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与高鹤年[1]居士书

🔎 ◤…读书会第360天…◢
南五台山,乃千三百年前,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降伏毒龙[2],所开之古道场也。亦莲宗八祖,云栖莲池大师,中兴莲宗之发源处也。

南五台山,是一千三百年前,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降伏毒龙,所开辟的古道场。也是莲宗八祖,云栖莲池大师,中兴莲宗的发源地。

明嘉靖时,有性天文理老和尚者,隐居此山无门洞。后因云游至杭州,住西山黄龙庵。莲池大师仰其道风,与夫人汤氏,归依座下。不二三年,又依之出家。使此老无有出格道德,岂能令如大师之博学鸿词,躬行实践,盛德君子,屈身座下,始终依止,以为弟子乎。

明朝嘉靖年间,有性天文理老和尚,隐居在这座山的无门洞。后来因为云游到杭州,住在西山黄龙庵。莲池大师仰慕他的道风,与夫人汤氏,归依在老和尚的座下。不到二三年,又依老和尚出家。假使这位老和尚没有超出常人的道德,怎能令像莲池大师这样博学多才,亲身实践的盛德君子,屈身在他的座下,始终依止,成为他的弟子呢?

大师出家后,老人复归关中[3]。大师志慕遍参,未能远从。而关中法道,至清乾隆后,日渐式微。哲人云亡[4],志乘[5]佚失。致老人嘉言懿行,无由永传于世,何胜悼叹。然以异地之僧,能令莲池归依出家,可以想见其为人。

莲池大师出家之后,老和尚又回到了陕西。莲池大师的志向是欣慕到处参学,所以没能随从老和尚而去。而陕西一带的佛法,到了清朝乾隆以后,日渐衰微。智慧卓越的人都隐没逝去,记载历史的书籍也都遗失了。致使老和尚的嘉言懿行,没办法永远流传于世,何等的哀伤叹息啊!然而以一位异地来的僧人,能够令莲池大师归依他而出家,可以想见老和尚的为人。

事见云栖法汇[6]莲池大师塔铭中。其派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大师正在殊字辈。其改为袾(zhū)者[7],以洪武时,有一高僧,洪武诏见,甚加优宠,特以玉盏,赐乳令服。因咏谢恩诗,有一盏琼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之句。洪武姓朱,遂谓殊者,歹朱,是骂己。即令斩之。及斩,乃悟其非骂,而已悔无所及矣。此宿世杀业所感,业力现时,不能自主。杀业之难消如此,可不戒哉。

此事可以去看《云栖法汇》中莲池大师塔铭中的文。他的派系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这是指他那个皈依辈分的排序)。莲池大师正在“殊”字辈。他改为“袾”字的原因,是因为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高僧,洪武帝朱元璋诏见他,很是优待恩宠,特别用玉盏,赐乳给他喝。高僧因此写了一篇谢恩诗,其中有一句:一盏琼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洪武帝姓朱,于是认为“殊”字,就是歹朱,是骂自己。就命令将这位高僧斩首。等到斩首之后,才觉悟到他不是骂自己,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是宿世的杀业所感,业力现前时,不能够自主。杀业如此难以消除,能不戒惧谨慎吗?

如来于诸戒之中,皆以杀戒居首。其深慈大悲,至极无加矣。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谤毁。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戮,可不哀哉。

如来在诸多戒律之中,都是将杀戒放在第一。佛陀的深慈大悲,到了极点,无以复加。然而迷惑颠倒的愚昧凡夫,却不知道感恩,反而加以谤毁。这样,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害,能不悲哀吗?

🔎 ◤…读书会第361天…◢
莲池大师以此之故,去歹加衣,而用袾字。世多不察,每每讹作从示之祩(zhù)[8]。其不识字义,粗心浮气,有如此者。而大师慎微杜祸正名顺言之道,遂因之埋没。惜哉。

莲池大师因此之故,去掉歹旁,加上衣旁,而用“袾”字。世人大多不仔细体察,每每错写成从示旁的“祩”字。不认识字的意义,心粗气浮,就有如此的错误。而莲池大师谨小慎微,杜绝祸患,正名顺言的法道,因此而埋没。可惜啊!

