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 ◤…读书会第220天…◢
昨接来书,言及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可谓见理透彻。周之开国,基于三太[1]。而文王[2]之圣,由于胎教。是知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则其子纵不为王季[3]文王周公[4]。而为非作奸,盖亦鲜矣。

昨天接到你的来信,说到教育好女儿,是齐家治国的根本,可说是见理透彻。周朝建国的基础是从三太开始的。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由于受到了良好的胎教。由此我们知道世间之所以没有圣贤,是因为缺少了圣贤的母亲。假如世人的母亲都能像三太一样,那么她们的孩子纵然不能成为王季(太姜与公亶父姬亶之子)、文王(太任与王季姬历之子)、周公(太姒与文王姬昌之子)那样贤德的人,也很少会是为非作歹之徒。

🔎 ◤…读书会第221天…◢
而世人只知爱女,任性憍惯,不知以母仪为教。此吾国之一大不幸也。人少时常近于母,故受其习染最深。今日之人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当以教女为急务。勿曰此异姓之人,吾何徒受此忧劳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属莫大功德。况女能德镇坤维[5],其子女必能肖其懿范[6]。荣何如之。况自己子孙之媳,亦人家之女乎。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

然而世人只知道溺爱女儿,任性骄惯,却不知道用人母的仪范进行言行身教。这是我们国家一大不幸啊。孩子小时候常跟在母亲身边,所以受母亲的影响最大。今天的女儿就是明天的母亲。我们想经营好家庭,建设好国家,应当将教育女儿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不要认为她将来是外姓人,我何必白白地为她操心操劳呢?要知道为社会培养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是莫大的功德,何况女子能用自己的德行镇守住社会坤维秩序,她的子女必能仿效母亲美好的风范。还有比这更荣幸的吗!况且自己子孙的媳妇也是别人家的女儿啊。想要使国和家都振兴崛起,只有贤良的母亲才能起到助力的作用。

🔎 ◤…读书会第222天…◢
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即佛法中赖佛偷生之蟒流僧[7],一一皆非好母所生。使其母果贤,断不至下劣一至于此。惜哉。

世间如果没有好母亲,那么国中就没有好公民,家中就没有好子女。就连佛门中那些依赖着佛法苟且偷生的蟒流僧人,他们也全都不是贤良的母亲所生的。假如他们的母亲很贤良,所生的孩子断然不至于卑劣到如此程度,可惜啊!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修身,齐家,治国,亲民之道,无不具足。古今来文章盖一时,功业喧宇宙者。与夫至孝仁人,千古景仰。人徒知其迹,而未究其本。若详考其来脉,则其精神志节,皆由学佛以培植之。

佛法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如同一场雨普遍地滋润万物,从而使得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修身、齐家、治国、亲民各方面的道理一一全都具备。古往今来那些文章盖世无双,建立不朽功业,以及千古受人景仰的至孝仁人,人们只知道他们的事迹,却没有探究这些事迹的本原。如果详细考察来龙去脉,就知道他们的志向节操都是通过学佛而培植起来的。

他则不必提起。且如宋儒发明圣人心法,尚资佛法,以为模范。况其他哉。但宋儒气量狭小。欲后世谓己智所为,因故作辟佛之语,为掩耳盗铃之计。自宋而元而明,莫不皆然。

其他的且不必提了,就比如宋代的儒家学者,他们发挥阐明儒家圣人的心法,尚且借助和效仿佛法,更何况其他的人呢?但是宋儒气量狭小,想让后世的人们认为这些心法都是出自于他们自己的智慧,所以故意说些破斥佛教的话,搬弄些掩耳盗铃的伎量。从宋到元再到明代,都是这样。

试悉心考察,谁不取佛法以自益。至于讲静坐,讲参究,是其用功之发现处。临终预知时至,谈笑坐逝,乃其末后之发现处。如此诸说话,诸事迹,载于理学传记中者,不一而足。岂学佛即为社会之忧乎。

试让我们细心地观察一下,谁不吸取佛法来让自己获益呢?至于讲静坐,讲参究,是他们平时用功的发现处。临终之时能预先知道时间,谈笑坐逝,乃是他们末后发现处。象这些说法、各项事迹记载在理学传记中的有很多。学佛哪能是社会的忧患呢?

🔎 ◤…读书会第223天…◢
宋葛繁[8]之日行利人事。赵阅道[9]之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袁了凡之立命,周梦颜之著书。莫不汲汲然[10]企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明因果,示罪福。使人知举心动念,天地鬼神,无不悉知悉见。虽欲欺人,以天地鬼神悉知悉见,而有所不敢。从兹勉力为善,实心戒恶。虽最刚强难化,不可以理喻者。闻三世因果之道,必渐行戢敛[11],以致转暴恶为良善者,不知其几。

宋朝葛繁大夫,每天要做利益他人的事。赵阅道每天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夜晚必定烧香禀告天帝。袁了凡行善改变命运,周梦颜写下《安士全书》。没有不是急切的希望人们,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显明因果,展示罪福。使人们知道我们举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全都知道,全都看见的。即使想要欺骗别人,因为天地鬼神全都知道,全都看见,从而有所畏惧而不敢欺瞒。从此努力为善,以真实心戒恶。即使是最刚强难化的、不可以理喻的人,听到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必定渐渐的收敛,不敢放肆,以至于最终转暴恶为良善的,不知有多少!

