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庐山青莲寺启建莲社缘起疏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而其全体大用,悉在众生一念心中。但以迷而未悟,遂致于本无生死中,妄受生死轮回之苦。故我释迦世尊,特垂哀愍,示生世间,以施拯济。于是弃舍国荣,出家修道,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欲使一切众生,悉皆彻证自心,圆成佛道,于是随机说法,应病与药。

佛法至理如法界一般广大,如虚空一般透彻。然而,佛法的全部功用,都在众生的一念心性当中。只是因为众生迷惑没有觉悟,才导致轮回于本属虚无的生死苦海之中,徒然承受生死轮回的痛苦。所以我本师释迦世尊,特别垂示哀愍,示生在五浊世间,来施以拯救拔济。于是悉达多太子弃舍国位荣耀,出家修道,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想要使一切众生,都能彻证自心,圆成佛道,于是随众生根机而说法,应众生之病给与法药。

俾彼善根成熟者,顿证无余涅槃,善根未熟者,随分各得利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虽则大小权实不同,偏圆顿渐有异。在佛本心,无非欲直授己所证之觉道,以机多不契,故不得不曲垂方便以摄受耳。致于出世本怀,未能顿畅。

使得善根成熟的众生,顿时证入无余涅槃,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随自己的力分,各自得到利益。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虽然有大乘、小乘、权教、实教的不同,偏、圆、顿、渐有所差异。佛陀的本意,无非是想要直接传授他亲自证得的无上觉道,但因为众生根机大多不能契入,所以不得不委曲垂示方便法门,来加以摄受,而佛陀出世想让众生出离轮回的初衷,无法立即实现。

由是于常途教理外,开一特别法门,所谓念佛求生净土,使彼若圣若凡,若愚若智,同于现生,出离生死。俾已破无明者,圆证法身,具足烦惑者,亦登不退,其功勋利益,出于一代时教之上,诚可谓至圆至顿之教外别传也。

所以,佛陀在常途教理之外,又开启一个特别的法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使得不论圣人或凡夫,愚痴或智慧,同样都在现生,出离生死。使已破无明的菩萨,圆证清净法身,具足烦惑的凡夫,也能登上不退位。这种功勋利益,超出于佛陀一代时教之上,实在可说是成就最圆满、了生死最方便迅速的教外别传啊!

以故一切大乘经中,无不显阐赞导,一切菩萨祖师,无不依教奉行,以其为三世诸佛普度众生之大道,九界众生圆证佛果之妙法也。

所以一切大乘经中,对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都有明确的阐述,并赞叹提倡;一切菩萨祖师们,全都依照这些经教奉行,并认为净土法门是三世诸佛普度众生的大道、九法界众生圆证佛果的妙法啊!

及至大法东来,远公大师,首于庐山东林,宏扬此法。一时缁素高人,咸皆云集川赴。而庐山之名,净土之法,人皆景仰而修持焉。

等到佛法东来,慧远大师,率先在庐山东林寺,宏扬此净土法门。一时间,僧俗高人,皆来此地,汇集如云,奔赴如川。因而庐山之名,净土之法,人人都景仰并来修持了。

自兹厥后,所有律教禅密,莫不以求生净土为返本还元之末后一著,以故莲风扇于中外,法利遍及古今。况兹时丁末法,人根陋劣,更宜专修此法,以期现生了脱。

从此以后,所有的律、教、禅、密诸宗,无不以求生净土,为返本还元的最后一著。所以莲宗之风普扇于中外,佛法之利遍及古今。何况现在时值末法,人的根机顽陋低劣,更加应该专修此法,以期现生了生脱死。

而庐山最胜之地,青莲寺适当其基。高踞山巅,其形势固天然一朵莲华。故晋之黄谷大师,继远公之宏猷[1],建寺其中,以阐扬莲宗也。自晋迄清,千五百余年,由高人相继住持,故莲风常得丕振[2]

庐山最殊胜的地方,当属青莲寺所在之地。高踞在山顶上,周围的形势就像天然的一朵莲华。所以晋朝的黄谷大师,继承慧远大师的宏大志略,在其中建了一座寺院,来阐扬净土宗。从晋朝到清朝,有一千五百多年,由高人相继住持,因而净土宗风常得大振。

至洪杨之乱,悉成劫灰,法道式微,无人恢复,致令千余年选佛道场,竟成荒山,可不哀哉。

到了太平天国的洪杨之乱,就都成为了兵劫烟灰,佛法正道衰微残败,没有人来恢复,导致一千多年的选佛道场,竟然成了荒山,这能不悲哀吗?

