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唐氏先茔(yínɡ)附青莲尼塔发隐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也。其不能者,皆卑劣自居,不自奋发,乃不为耳,非真不能也。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人都可以作佛。这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不能做到的人,都是因为以卑劣自居,不自强奋发,这是不去做,并非真的不能做到啊!

礼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然有志于为尧舜作佛者,则不以大恶存者,以易其大欲存者。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与男女情欲,是人类最大的欲望;死亡与贫苦,是人类最为厌恶的。然而有志于成为尧舜、作佛的人,则不会用死亡和贫苦的恶果,来换取饮食男女的享受。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以孔子说:志向远大,有德行的人,不会为了求得生存而损害仁德,而是杀身来成就仁德。孟子说:生存是我所想要的,仁义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可兼得,就舍生而取义。

余于大成庵青莲尼,深有感焉。按尼系武进西郊某姓妇,青年祝发,精修梵行,为远近善信所钦敬。

我对于大成庵的青莲尼师,深有感触。按:青莲比丘尼是江苏武进县西郊某姓妇女,青年剃发,精修梵行,为远近善信所钦敬。

清咸丰十年,贼陷常州,尼著袈裟礼佛,投入庵前池中。及贼至,则庵村悉成焦土。越数日,有汪邵二公,潜归探视,见尼尸浮于池,二公仰其懿德清操,待夜深,出其尸,稿葬于庵之基。

清朝咸丰十年(1860),贼兵攻陷常州,青莲比丘尼穿上袈裟礼完佛,就投入庵前的水池中。等到贼兵来了,庵堂和村落都成了焦土。过了几天,有姓汪、姓邵的二位乡人,偷偷回来探视,看见青莲比丘尼的尸体浮在水池中,二人敬仰她的美德清操,等到夜深了,捞出她的尸体,草草埋葬在庵堂的地基上。

越十有六年,光绪改元,唐驼之父恂之公弃世。驼母邹恭人,罗掘数十千,购其葬所,乃当日大成庵基。村人欲卖地,偷将尼骨埋于所购之坟地内,堆一小冢。

过了十六年,光绪皇帝改用新的年号,唐驼的父亲唐恂之去世。唐驼的母亲邹恭人,筹措了数十千圆,购得埋葬的地方,就是当年大成庵的地基。村人想要卖地,偷偷将青莲比丘尼的遗骨埋在他们所购的坟地内,堆成一个小坟墓。

邹恭人详究由来,不唯不以为嫌,且颇生敬仰。每祭扫,率驼兄弟,兼祭尼坟。夫邹恭人,当此之时,年齿甚盛,居贫守节,为夫抚育其子女,家计不充,赖勤针黹(zhǐ),兼为人浣濯衣服以度日。

邹恭人详细追究其中的由来,不但不嫌弃,而且颇生敬仰。每每祭扫完毕,率领唐驼兄弟,兼带祭扫青莲比丘尼的坟墓。邹恭人,在这个时候,正当盛年,居贫守节,为丈夫抚育子女,家计不是很充足,依靠辛勤地做针线活,兼为他人浣洗衣服来度日。

时驼兄光盛年十一,驼仅五岁,妹甫三岁,零丁孤苦,不堪言状。邹恭人勉力支持,以养以教,令驼兄弟成人成德。其处境,虽与青莲尼异,其懿德贞心,固与青莲尼无或轩轾也。

当时唐驼的哥哥唐光盛十一岁,唐驼只有五岁,妹妹刚刚三岁,孤苦零丁,不堪言说。邹恭人勉强努力支持,来养育教导,使唐驼兄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她的处境,虽然与青莲比丘尼不同,然而她的美德贞心,固然与青莲比丘尼没有高低优劣之别。

至光绪二十八年,邹恭人弃世,遂与恂之公合葬焉。而驼兄弟服职外方,二十余年,未共祭扫。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邹恭人离世,于是就与唐恂之合葬。而唐驼兄弟任职他方,二十多年,没有一起祭扫父母的坟墓。

