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法句经故事7-3 储藏米谷的比丘

 

偈92
阿罗汉不积聚(注1),进食时如实知进食的意义(注2)。阿罗汉以解脱为修行的目的,解脱即是空、无相(注3)。阿罗汉不轮回,如同鸟在天空飞,踪迹不可觅。

参考:法句 之 别译
◆ 别译 1
他们不储藏,饮食时适当地省察。他们的目标是空与无相的解脱。他们的去处无法追寻,如同鸟在天空中所经之路(无迹)。
◆ 别译 2
彼等无积聚,于食如实知,空无相解脱,是彼所行境,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

 

|||||||

贝拉斯沙尊者到村子里去化缘后,在回精舍的半路上,稍事停留并且吃完供养的食物。然后,他又回村子去化缘,直到化到足够的食物,他才返回精舍去,把米谷加以干燥,然后储藏起来。这样子,他就不需要每天都去化缘了,所以每隔几天,当他出禅定时,只要把预存的米重新泡水后就可以再吃了。其他比丘对他储藏食物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就向佛陀报告。佛陀明白,其他比丘若也跟进贝拉斯沙的做法,就会误用,所以禁止比丘们储藏食物。佛陀更忠告比丘们要保持简单纯朴的修行生活,不要有任何的物质束缚。

至于贝拉斯沙本人,一来他储藏食物是在不可以储藏食物戒律制定之前,再者,他这么做,不是由于贪心,而是想节省时间来禅修,所以佛陀就宣称贝拉斯沙是无辜的,不必接受处罚。佛陀更进一步解释说,阿罗汉不储藏任何东西,同时,阿罗汉进食时,具有正念。

[注]
1.积聚有二种:「业」和「四食」的积聚。「业」积聚会使人不断轮回。而积聚「四食」虽是生命所必须,但可能妨碍修持。
2.根据论,阿罗汉在进食时,应正念现前,具足三种食观:①知遍知:确实明白食物的意义。②审察遍知:确实明白食物的卑微。③断偏知:灭尽进食的欲乐。
3.涅槃是解脱苦。因为不再贪瞋痴所以也称之为「空」,而不是说一无所有或一切断灭。涅槃是积极的,超越凡俗的境界,无法用世俗的文字加以叙述。涅槃是无相的,因为不再有贪的形相。阿罗汉在生前就证得涅槃,而领略涅槃的喜悦。说阿罗汉死后仍然存在或不存在都不正确,因为涅槃既不是常见也不是断见。涅槃时,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而且,除了爱欲之外,没有任何寂灭。阿罗汉在今生即证得涅槃,而领略无上的涅槃大乐。

 

【 达摩难陀长老 编著/周金言 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