爰有妙培大师,系微军老人[3]之高足弟子,恪遵师训,笃修净业。特往红螺[4],参学多年,今春来游庐山,至其寺基,见其形如莲华,而复前临三叠之瀑布,后倚五老之雄峰,左右则有狮子象鼻二峰,以为卫护,殆天造地设一净土道场,不忍永令湮没,遂发愿恢复,以宏莲宗。

现有妙培大师,是微军老人的高足弟子,谨慎遵守师父的训导,专心修习净业。特别前往红螺山,参学多年,今年春天来到庐山,到了这座寺院的基址,看到周围的形状如莲华,又加上寺前面临三叠瀑布,后面倚靠五老雄峰,左右则有狮子、象鼻二峰,作为卫护,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个净土道场,不忍心永远令古寺湮没,于是发愿来恢复,以宏扬净土宗。

乃与上海诸大居士商榷,先募千余元,用建念佛堂一座,僧寮数间,安真心办道数人,六时行道,用继远公芳规[5]。待后有大功德主,则随力扩充。以财力维艰,行道是急,故不得不随分随力,以期修持得益,而不致有碍净业也。

因此与上海的诸位大居士商量,先募集一千多元,用来建造念佛堂一座,僧寮几间,安置真心办道的几个人,一天六时修行办道,用来继承慧远大师的美好仪规。等待以后有了大功德主,则随力来扩充修建,因为资财物力很艰辛,修行办道是急务,所以不得不随分随力,以期修持得益,而不致有碍净业啊!

其结社之法,一遵远公成规,人不论僧俗,必须具真信愿,决定求生西方。又须各持斋戒,清净身口意业,朝暮课诵,三时念佛,除有病,及公事外,概不得避懒偷安。暇则随意礼诵坐禅,但取其于道有益而已。唯不得习学诗文,泛览俗典,以及闲谈杂话,虚度光阴。

其结社的办法,一概遵照慧远大师的成规,人不论是僧是俗,必须具足真信切愿,决定求生西方。又必须各自守持斋戒,清净身口意业,朝暮课诵,三时念佛,除有病,以及公事之外,一概不得避懒偷安。闲暇则随意礼诵坐禅,但取其对修道有利益而已。唯独不得学习诗文,广阅世俗文典,以及闲谈杂话,虚度光阴。

昔远公结社,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皆佛门栋梁,儒宗山斗。今则人根陋劣,远不及昔,而即心本具之佛性,三根普被之法门,古今固无二致。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事,岂不自我而修,自我而证乎哉。用是谨立简章,以勖同志。

过去慧远大师结莲社,有一百二十三人,全都是佛门的栋梁之才,儒宗的泰山北斗。现今则人根陋劣,远远比不上过去,而即心本具的佛性,三根普被的法门,古今却是没有不一样的。那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义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事修,难道不是从自身修起,从自身证得吗?因此谨立简章,来勉励同志。

又祈诸大檀越,发菩提心,各相护持,输金输粟,转劝转募,俾含空宝殿,指日成功,满月金容,经劫常住。莲社兴而宗风丕振,正法盛而灾障潜消。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pián zhēn),现生备膺五福,临终高登九品。

又祈望诸位大檀越,发菩提心,各相护持,布施金钱米谷,辗转劝导筹募,使得宏伟广阔的宝殿,克期而可以建成,佛陀犹如满月的金容,经长久劫而常住世间。莲社兴起而净宗之风大振,正法兴盛而各种灾障潜消。将可见到,佛天如祥云庇护,吉祥瑞庆并至,现生各自获得五福,临终高登九品莲台。

如是则可谓真大丈夫,真佛弟子,上不孤于佛化,下不负于己灵。所愿见者闻者,同修此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乃至遍界,则世界太平,人民安乐矣。不胜馨香祷祝[6]之至。

如是则可说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佛弟子,上不辜负佛陀的教化,下不辜负自己的性灵。祈愿见到听到的人,同修此净宗之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乃至遍及全世界,那将世界太平,人民安乐啊!想到这里,不禁要虔诚地焚香祈祷啊!

 

< 学习笔记 >

[1]宏猷:洪猷。远大的谋略,宏伟的计划。猷,计谋,打算。

[2]丕振:1.大力振兴。2.大震。

[3]微军:清朝禅宗。事迹不详。民国七年,江味农居士礼微军禅师为师,受菩萨戒,法名妙熙。

[4]红螺:指红螺寺。位于北京怀柔县北的红螺山南麓,始建于唐朝。

[5]芳规:前贤的遗规。

[6]馨香祷祝:真诚地期望。馨香,烧香。祷祝,祷告祝愿。◇《尚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没有明德芳香的祭祀,升闻于上天;只有老百姓的怨气和群臣私自饮酒的腥气,升闻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