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裘焯(zhuō)庭先生与其夫人双寿序发隐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由其具赞天地之化育,振乾坤之纲维之功能德用,故得此嘉名。

人在天地之间,实在很渺小,为何能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人都可以作佛。由于人具有协助天地教化培育万物,振兴天下法度的功能德用,所以得到三才之一的美名。

彼不自振拔,甘为下愚,生为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并生有害于社会国家,死受苦于三途恶道者,乃不慎所习而致,非本具之天真佛性有异也。

那些不自我振作救拔,甘心成为下愚之人。活着,是行肉走尸;死了,与草木同腐。并且,在生,有害于社会国家;死后,在三途恶道中受苦的人,是不审慎自己的习惯所导致的,不是本具的天真佛性有什么不同啊!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夫所谓赞天地之化育,振乾坤之纲维者,非专指有位者而言,虽匹夫匹妇,各能优为。

所以孔子说:人的先天本性是相近的,因为环境养成的习惯不同,人与人便有了差距。所谓的“协助天地的教化培育,振兴天下的法度”,并不是专指那些有权位的人来说的,虽然是普通百姓,也都能做到。

果能诚意正心,自修其身,以明其明德,其诚中达外,必致家人与邻里乡党亲戚朋友,群相观感,而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中。

果真能够诚意正心,自己修养好自身,来显明他光明正大的品德。那么,他的诚在心中,并显达于外表,必会使得家人与邻里乡党,亲戚朋友,大家观察他的品行而感动,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被潜移默化了。

是故一乡有善士,则一乡淳谨而靖谧,如汉陈寔(shí)婉训梁上君子,其乡之盗贼绝迹,鲁义姑欲存其兄之嗣,齐国之敌兵立退,此殆匹夫匹妇赞化育,振纲维之一端耳。

所以如果一个乡里有善人,那么一乡风气淳厚谨慎,而安定宁静。如汉朝的陈寔,婉转地训诲躲在梁上的小偷,那个乡里的盗贼就绝迹了;鲁义姑想要保护哥哥的儿子而不顾自己的儿子,齐国的敌兵就立即退走了。这都是普通百姓协助天地化育,振兴法度的一个方面罢了。

孟子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盖指其多分而言焉。当今之世,世道人心,陷溺已极,只期自私自利,置道德仁义于不顾,几于无可救药。

孟子说:在不得志的时候,就修养好自身;在得志的时候,就去利益天下,这是指大部分情况来说的。当今的世间,世道人心,已经陷溺到了极点。只是自私自利,不顾道德仁义,几乎是无可救药了。

然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倘人各兴起,负此责任,各各守分安命,知因识果,孝亲敬兄,敦笃宗族,严教子女,俾成良善,十数年间,世皆贤人,贤贤互益,必召天和,尚何天灾人祸之有。是知阐明因果,善教儿女,为天下太平之根本。

然而天下得不到治理,每个人都有责任。倘若每个人各自兴起,担负起这个责任,各各安守本分,安于命运,知道因果的道理,孝敬双亲,敬事兄长,敦厚笃实地对待宗族之人,严格教育子女,使他们成为良善之人,十几年后,世间都是贤人了。贤人与贤人互益,必定召至天地和气,哪里还会有天灾人祸呢?所以要知道,阐明因果道理,教育好儿女,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如裘焯庭夫妇,人皆知其有盛德热心,能以至诚无私心,孝亲敬兄,抚育诸侄,周给贫穷,振兴学校,深信佛法,及与因果,济度幽魂,救护生命,为一乡之标榜,作同人之模范,致使子女媳孙,同皆贤孝,家道兴隆,麟趾呈祥。

就像裘焯庭夫妇,人人都知道他们有盛德热心,能够以至诚无私的心,孝顺双亲,尊敬兄长,抚育诸位侄子,救济贫穷,振兴学校,深信佛法,以及因果,济度幽魂,救护生命,为一乡人的榜样,作大家的模范,致使子女媳孙,同样都很贤明孝敬,家道兴隆,子孙昌盛祥瑞。

而不知此德此心,固从无量劫来,禀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视同仁,自利利他之教之所习,兼资受生以来,得贤父母钧陶化育之所致也。

而人人却不知道,他们的美德善心,固然是从无量劫来,禀持着佛陀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视同仁,自利利他地教导行事,又加出生以来,得到贤善父母的熏陶化育所导致的。

先生与夫人将届七旬,同人欲为祝其期颐,敬录其实行,用佐寿筵,又祈不慧,随喜赞助。

先生与夫人将满七十岁了,大家想祝他们长命百岁,恭敬录出他们的真实行持,用来佐助七十大寿的筵席。又请我随喜赞助。

窃思先生夫人之德,序文具标,若徒作华丽之文,以为赞颂,不但非我所能,亦非我所宜,故推本而发其隐义以言之。

我想到,先生、夫人的美德,在序文中全都叙述了,如果只是作些华丽的文字,作为赞颂,不但不是我所能够做到的,而且也不是我所适宜做的,故推究根本而阐发其中的隐含之义来加以说明。

须知吾人之寿,原自无始无终,由其真如妙性,为烦恼惑业所蔽,故致随业升沉于六道轮回中,其寿便局促短小,不堪言状。

必须知道我们的寿命,原本是无始无终的。由于我们的真如妙性,被烦恼惑业所遮蔽,所以就随业力上升下沉在六道轮回之中。因而我们的寿命就局促短小,不堪言说了。

如来愍之,为说断惑证真之法,令其返本还元,超凡入圣,从中下手易而成功高者,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第一。

如来怜愍众生,为我们宣说了断惑证真的方法,令我们返本还元,超凡入圣。这其中下手容易,而成功高的法门,唯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第一。

其子愫(sù)楹,建安养堂,为二亲修净之所,实得祝寿之大体。待百年后,往生西方,证无量寿,方为孝子尊亲之究竟实义,方副同人颂德祝寿之景仰诚心也(愫楹,号佩净)。

裘焯庭夫妇的儿子裘愫楹,建造了安养堂,作为二亲修习净业的处所,对于为二亲祝寿来说,实在是很得体!待父母百年之后,往生西方,证无量寿,方才是孝子尊亲的究竟真实之义,方才符合大家赞颂美德,祝愿长寿的景仰诚心啊(裘愫楹,号佩净)!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