迨民国十年,驼兄辞官归里,驼亦由沪回常,相偕祭扫,求尼坟而不得。问其地主,云以不便耕种,乃移于桑田中矣。

到了民国十年(1921),唐驼的哥哥辞官回乡,唐驼也由上海回到常州,一起祭扫父母的坟墓,寻求青莲比丘尼的坟墓,却找不到了。询问当地主人,说因为不便于耕种,于是移到桑田中了。

驼与其兄光盛议曰,现尚知此尼之德,故有保护之念,若不设法,后难免夷墓暴骨之惨。况汪邵二公,冒险而偷葬,吾母率吾兄弟,年年致祭。若置之不理,不但有愧于汪邵二公,且大得罪于吾母,我等何可抱此遗憾。

唐驼与他的哥哥唐光盛商议说:现在我们还知道这位比丘尼的德行,所以有保护的心愿,如果不想办法,以后难免遭到夷平坟墓,暴露遗骨的惨状。何况汪邵二人,冒险偷葬这位比丘尼,我们的母亲率领我们兄弟,年年来祭扫。如果置之不理,不但有愧于汪邵二公,而且也大大得罪了我们的母亲,我们怎可让这种遗憾的事发生呢?

乃择吉移葬于其父母之茔,又为建一石塔,大书大成庵青莲尼师之塔。题其后曰,尼服袈裟殉难,其志行可想,特迁遗骨葬我父母茔内,唯愿世人共相保护之。

于是选择吉日,将青莲比丘尼的遗骨移葬到他父母的坟地,又为她建了一座石塔,大字书写:大成庵青莲尼师之塔。石塔后面题写着:尼服袈裟殉难,其志行可想,特迁遗骨葬我父母茔内,唯愿世人共相保护之。

驼之意,子孙或有迁徙,及与断绝,欲为久远之计,非求世人保护不可。有以不合宜谏者,驼曰,此尼乃佛门真修行僧,生为远近所景仰,贼欲来,而服袈裟以自溺,与古之仁人义士相去何远。

唐驼的心意是:子孙中或有迁徙到他方,以及断绝祭扫的情况发生,想要为久远打算,一定要求世人保护不可。有人以不合适来劝谏他,唐驼说:这位比丘尼是佛门中真修行的僧尼,活着,为远近所景仰。贼兵要来了,就穿上袈裟而投池自溺,与古时候的仁人义士相去何远?

况吾母素所钦佩,俾吾兄弟致祭,今葬我父母茔内,如请高僧于家供养,有何不可。又此尼具此懿德清操,或已超凡入圣,使吾父母常得亲近,当可蒙其慈力,即得高超三界,托质九莲,以故吾宗吾母之意而乐为之。

何况我的母亲一向钦佩,令我们兄弟祭奠扫。现今葬在我父母的坟地内,如同请一位高僧在家中供养一样,有什么不可以的。又者,这位比丘尼具有如此的美德清操,或许已经超凡入圣,假使我的父母常常得以亲近,应当可以得蒙她的慈力,即得以高超三界,托胎九莲,所以这是我的祖宗、我的母亲乐意而为的事。

孟子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为大丈夫。若此尼者,初舍饮食男女之大欲存者,长斋奉佛,精修梵行。

孟子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称为大丈夫。像这位比丘尼,当初舍弃了饮食男女的大欲,长斋奉佛,精修梵行。

没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大节,以期不负己灵,不玷佛化,为人天之标榜,弭末俗之颓风,非所谓女中大丈夫乎。

死后树立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节,以期望不辜负自己的性灵,不玷污佛陀的教化,成为人天的榜样,止息末世习俗的颓风,不就是所谓的女中大丈夫吗?

宜其唐驼为之建塔,又持衣钩,遍求名人为之题赞,以期发潜德之幽光,维世道于弗坠耳,爰为发其隐义云。

唐驼为她建塔很合适,又持衣钩,遍求名人来为之题写赞文,以期阐发她不为人知的美德光辉,维系世道而不坠,于是为此阐发其中的隐含之义。

 

< 学习笔记 >