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法句经故事2-9 知足的比丘

 

偈32
精进的比丘,唯恐放逸,所以不容易堕落,而趋近涅槃。

参考:法句 之 别译
◆ 别译 1
乐于不放逸而视放逸为危害的比丘,绝不会倒退,事实上他已非常接近涅槃。
◆ 别译 2
乐不放逸比丘,或者惧见放逸,彼已邻近涅槃,必定不易堕落。

 

|||||||

尼珈玛西提舍出生在舍卫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并且在当地长大。出家之后,他过着非常简单的日子。化缘时,他就到原来亲友居住的村子,并随缘接受人家的布施。他避免参加大的仪式、庆典,甚至给孤独长者与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举办的大型布施,他也没有参加。

其他比丘渐渐议论纷纷。他们指责他只接近亲人,而不喜参加大型布施等等。这些比丘并且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就召唤他来,让他自己解释。他说虽然他常回故乡,但只是去化缘,而且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不管食物可口与否,他就离开。听完他的解释后,佛陀当着其他比丘面前称赞他。佛陀也告诫比丘们,需求少,知足的过日子符合所有圣者和佛陀的教诲。同时,所有的比丘应效法尼珈玛西提舍。佛陀进一步叙述鹦鹉王的故事:

从前,鹦鹉王和很多的子民住在恒河岸边的无花果树林里。后来,无花果全被吃光了,所有的鹦鹉也就离开林子。只有鹦鹉王留下来,但不管剩下来的东西是嫩芽、叶子或树皮,他都很满足。帝释知道这件事后,想测试鹦鹉王的德行,就运用神通力量使无花果树枯萎。然后,和皇后一起变化成鹅,来到无花果林,问鹦鹉王何以不离开年迈、枯萎,无法再长出大量果实的无花果树呢?

鹦鹉王回答道:“我没有离开,是出于感激的心。只要有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命,我就不会背弃这树林。”

帝释大受感动,就恢复并且透露自己的身份。同时,从恒河中取水,洒在无花果上,使它们恢复生机。

 

【 达摩难陀长老 编著/周金言 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