无门洞者,即今之湘子洞。意昔或名湘子洞,老人居之,改为无门洞。及老人去世,无知僧俗,不知无门之义。以韩湘子[9]修行成仙为奇,故仍呼为湘子洞耳。

无门洞,就是现今的湘子洞。我想过去或许叫湘子洞,老和尚居住后,改名为无门洞。等到老和尚去世后,无知的僧俗,不知道无门的含义。以韩湘子修行成仙,认为这是奇事,所以仍就称为湘子洞罢了。

何以知之,南五台山,无有大洞,可以住人。亦无有洞,名无门者。唯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兼复僻居山后,上下悬崖。而逼近圣泉,柴水方便。又复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皆所不至。洵[10]为办道最胜之地。咸同以来,兵火连绵,以故久无人住。

如何知道是如此呢?南五台山,没有大的山洞可以住人。也没有山洞,名为无门洞。唯有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又加上洞口偏僻在山后,上面下面都是悬崖。且接近圣泉,拾柴取水很方便。另外,山洞的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都不会到这个地方。实在是办道最殊胜的地方。咸丰、同治年以来,兵火连绵,所以很久无人居住。

至光绪初,法忍[11]冶开[12]等老,卜居[13]于此,至今成大兰若[14]。而道由人宏,地由人灵,可不信哉。名无门者,盖以大士以普门法道,度脱众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无门。亦取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之义。须知无门即是普门。

到了光绪初年,法忍、冶开等老和尚,选择住在这个地方,到现在成了一处大的阿兰若。佛道由人来宏扬,福地由人而具灵气,能不信吗?名为“无门”的原因,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以普门的法道,度脱众生。老和尚效法观世音大士,称他的居住处为“无门”。也是取《楞伽经》中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的旨义。必须知道无门就是普门。

🔎 ◤…读书会第362天…◢
良以法法头头,迷之则皆可起惑造业,悟之则皆可断惑证真。故楞严二十五圣,于六根[15],六尘[16],六识[17],七大[18],各证圆通。故无一法不是三谛[19]妙理,亦无一法不契三德[20]秘藏。唯其普皆是门,故不须另立一门,而号为无门焉。

实在因为每一法每一事,迷惑的话,就全都可以起惑造业,觉悟的话,就全都可以断惑证真。所以《楞严经》中的二十五位圣人,在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自证得圆通。所以没有一法不是空假中三谛妙理,也没有一法不契合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普皆是门,所以不须要另外立一个门,而号为“无门”啊!

居士幸住此山,谅亦宿受此老之法润所致。宜将此意详告大茅篷主僧。令知有高人故事,及无上甚深之真正名目在。不可仍以外道虚名,相沿传去,以致失却佛法中之正名耳。

居士有幸住在这座山,想必也是宿世受过这位老和尚的法雨滋润所致。应该将这个意思详细的告诉大茅篷的主事僧人。令他们知道有高人的故事,以及无上甚深的真正名目所在。不可仍以外道的虚名,相沿流传开去,以致失去了佛法中的正名啊!

摄身岩者。以其峰峦陡峻,壁立万仞。至其巅者,向下望之,不禁战兢惕厉[21],身心悚然,妄想消灭,正念昭彰。即楞严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意。

摄身岩,因为它的峰峦陡峻,壁立万仞。到了山顶,向下望去,不禁战战兢兢,警惕谨慎,身心恐惧,妄想消灭,正念昭彰。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意。

盖以身为总名,六属别目。以总摄别,故但曰摄身耳。其后哲人悉没,志乘佚失。无知僧俗,遂讹作舍身。以讹传讹,无人改正。诬罔名山,莫此为甚。岂有菩萨现身亲开之山,而以此害道误人之名,以名其山峰之理乎。

因为色身是总名,六根属于具体分类的名目。以总名概括诸类,所以只说“摄身”罢了。后来智慧卓越的人都隐没了,史籍也遗失了。无知的僧俗,于是错讹成“舍身”。以讹传讹,无人改正。诬陷毁谤名山,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哪有观世音菩萨现身亲自开辟的山,而用这样害道误人的名称,来命名山峰的道理呢?

又有魔民,造作魔说,谓观音于此舍身,方成道果,以诳惑愚夫愚妇。如是齐东无稽之谈[22]。玷污大士,贻辱[23]法道,招外道之邪谤,启愚人之魔思,为害诚非浅浅。此与普陀以观音眺作观音跳,同一魔见。诚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又有魔民,造作魔说,说观世音菩萨在此处舍身,方成道果,来诳惑普通百姓。这样道听途说的无稽之谈。污辱菩萨,羞辱佛法,招来外道的邪说诽谤,开启愚人的魔思乱想,这个祸害实在不浅。这与普陀山将“观音眺”误作“观音跳”,是同一种魔见。实在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南五台山,开山缘起,昔年毫无根据。光绪十一年,光住大顶,亲侍大士香火[24]。一日下山,至刘村西寺中(系大顶下院),见有数碑,所载皆非最初缘起。中有一碑,被水垢封蔽,成一石板。光取砖磨之,乃元至元七年依古碑所序之缘起碑也。

南五台山,开山的缘起,过去毫无根据可查。光绪十一年,我住在大顶寺,亲自侍奉观世音大士的香火。有一天下山,到了刘村西寺中(是大顶寺的下院),见到有几块石碑,所记载的都不是最初的缘起。中间有一石碑,被水渍污垢封盖遮蔽,成了一块石板。我取来砖石加以磨擦,发现这是元朝至元七年(1340)依古碑所序的缘起碑。

