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 ◤…读书会第233天…◢
灵峰老人,乃末法绝无而仅有者。其言句理事具足,利益叵测。随人分量,各受其益。

灵峰蕅益大师,是末法时期绝无而仅有的大善知识。他的语言文句,理论和事相都已圆满具备了,其中的利益不能测度。每个人都可以随自己的根器,各自从中受益。

子弟之有才华,有善教,则易于成就正器。无善教,则多分流为败种。

子弟当中有才华的,如果能受到良善的教育,就容易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没有受到良善的教育,就大多成为败种。

今日之民不聊生,国步艰难,几于蹶覆者。皆有才华无善教者,渐渐酿成之也。无才华,固宜教其诚实。有才华,益宜教其诚实。

现在民不聊生,国运艰难,几乎到了覆灭的边缘。都是那些有才华却没有受到良善教育的人渐渐酿造成的啊。没有才华的人,固然要教导他诚实。有才华的人,更应该教他诚实。

然诚实亦可伪为。最初即以因果报应,及人之一举心动念,天地鬼神一一悉知悉见,作常途训诲。而阴骘文,感应篇,必令其熟读。且勿谓此非佛书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浅近,若以远大之深理言之,则难于领会。

然而诚实也是可以装出来的,一开始就应该把因果报应,以及人一举心一动念,天地鬼神尽知尽见,这些道理作为日常的训导。而《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一定要让他们熟读,千万不要认为这些不是佛书就忽视。因为凡夫的心量浅近,如果把远大高深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就难以领会。

此等书,老幼俱可闻而获益。而况德无常师,主善为师[1]乎。佛尚以死尸粪秽毒蛇,令人作观,以之证阿罗汉者,逾恒河沙。况此种贴实[2]存养[3]省察[4]之言句乎。

这些书,不管老人孩子听闻后都可以获得利益。在修养品德这件事上面,没有固定的老师,所有导人向善的人或事物都可以作为老师。佛陀尚且会用死尸、粪秽、毒蛇这类事物,教人观想修行,通过这种方式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数量比恒河沙还多。更何况是这些贴近日常实际,修身养性,自我省察的言句呢?

🔎 ◤…读书会第234天…◢
楞严一经,不知净土者读之,则为破净土之元勋。知净土者读之,则为宏净土之善导。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难,净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虽阴[5]破一二,尚或著魔发狂,为地狱种子。而且二十四圆通之工夫,今人谁能修习。

《楞严经》,对于不懂净土法门的人读了,会成为破斥净土的元勋;对于懂净土法门的人读了,就成了宏扬净土的善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靠自力悟道的困难,仗佛力往生净土的容易,以及十法界的事理因果,《楞严经》中都讲得了了分明。如果不依靠佛力,就算五阴被破一二,尚且有可能着魔发狂,而成为地狱种子。况且经中所说(除大势至念佛圆通外)的二十四种圆通的功夫,现在的人有谁能修习呢?

唯如子忆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净念相继,自可亲证三摩[6]。知好歹者读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为通家,无心了生死耳。

只有“如子忆母”的念佛法门,凡是有心的人,都可以依教奉行。只要能够净念相继,自然可以亲自证得三摩地。知道好歹的人读了,哪里还肯只靠自力修持,而不仰仗佛力呢?不知道好歹的人,就正好相反了。他们只想图个通家的虚名,而不是真心想了脱生死啊。

 

< 学习笔记 >

[1]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受教求知不必有固定的对象,有道德、有专长的人即可为师。常师,指固定不变的标准。师,学习,效法。语出《尚书・咸有一德》。

[2]贴实:扎实,不虚浮。

[3]存养:保存本心,培养善性。语出《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4]省察: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5]阴:指五阴。亦称“五蕴”。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阴,遮盖,指(五种事情)遮盖了人的本性,使得人的心迷惑,造恶不断。

[6]三摩:亦称“三昧”。正定之意,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