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361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361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一段接着讲莲池大师把殊胜的殊字改成了袾,就叫袾宏。这是为了避免触及当朝皇帝的忌讳。但是世间的人不去仔细体察大师改名的所以然,把衣字旁的“袾”跟示字旁的“祩”弄混了。本来这么一个可以体现祖师爷智慧公案,结果由于这样的错误,就给埋没了。
再往下,印祖又讲到一个关于无门洞的误会。这个洞可能最初就叫湘子洞,后来文理老和尚住在这里,把它改成无门洞。老和尚去世以后,有一些无知僧俗搞不清楚无门的内涵,就依旧把它叫做湘子洞。
印祖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南五台山,无有大洞,可以住人。亦无有洞,名无门者。唯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兼复僻居山后,上下悬崖。而逼近圣泉,柴水方便。又复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皆所不至。洵为办道最胜之地。”就是说,这个洞是天然优良的道人用功的地方。正因为有这样的优越条件,所以老和尚才卜居此处修道。
这个洞还是有点历史的,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一直是兵火连绵,所以就没人来这里住了。到了光绪年初,就有大德来到这里,比如法忍老和尚、冶开老和尚等。他们找到这个地方修行,慢慢的,这里就成了一处大的阿兰若(闲静处)。阿兰若也叫做无诤,与世无诤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由于这些大德的感召力,所以渐渐成了一座大道场。所以印祖说,佛法是由于人的弘扬才有道,有福之地、吉祥之地是因为有吉祥人的灵气。
下面印祖就借无门给高鹤年居士说法了。什么叫做无门?印祖说:“名无门者,盖以大士以普门法道,度脱众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无门。亦取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之义。须知无门即是普门。”就是观音菩萨在这里示现普门度众生。文理老和尚效仿观音菩萨弘法的功德,把这个洞叫做无门洞。老人家取这么一个名字,也是有经教依据的,取自《楞伽经》里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以印祖说无门就是普门。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与高鹤年居士书》
➤ 文钞读书会:第360天第361天第3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