🔎 ◤…读书会第224天…◢
窃谓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唯疾病患难,更为婴心[12]。小儿甫[13]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14],福臻[15]于不知。而关煞[16]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

我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都是无微不至的。而当儿女有了疾病灾难,就尤其挂心。小孩子刚刚能说话以后,就教他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南无观世音菩萨”。那么即使过去世培的福少,承着这种称念佛号的善力,必定能够使灾祸在发生之前就被消灭,福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加。而各种灾难病苦,也就不用担心了。

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

稍微知道人事时,就教他学习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以及三世因果这些明显的事理。使他学习后而成为习惯。在小时候不敢残暴对待那些微细的虫蚁,长大后就不至于做出奸恶之事,而成为父母祖先的耻辱。

🔎 ◤…读书会第225天…◢
佛法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夫唱妇随,主义仆忠。虽统名为出世之法,实具足乎经世良谟(mó)[17]。经世良谟,亦同儒教。但儒教只令人尽义,而佛教一一各言因果。尽义则可教上智,难化下愚。因果则上智下愚,无不受益。

佛法,遇到父亲给他讲慈爱,遇到儿子给他讲孝道,遇到兄长给他讲友爱,遇到弟弟给他讲恭敬,丈夫倡导,妻子相随,主人仁义,仆人忠心。虽然统称为出世之法,实际具足了治理国事的良谋。佛法所讲的治国良谋,和儒教所讲的相同。但是儒教只是教人克尽仁义,而佛教,每件事都讲到因果。克尽仁义,可以教导上根利智的人,难以教化下根愚钝的人。讲因果,上根利智下根愚钝这二种人,没有不受到利益的。

今之社会,专以智巧而为主体。故发而为事,则借为民作共和幸福之名,成同室操戈之实。使国势日危,人民日益困悴于争意气,争权力中。若是结果,总以不知因果报应。使人人知因果,则自利利他,己立立人矣。何至如此其极乎。

现今的社会,专门以机谋巧诈作为主导思想。这种思想显发出来,就是借着“为人民创造共和幸福”的名义,而实际上干着自相残杀的勾当。从而使得国势日渐危险,人民在意气的斗乱和权力的争夺中,一天比一天困乏憔悴。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因果报应。假使人人知道因果,就会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自己成就,也使他人成就了。何至于到如此极端的地步呢?

🔎 ◤…读书会第226天…◢
所谓小儿学佛者,学其前来所说数义而已。岂即令其参禅悟性,阅教观心等耶。王君未知佛法,所以过虑如是之甚。若即其言而推之,殆[18]将毕世不敢言及佛法矣。答王君书,当并光所说之意而融会之,则更阔大矣。

所说的让小孩子学佛,就是指学习前面所说的几个义理(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三世因果等)而已。哪里是要先教他们参禅开悟,阅读教典,观照自心呢?王居士不了解佛法,所以才会顾虑得这样多。如果按照他的话来推求,就将一辈子也不敢谈及佛法了。你给王居士回信时,应当结合我所说的意思来融会,那么就更加宽阔博大了。

法名如数写来。窃谓小儿取一名,恰当即已,何必定取三名。孔子之名,原是乳名。岂乳名便只可儿时用乎。法名亦后世所立。佛诸弟子,莫不皆是在家俗名。今之取法名者,以别其入法与否。

法名按照你所请求的一一写下来了。我认为小孩子取一个名字,恰当就可以了,何必要取三个名字。孔子的名字,原本是乳名。谁说乳名就只可以小时候用呢?取法名这件事,也是后世的人建立的。佛陀的诸位弟子,都用的是在家的俗名(舍利弗等)。现今取法名,是为了和没有皈依佛法时相区分而已。

若儿女辈俗名,最初即取好,毕生可用。何须络索二三耶。先尽人事,后听天命。人谋不及处,以三宝之威神是托。则冥冥中自有不思议之转旋矣。

就好像儿女的俗名一样,最初取好了,一生都可以使用。何必要啰嗦的取二、三个名字呢?凡事先尽人力去做,做不到的听从上天的旨意。所以,遇到人力不能做到的地方,就依托三宝的威神加被。那么在冥冥当中,自然有不思议的扭转挽回啊。

 

< 学习笔记 >

[1]三太:周朝三大贤母,合称“三太”。后世“太太”称谓即由此而来。
(1)太姜,姬亶(dǎn)之妻,周文王之祖母,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姬亶,公亶父,上古周氏族的领袖。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为“周太王”。
(2)太任,季历之妻,周文王之母。
(3)太姒(sì),周文王之妻,生武王、周公。

[2]文王:周文王。姬昌。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3]王季:季历。周文王的父亲。

[4]周公:姬旦,亦称叔旦、周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5]德镇坤维:道德可以维持女界安定。坤维,妇女界。坤,《易》卦名,表示阴性、女性。

[6]肖其懿范:仿效其美好的风范。懿范,美好的道德风范,专用以赞美妇女的好品德。

[7]蟒流僧:像二流子那样游游荡荡、不务正业的懒汉僧人。蟒,同“氓”。

[8]葛繁:北宋官员。号鹤林居士。平时普劝僧人和在家人念佛求生西方,感化很多人。曾在礼诵时,有舍利从天而降。坚持每天做好事,成语“日行一善”即出自其人。

[9]赵阅道:北宋官员。崇信佛法,厉行断恶修善。《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10]汲汲然:形容急切、急于得到的样子。

[11]戢敛:收敛,不敢放肆。

[12]婴心:关心,挂心。

[13]甫:刚刚,才。

[14]未萌:事情发生以前。◇《战国策・赵策二》。“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愚蠢的人对于已经成了的事实还昏昧不明,聪明的人则在事情还没有萌发的时候就已有所觉察了。)

[15]臻:到达,达到。

[16]关煞:命中注定的灾难,借指关口、难关。多特指小儿关煞,即未出童关之前所遇之难。

[17]经世良谟:治理国事的良策。经世,1.治理国事。2.阅历世事。良谟,良策,妙计。谟,同谋。

[18]殆: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