使光不磨出,安知无知俗僧,不取之以作石板用乎。则大士救苦不思议灵迹,永劫埋没矣。今幸失而复得,故为居士详言耳。碑记钞奉,并祈存览(碑记列入附录)。

假使我不磨出文字,怎能保证无知的俗僧,不取来当作石板用呢?那么观世音大士救苦不思议的灵感事迹,就永远被埋没了啊!现在有幸失而复得,所以为居士详细说说罢了。石碑记于文钞奉上,并祈望你保存阅览(石碑记文,列在附录中)。

 

< 学习笔记 >

[1]高鹤年:佛教居士。十九岁起四处行脚,于全国许多地方结茅庵居,有徐霞客第二之称。与印祖交往甚密,携其文稿刊行于《佛学丛报》。(后由徐蔚如结印成册,即《印光法师文钞》。)著有《名山游访记》,记录沿途之见闻,近代著名高僧大德虚云、印光、谛闲、来果等大德为之作序。文钞《名山游访记序》(<三编・卷四>)云:“近世缁素中,唯高鹤年居士,游历最为广远。”

[2]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降伏毒龙:《南五台山示迹记》记载,南五台是观音大士降伏毒龙,现比丘身所开的道场。隋文帝年间,山中有毒龙变化成道士卖药,称服用后可以得道升天。其实是使用妖术,将服药之人带回山中吃掉。有比丘在峰顶结茅,并用佛法神力降服毒龙,使百姓免受危害。第二年比丘圆寂,天现瑞相,大家才知道比丘实为观音大士所示现。比丘事迹上奏后,隋文帝敕命收骨起塔,赐号“观音台寺”,自此香火不断。又因数次出现五色圆相、祥云等瑞相,宋太祖敕赐“五台山圆光寺”。

[3]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为陕西的农、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之地区。

[4]云亡:1.逃亡。2.死亡。

[5]志乘:1.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6]云栖法汇:为莲池大师全集。大师一生著述甚丰,由其僧俗弟子及居士王宇春等十六人按“释经”、“辑古”和“手著”三大类汇集为《云栖法汇》。

[7]袾:1.纯赤色的衣服。2.美好。

[8]祩:古同“祝”。诅咒。

[9]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愈的族孙。曾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曾聚盆覆土,顷刻开,以花片上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句子出示给韩愈看,韩愈当时不理解。后来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被贬官去潮阳,途中行至蓝关遇雪,韩湘冒雪而来,并对其说花上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传说中韩湘得道成仙之事,即由此附会而来。

[10]洵:诚实,实在。

[11]法忍:赤山老人(赤山,今江苏镇江市)。清朝。清末禅宗四大尊宿之一。(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的威仪第一、宝华山圣祖和尚的戒行第一、金山寺大定和尚的禅定第一、赤山法忍禅师智慧第一)

[12]冶开:清熔法师。清朝。临济宗。字冶开。于上海静安寺创设中华佛教总会。

[13]卜居: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择地居住。

[14]兰若:梵语“阿兰若”之略称。意译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原为比丘洁身修行之处,后亦用以称一般佛寺。

[15]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16]六尘:指六根所缘的外境,能染污人心,故称。色、声、香、味、触、法。

[17]六识:由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分别作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

[18]七大:指组成众生世间的七个因素。“大”乃周遍法界之意。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

[19]三谛:天台宗所立之三种真理。谛,谛审,仔细审核辨认。指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
(1)空谛,亦作真谛、无谛。指诸法没有实体;
(2)假谛,亦作俗谛、有谛。指诸法皆是幻有;
(3)中谛,亦作中道第一义谛。指诸法既非无也非有。

[20]三德:成佛之后所证得的三种德。文钞《三余德堂名说》(<续编・卷下>)云:“此之三德,悉不相离,约义分三。实则一尚不立,何况有三。”
(1)法身德,佛之本体,常住不灭,无不周遍;
(2)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佛的智慧无量无边;
(3)解脱德,佛所证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

[21]战兢惕厉:保持危机警戒感,戒慎忧惧。战兢,畏惧戒慎的样子。惕厉,亦作“惕励”。警惕,戒惧。◇《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品德高尚的君子,白日孜孜上进,夜晚更是小心谨慎更甚于白日,所以不会犯大错。)

[22]齐东无稽之谈:齐东野语。比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之言。◇《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之徒咸丘蒙听闻往昔舜帝立天子之事,问孟子是否属实。孟子答回答,这不是君子所说的,是齐国东郊老百姓的野话。)

[23]贻辱:使蒙受羞辱。

[24]光住大顶,亲侍大士香火:大顶,南五台山最高处,指观音台。光绪十一年(1885),道纯师父命时年二十五岁的印祖到观音台圆光寺看管观音殿。印祖在此间参访了南五台的各处寺庙,但一直没有找到南五台山的开山缘起之根据。直至某日,在圆光寺下院的刘村西寺中发现石碑,碑刻字迹为《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