金。当穷年竟月,无一人敢一著笔。有何所疑,尚须傍人相证耶。” 印祖说,修订好了以后直接就交给雕版排字的工人,不用再寄来了。因为黎端甫居士,人家世间的学问也有,是儒门的泰山北斗;佛法的教义也通,是佛法大海的津梁。宗门教理全部都通达,行持悟解全部都相应,说他纵然不是大菩萨再来的,那也一定是大祖师爷再来的。方山就是李通玄长者,杨杰也是史上非常成就的大居士,号无为子,咱们在《净土十要》里边也接触过。说一定是这样的大居士菩萨再来,所以说所有的著述,根机教理一定是契合的。
甚至印祖说人家校对出来的这个作品,哪怕说把它挂在国门、城门上面,谁能够在上面修改一个字,给你赏一千两黄金。纵然这样,穷年竟月都没有一个人来揭这个榜,没有一个人来敢下这个笔。所以印祖说不要寄来了。老和尚是真心实意地赞叹、信黎居士的功德。
“待至全部刻圆,即祈普惠法施。晚虽盲目,不能亲见日光,然长夜重昏之中,常欲蒙其照烛也已。临颖依依,不任神驰。”
最后这番话就是说,如果对方实在是想让印祖看,怎么看呢?印祖说,等到书全部刻好了以后,祈请普惠法施,寄给我一部就可以了。我虽然好比瞎眼的人不能够亲见太阳的光辉,但是在长夜漫漫中也想要蒙受太阳的照耀。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真的是论理论事直心直口、有板有眼,非常中肯、客观,但是也率真到位,不留情面,就事儿论事儿,拿理说理。希望大家学习了印祖的这篇《文钞》以后,从中也可以吸取到一些见解上的营养。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与扬州万寿寺寂山和尚书》
➤ 文钞读书会:第553天第554天第5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